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同行 (青云(1 / 2)

张瑜哈哈笑了两声,握着马鞭指了指周围,说道:“这里就你我两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又岂会传到陛下耳中去?再说了,娇娘帮我甚多,我若不告诉你这案情,岂不是我不厚道?”

“乐氏是当年的幸存之人?”沈娇娘突然问道。

“嗯,乐氏如今的户籍虽然是在江南,而且是孤女,但就她证词供述,她一家都在当年的惨案中罹难,所以她这些年接济的都是大同村心存的孤儿。”张瑜解释道,“硝石用来策划什么,她没有交待,但我们在饮马门外的渭河南部发现了打量被掩埋的硝石。”

饮马门是皇帝去猎场围猎的必经之路。

也是平头百姓唯一一处可以直接接触到皇帝车辇,而不需要入宫门的地方。

“她想要在陛下下月猎场围猎之时……行刺?”沈娇娘蹙眉问道。

张瑜面色凝重地说道:“说不好,陛下的车辇途经之地会有护卫先行探路,守备森严,乐氏这样其实只是徒劳,而她似乎知道这是徒劳。”

在审讯时,乐氏一脸淡然,唯独在看到姜越之时,有些些微的变脸。

“你的意思是,她要杀的是姜越之?”沈娇娘这回倒真是有些错愕了,“当年这事和姜越之又扯不上关系,怎么能怪到他头上去。”

“她为什么要杀姜越之,这一点,她不肯说,不过眼下已经不重要了,仲延因她戴罪,杨培安身死,太医署上下人人自危,这事早就不是姜越之一人的麻烦了。”张瑜说道。

沈娇娘嗯了一声,说:“眼下乐氏伏法,却是将一桩陈年旧事又给抛到了皇帝面前,恰逢沈家遭难,皇后薨殁,这其中无法不令人深思。”

沈家式微对谁有利?

姜越之失宠又对谁有利?

细细想去,其实不管是李蒙还是李绩,亦或是那个始终在朝中持中庸之道的太子李瑁,都有着很大的嫌疑。

然而不管是谁,夺嫡之争动辄便会流血无数,伏尸千里。

“张叔,多谢你今日冒险相告。”沈娇娘十分感激地看着张瑜说道。

张瑜抬手摆了摆,说:“我与你父亲算得上是莫逆之交,如今我只希望他安好,希望你们安好。”

“谢谢张叔挂念,若我有了父亲的消息,一定会第一时间通知您。”沈娇娘说完,便与张瑜作别,转身一夹马腹,奔着官道便走了。

张瑜留在原地目送沈娇娘身影渐行渐远,有些感叹地说道:“如此坚毅的孩子,当有可为。”

长安往南,名为杜曲的地方是世家杜家的世居之地。

杜曲临水靠山,易守难攻,早在先帝时候便已经算得上自成一国,因着杜家老实本分,才没有被先帝责难。

沈娇娘一路紧赶慢赶,行至赶到杜曲以东的鸣筱泉时,没想到却是遇上了个意料之外的一个人。

鸣筱泉的右侧竹林间,站着个束发的黑袍剑客。

“沈小小姐这么着急是去哪儿?”剑客靠在一颗竹子上,笑意吟吟地问道。

沈娇娘缠着缰绳一勒,俯身看他,说道:“傅大侠为何在此?难不成是怪娇娘把你的买卖告诉了官府的人。”

来人正是长安底下黑市的掌事,平陵剑客,傅长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