第三十四章 进展(1 / 2)

但,这一切推论的基石是——

皇帝已经厌倦了华妃。

在皇帝眼中,太子李瑁是个进取不足,但守成有余的继位者,相反,他其他的几个儿子中,庆王李绩谋略有度,六皇子李褙武艺卓群,十皇子李蒙更是为人处世都像极了他当年。

然而,李瑁这孩子是皇帝还是兴王时,亲手抚养长大的,其感情非同一般,所以皇帝绝不可能轻易去废了太子改立其他皇子。

若再来一次兄弟阋墙,重现当年春明门之乱,大兴江山怕是危矣。

好在,李绩母族不显,李褙生母只是区区贤仪,这两人即便心有他念,也生不出什么大事来。

倒是李蒙……

李蒙生母乃是华妃,其背靠琅琊王氏,若放任李蒙继续经由华妃牵拢,与琅琊王氏日益密切,那么将来迟早酿成大祸。

有华妃在的一日,李瑁这太子位通往帝王宝座的路上便会有诸多阻碍。

可揪不到华妃的错处,皇帝是不可能轻易将其惩处的。

是以这一出苦肉计不仅仅是沈娇娘用来博取皇帝的愧疚,也不仅仅是用来让皇帝对姜越之重拾疼惜,更是沈娇娘送给皇帝的礼。

皇帝虽然不会对外宣扬华妃的过错,公然惩戒她,但却有了名正言顺疏离华妃的借口,此举一来不会刺激王氏在朝官员,二来不会刺激他的蒙儿。皇帝春秋已高,再看不得手足相残的局面,所以才会瞻前顾后,颇多顾忌。

沈娇娘这一出一石三鸟正中皇帝下怀,即便皇帝知道她的心思,也会顺坡下驴。

她抬手揉了揉眉心,一想到这儿,她便不可回避的想到了小姑姑。

然而不管是皇后的大丧,还是母亲的丧礼,她都没能亲至,皇帝用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她圈在宫内,绝了她亲眼看到两位遗体的可能。

为什么?

沈娇娘冷笑一声。

笑得对面姜越之掌心一紧,眉头蹙了起来。

无非是皇帝害怕沈娇娘看到这两位的遗体之后,生出逆心罢了,一个急病,一个触柱,遗体容貌想必是有失雅观的。

“明日姜常侍出宫,可否能为我带一封信出去?”沈娇娘横在桌上的手不自觉地攥了攥,问道。

姜越之抬眸看她,不置与否。

“南市大通坊九巷十三号,这封信给出去,以后我不会再挟恩求报。”沈娇娘继续说道。

“好。”姜越之点了点头,拂袖起身。

他折返回来不过是想伺机而动,随皇帝一道离开是在诸位太医署丞和太医署医监注视之下,他回来时又有意避开了耳目。

若是能在太医署的病舍里头直接杀了沈娇娘,这事对姜越之来说是一件技能将祸水东引,又能滴血不沾手的好事。

可惜沈娇娘的敏锐程度超过了他的想象。

姜越之离开的时候天已大亮,太医署里有当值的医工过来送药,看到姜越之离开时,有些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