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百无聊赖的静默时光(2 / 2)

肖军乐呵呵地说:“当然不会!这一点是潜艇兵比水面舰艇水兵更舒服的地方,无论多少级风浪,水下都是稳如泰山,一点事都没,这里没有晕船的烦恼,你放一百个心!”

放心倒是挺放心的。

潜艇受风浪的影响的确非常的小。

海面就算十二级大风,只要往深水里一潜,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但这又为李正带来了另一个苦恼。

不受影响意味着枯燥。

意味着和世界的关联度越低。

有时候李正在想,这潜艇到哪了?是什么海域了?

但他没法知道。

潜艇上甚至不像飞机,飞机你还能透过舷窗看看外头的蓝天白云之类,低飞时候可以观赏城市夜景。

可是作战潜艇毕竟不是用来水下观光的,为了使潜艇坚固并尽可能地布置机械设备,因此根本不设舷窗。

舷窗对作战潜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厚厚的海水遮挡了阳光,在潜艇活动的深度上,周围海水混沌一片,即使打强光灯也看不了多远,在泥沙含量高的海域甚至灯光也帮不了你的忙。

从视觉角度上说,潜艇在水下航行时是个瞎子。

出了海之后下潜,潜艇的航行全靠海图。

在海图上,前海里所有固定的水下障碍物(暗礁.沉船)都被精确标出,海区水深、地形等也都标示的清清楚楚,潜艇只要根据标定的路线掌控好方向即可。

如果进入远海深海海域,潜艇航行情况就简单多了,由于深海动辄就是几千米的水深,而潜艇下潜顶多就几百米,海底地貌再复杂也与潜艇安全航行无关了,那时候真的是任我行了。

当然,在不明海域还是必须谨慎的,每当进入敏感海域或者未知海域,潜艇还可靠主动声纳、测深仪等水声器材进行探测。对水下、水面的活动目标,潜艇可以用主、被动声纳探测以免与之发生碰撞。

那几天时间里,李正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舱壁上的钟,看上面的时间,计算着自己已经出海几天了,大约到了什么位置。

如果说出海之前,李正对于自己在鱼雷舱里能否爬进鱼雷管子成功脱出还存在一定的不安和担心,那么在潜艇里待了好几天的李正,现在巴不得能马上到达预定海域,然后毫不犹豫穿上潜水服,带上自己的装备,然后开始长距离水下渗透模拟训练。

想必,浮出海面看到阳光的一刹那,应该是这个世上最美的景色了。

蛟龙小分队在艇上是客人的角色,这让他们变得更加无聊。

因为艇上所有人都有工作,除了他们之外。

别人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轮流排班值班,而蛟龙这帮突击队员没任务,他们也不熟悉潜艇操作,在航行这事上根本帮不上忙。

这就导致了他们成为这艘潜艇里最多余的一帮人。

为了让大家不至于在几天里变成无所事事的“废人”,肖军找艇长按照老规矩为队员们讨了一份差事。

那是他们唯一在海底能帮忙上的差事——帮厨!

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

手机用户请浏览wap..org阅读,掌上阅读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