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烟雨楼(1 / 2)

找不到人,这群蒙面人自然是要全范围地开始搜查,连带着四个城门也被他们把守上了。

此时,沈娇娘与姜越之带着潘玉已经躲到了许诫的地窖之中。

许诫望着去而复返的沈娇娘,眸光一转,落到潘玉身上,忙问道:“这位是谁?”他看沈家娘对待这人的态度并不友好,当然也就知道这人绝不是友。

“跟郎陵山的山匪们有关系的人。”沈娇娘将人甩在地上,继续说道:“本来是不想打搅你们的,但如今他的人在外面搜查,我们久待在外头可能会被发现,不得已进来避避风头了。”

“沈姑娘言重了。”许诫听说这人是与郎陵山山匪们有关系的人,脸上便严肃了许多。他观察了潘玉好一会儿之后,转而说道:“这人既然与那些山匪有关系,我们是不是该尽早除了,免得夜长梦多……”

后头平姑从甬道里进来,脸上愁容颇多。进了室内之后,她先是斜了地上的潘玉一眼,朝他唾了一口,接着扭头对许诫说:“许先生,方子的确是被抓了,生死不知。”

她给姜越之和沈娇娘开门时,正好听了他们同她说城中有小孩子被抓,这才赶忙出去探了讯回来。

“那小孩子叫方子?当时他虽然抓到了,但这潘玉正在气头上,没空找一个小娃娃的麻烦……想来也应该是没事的。”沈娇娘安抚平姑道。

许诫叹了一口气,说:“眼下就算知道方子被抓了,我们也无能为力,城中青壮死伤过半,剩下的要么身上有伤,要么已经被打怕了,谁还能去救人?过一日,算一日吧。”

更何况,此时此刻,外头可还正在搜捕呢。

“装什么死?该说的可还没说完呢。”姜越之一脚踢在潘玉的肩头,将他往后踢去。

本想装晕糊弄姜越之和沈娇娘的潘玉不得不悠悠转醒,一脸憋屈地开口道:“是,我认识诡魇,刺客楼里谁人不识呢?毕竟也是个好手了。”

“诡魇是姜家的人,你可知道?”姜越之又问。

潘玉脸上有些微的异样神情,但他掩饰得很好,立马就耷拉着眉眼,假装并没有这么些微的失神。

然而在场的谁不是在紧盯着他?

又怎么可能错过他这么一点点的异色。

“不说,你也就没什么价值了,在他们找到你之前,你会死得很惨。”沈娇娘居高临下地睨着他,面无表情地威胁道。

这话听在潘玉的耳中,难免就想起之前这女人的手段,不觉哆嗦了一下,阵阵咳嗽着说道:“是,我知道,姜家给刺客楼送了许多孩子,为的就是借着刺客楼的势力,在皇帝的围剿下活下来。”

许多?

沈娇娘心中一惊,难免背脊发凉。

姜越之的脸色也没好到哪儿去,他面沉如水地看着潘玉,继续问道:“姜家如今还剩多少人在刺客楼里?姜家的据点在哪儿?你这烟雨楼里,又有几个姜家人?”

潘玉心中寻思着,面前这人怕不是和姜家有仇,于是连忙说道:“我可和他们没关系,不过是认识罢了,两位,你们若是将我放了,我这就领着兵走人。”

脖子上悬着刀的时候,这潘玉就没了先前那股傲气了,觍着脸求饶的模样令人发笑。

“让你回答什么,就回答什么,废话那么多?”沈娇娘抄着手,从一旁搬了个椅子过来坐在潘玉身前。

她腿一翘,靴子便踩在了潘玉的肩头。

雪白的衣裳上本就东一块西一块的脏污了,眼下被姜越之和沈娇娘轮番来踢,便更是潦倒不堪。

潘玉又咳了几声,回答道:“烟雨楼一分出来,我们这些出来的,又怎么可能知道刺客楼里的情况呢?您二位可得明鉴,我这真没说谎。姜家人留在刺客楼里,就是再厉害,也只能当个打手杀手,做不到长老执事,所以留下来的人不多。要我猜……也就三四个吧。”

正当沈娇娘和姜越之打算继续审潘玉的时候,甬道外头突然传来了喧闹声。

平姑机警地抬头看了一眼甬道,随后朝沈娇娘等人摆了摆手,取了一旁的棍子就往甬道里走。她身后的大孩子井然有序地领着余下这些不吵不闹的小孩子往地窖深处走,期间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发出哭闹声。

沈娇娘对姜越之使了个眼色,接着拔剑跟在平姑身后,一道往甬道口走去。

“这儿看上去有些奇怪,这是门?”

像是在头顶上方一般,传来了粗犷的一句问话。

过了一会儿,一个嬉皮笑脸的声音回答他道:“怪什么怪,这儿一看就是个地窖,还怪……”

“既然是地窖,那要不要下去查查?”那人又问。

“查什么查?咱们找了这一夜,连公子的一根毛都没瞧见。要我说,他就是觉得没完成楼主给的人物,这才泄了火,出去散心去了。”

“你们怎么都这么猜,要是让公子知道了,那还了得。”

“嗐,楼主这回可是真生气了,公子回来自身难保,还想管我们?”

两人的对话越来越近,最后便停在了沈娇娘头顶正上方的位置,似乎是坐了下来。

平姑有些担心,她以眼神示意李照,问是不是该冲出去,将这两个人给制服,免得待会儿他们闲得无聊,找到了地窖门。

“你这样也不对,公子平日待我们可不薄,如今他失踪,我们自当尽力。”那粗犷声音的男人显然是要对潘玉的感情深一些,他听同伴这么说,语气都有些急了。

“瞧把你急的,公子虽然武功不高,可人家手段高啊,不然你以为,为什么这四位执事里,就公子一个假把式?”那嬉皮笑脸的人依旧嬉皮笑脸,半点不急。

沈娇娘比了个手势,示意平姑稍缓些开门,好让她先看看外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