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初杀(2 / 2)

只有调查清楚了他们的情况,才能委以重任。

在来特工处上班时,井上五郎向曹宁传达了吉川贞佐的命令,彻查伪政府的工作人员。

曹宁拿起了内部电话,让值班员将内情股股长叫进来。

“报告!”

曹宁请内情股股长魏小勋坐下:“说一下你们股的工作情况。”

“报告科长,我们科现有十一人……”

曹宁摆手:“这事你刚才已经说过了。说案子。”

魏小勋给曹宁递上一支烟,然后汇报起来。

现在魏小勋的手上,有三个案子,这些案子都是警察局与宪兵司令部转过来的。

三个案子中,有一人涉及军统,有一人涉及中统,还有一个是共党案。

“这三个案子,有什么进展?”

“没有,我们特工处成立不到一个月,案子转来也就十天。不过三个案子的当事人都审了一次。他们没有交待出什么,说的与原来的案子一样。”

说完,魏小勋从他的包中,拿出了一叠材料,交给了曹宁。

“我看看,看过后再找你。”

曹宁拿着材料回到了办公桌。

魏小勋告辞退出了曹宁的办公室。

桌上放着三份材料,代表着三个人。

军统的嫌疑人,姓刘名青。出生于福建厦门。1938年2月,与日本人交往很深的原上海市副市长陈录遇刺身亡。

警察通过陈录的儿子与保镖的口述,抓了一些人。刘青被陈家左右的人指认出现在现场。但是,陈录的儿子与保镖都没看清凶手的真正面目,不能确定刘青就是凶手。

但是,刘青一口咬定,自己是路过,听到枪响,吓得躲了起来,不是凶手。

这个案子便一直拖到现在。

中统人员的材料,曹宁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这个人他认识──张萍。

想不到张萍竟被派到了上海。

曹宁看了材料,知道张萍的案子。

原来,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在上海差一点被绑架,而与近卫文隆相识的张萍便被怀疑,关进了监狱。

第三个案子,是一个共谍案。

案子的主角,是一名叫孙洋的人,在酒楼上,枪杀了日军的一名少尉。

这个案子的案情比较清晰,证据确实。

曹宁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三个案宗记了下来。

下班后,他去了老住宅,给方杰发了一封电报。这份电报用的是新的密码。

不得不小心,这个案子,知道的人不多。如何日本人破译了这个电报,知晓了内容,那么就知道谁是嫌疑人了。

曹宁将三个人都报了上去。他不知道军统在特工处是否有人,如果有人的话,知道自已看了三件案宗。最后不报一种与两种,方杰肯定有想法。

很快,方杰回了电。

“甲是我部人员,随时将他的情况报告。但是不允许你去接触他,更不能营救。”

曹宁明白,刘青与自已,一个重千斤,一个重一两。所以,方杰不让自己行动。

至于另外的两人,方杰命令,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明白了方杰的意思,曹宁便去找韩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