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斜阳(1 / 2)

谢良书跟着方钟毅走到一条小路,路的尽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方钟毅敲了敲门,门内立即有人应声。

“是谁啊?”这声音苍老,应该是一名老年男子。

方钟毅礼貌回道:“老伯,是我,今日可开张了?”

过不了一会,门立即从里面打开,一个佝偻的老人从里面探出身来,见来人连忙让他们进去。

“方大人来得早,小的刚起的灶火,这桌椅还没摆出来呢,要不这,劳烦大人们到厨房先吃?”

谢良书看这院子不大,左右看去也看不出做什么买卖,四处的窗子都很黑,只有东面的屋子里有些灯火,屋顶处还有袅袅炊烟。

等到进了厨房才发现别有洞天,总共两个灶台,里面的摆着整整齐齐的蒸笼,外面的盖着锅盖,老伯上前揭开,一阵水汽蔓延开来,原来是一锅清水。

“敢问两位大人吃些什么?面条还是混沌?包子才上蒸笼需等些时候。”

方钟毅道:“一碗面加几个混沌,给这位大人也来一份,包子做好了也给一样来两个。辛苦了。”

“这是哪里的话,感谢两位大人照顾小的生意,大人们请自便,小的这就忙活起来。”

老伯手脚麻利的开始下面条,揪着面皮两三下包了混沌,手脚麻利有条不紊。

“请。”方钟毅抬手请谢良书坐到一旁的桌上,这长桌比灶台还宽些,上头摆着几个菜篓子,混沌皮和馅分别摆放,尾随着两筐粗细不同的面条。

“这次请大人来此,是想这十多天了,除了在衙门里办公审案,就是在乡野调查民情,恐怕还不知道这市井里头有此美味吧?”

谢良书冷着脸,并不打算顺着他的话说:“你要说什么?”

方钟毅清咳一声,似乎是为了缓解尴尬,又很快换上笑脸道:“大人莫要着急,先吃,一会也就好了,天色还早,等等无妨。”

话音刚落,老伯便端上两碗清汤面,面细如发丝,边上有六个混沌,汤水清亮得看不出什么特别来。

可这味道实在有些香,谢良书挑起面条吃上一口,便感觉到口齿的鲜香,牙齿碰上面条,竟然能感受到根根分明,轻轻咬下还能感受到细微的弹牙,回味甘甜的,好像吃下一块鱼生。

他没有多想,端起碗,拨送一只馄饨吃下,馄饨皮薄如蝉翼,肉馅又细密又紧致,层层堆叠,口感比方才的面条更要丰富。

谢良书是真的没想到,这样一个简陋的小院厨房里,还能有这样少有的味道。

没再多想,两三下,谢良书捧着碗将剩下的全部送入口腹,居然一滴不剩。

“如何?”见谢良书放下空碗,方钟毅正巧将送来的包子推送到谢良书跟前。

谢良书绝没想到,在这里吃到最好的一顿,身边居然是这么个人。

“大人,这里还有上好的鲜肉包子,酱肉的也有,腌菜馅的别处没有这味道。”方钟毅倒是对谢良书脸上的厌恶神情熟视无睹。

谢良书冷眼看他,却没拒绝这些美食,各样包子都吃过,从袖口里随便掏出些碎银,便头也不回的往外走去。

方钟毅捧着银子追到门口,见谢良书背着手脸色冷峻。

“方大人,饭也吃过了,你若还没话说,本官便不再奉陪。”

方钟毅将钱退给谢良书,见他还有推让:“不用这么多,一共是十文钱,下官已经付过了。下官是真有话说,还请大人随下官上街走走。”

到了街上,方钟毅终于开口道:“这条街人数众多,是本府的主路,直通南北大门。最南端就是皇家别院,虽说是别院,但规格不输皇城,全部按照京城里皇城的模样修建,而且更加新颖,是太宗皇帝下旨建造的,历时二十年终于建成,但到如今还未使用过。沿着这条街,每一条小巷进去,便能步入一处豪门。这条街上就是小商小贩,追溯一下也都是跟这些大户沾亲带故的。”

此刻俩人正站在内城的最北端,方才他们才从外城入内,与外城的熙攘嘈杂不同,这里看起来整洁很多,而且不知所以的,有种类似京城才有的肃穆感。

谢良书微微颔首道:“这些我都在各种文书里翻阅过了,如今你带我来是为什么?”

方钟毅回道:“不错,大人博览群书,这些东西也不算新奇,何况比起京都皇城来真是相去甚远,但此前大人不过在外城查探,又或者深入田野,看到的都是民间疾苦,可大人以为,内城的繁华就是错的吗?”

谢良书道:“错不错的,自有公断,内城里完全是豪族世家的地方,再繁华也好,若不是他们侵吞土地,欺压百姓,又何来钱财造就如此繁华。”

方钟毅赔笑道:“是,大人说得不错,但这些繁华要做好也不容易。”

“不如边走边说。”谢良书没有说话,俩人慢慢走着,方钟毅继续道:“这应天府里的情况,大人若放在京城也是如此,这里多得是豪强之家,而京城里的更是皇亲国戚,大人在这里上书整治。可有想过朝廷也是多次想要整顿,为什么这些年来,这些豪强没有变弱反而家业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

谢良书不假思索道:“自然是未能抓住根源,各处又互相掣肘,好的政令无法推行的缘故。”

方钟毅道:“大人说得不错,可是大人可曾想过,到底是谁真的在掣肘,政令无法推行又是谁的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