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六章 去镇里(1 / 1)

农家篱笆院 剥葱宝宝 628 字 2022-04-27

花老大听后笑着说道:“夫子说了,咱们俩儿子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是脑子聪明,学啥东西也比小孩们快些,所以夫子说他以以后一定精心栽培他们。” 柳氏听了花老大的话高兴的合不拢嘴。 不过高兴归高兴。 俩娃要是真去学堂了。 笔墨纸砚。 还得准备。 在古代读书是一项很花钱的事。 “当家的,这孩子们的笔墨纸砚虽说贵些但是肯定是要买的,但是,眼下就要过秋冬天了,孩子们的棉衣还没买,这要是买了笔墨纸砚。。。我怕银子不够。给孩子买棉衣。。” 花老大听后也是接连的叹气着说道:“哎,虽说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了,但是我往后接着去镇里找活干,总能熬过去的。” “再者孩子们都大了,再过两年等他俩万一考上了秀才,每个月官府都会发月银的。” 花老大凡事不想光往坏处想。 这话他用来安慰自己。 也是安慰柳氏的。 人嘛总是要有些盼头日子才能越过越有劲不是。 柳氏听到自己汉子的话以后心里觉得好受多了。 不管咋样。 她也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随后的一段日子。 花老大都在用花梦月说的土方法整理土地。 家里的地折腾完了。 没过几日。 村长就开始挨家挨户的通知村里人:“村里新来的夫子要开学堂了,谁家有想读书识字的孩子,可以去周夫子哪里报名。” “不过,是收费的。每家每人一年五百文钱。” 当村长把消息都告诉村里人以后。 村里人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手里有俩闲钱的都想让自己的娃去学堂念书识字。 手里没钱的人家。 饭都吃不饱了。 哪里还有心思让娃去读书认字。 还有两日。 学堂就要开学了。 可是。 铁蛋和钢蛋。 这个时候笔墨纸砚都还没买。 只好在家闲着。 正好花老大今天有空。 柳氏便拿出来一些银子递给了花老大。 “当家的,你拿着钱去镇里给俩孩子买些学习用的笔墨纸砚把,家里的钱不多了,也不知道这些够不够,反正要是真的不够,我就想办法去娘家借一点吧。” “好吧。” 事到如今。 花老大也没办法。 分家后虽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是好歹还能过得去。 而且今天正好镇里有市集。 夫妻俩准备今天去镇里。 花梦月本来说想跟着一起去的。 到那时被花老大制止了。 “爹,娘,我也想去,带我一起去吧。” 她要是到了镇里。 就可以拿出前世自己做的菜谱了什么的卖到酒楼里面。 这样就可以先赚一些银子来贴补家用了。 柳氏听后直接说道“闺女,爹娘是去镇里办正事的,不是去玩的,而且家里现在没有闲钱了,你要是去了坐牛车又得多掏一个人的车钱。你要是没事还是在家吧。”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爹娘,你们就带我去把。” 花老大心软了。 “走吧,闺女,你娘不带你,爹带你去。” 夫妻俩最后还是妥协了。 让花梦月跟着去了镇里。 半个时辰以后。 一家三口就到了镇里。 她们先是在一个卖包子的摊位买了六个包子以后。 又像卖包子的小贩打听了卖笔墨纸砚的地方。 打听到了地方。 一家人也没有在镇里闲晃。 手里拿着包子边吃边走。 没一会儿。 就走到笔墨斋。 三人一进到店里。 小二就迎了上来。 不过。 一瞧他们三人穿着破补丁叠补丁的衣服之后。 转身就回到了柜台边拿着鸡毛毯子开始弹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