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章(1 / 1)

第1098章“好你个房玄龄!”“本王监理朝政,吩咐你之事你不去做。”“我东宫要安置一个区区少詹事,你们都敢横加阻挠。”“这分明就是不将我这个太子放在眼里!”“而李秋和他身边的那群人,分明就是纯心和我东宫过不去。”“可恨至极,全都是该死!”“等将来要是有本王继承大统的一天,第一个要杀的,就是这个李秋!”看着李承乾暴怒,称心自然是在一旁相劝。可是他越是相劝,李承乾就越觉得称心是受了委屈。跟了自己这太子一场,全是连一个少詹事的官职都不能给他。尤其是如今,这该死的李秋出台了一个关于胡人的限制政策。算是彻底绝了称心的晋升之路。简直是让李承乾恨到了骨子里。他同时也对称心保证,这件事绝对不算完。他一定要帮称心出这口恶气才行。只可惜,还不等李承乾去找李秋出气。就被魏王府这边的几个官员狠狠的恶心了一回。那就是当他们与太子的车队相遇之时,并没有下车舆站立路旁。而是视而不见般,匆匆而过。摆明了,是为之前东宫这边官员算计魏王的事情报复。这件事,很快就被亲近东宫这边的御史告到了李世民那里。像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管不是那么回事。可若是真有李世民亲自过问,未免又有些问题扩大化。而且李世民又是何等人物,自然也瞧出来了,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东宫与魏王府两派官员之间的较劲。纷争。有些时候,制衡朝堂,总是一位君主想要看见的。尤其是这宠信魏王,促使太子上进这个策略,本就是李世民亲自定下和实施的。也就在李世民皱眉思索之时,一旁的王珪瞧着李世民的神色,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这三品以上官员遇亲王于路皆降乘,不合礼制。”李世民皱眉说道:“卿辈苟自崇贵,轻我诸子呼?”王珪此刻急忙答道:“陛下。”“这诸王位次三公,儿今三品皆九卿、八座,为王降乘,诚非所宜当。”“且,在这皇城之中,与东宫车队相遇也颇为频繁。”“这些人仅仅是与车队遭遇而疏于下马,并非是见到了太子不敬、无礼不是?”在李世民的心中,本就不愿意因为这点小事而大动干戈。于是也就准了王珪所奏。今后三品及以上官员,在与亲王车队相遇时,无须特意降乘。如此一来,魏王府这边躲过了圣上的斥责。东宫和太子,则是被深深恶心了一次。为了这件事,岑文本还特意抽了个空,来到门下省同王珪热络的聊了几句家常。以示亲近之意。虽然没有明说,他此番就是特意来感谢王珪的相助之情的。其实,像今天之事,王珪本就是可做,也可不做。换做以往,他是绝不会参与到东宫与魏王府之间的纠纷中来的。可这一次,却是有些例外。像王珪、魏征、韦挺和冯立等人。都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曾经身为隐太子心腹的他们,不论归附到哪里,都是二姓家臣。在非常讲究忠诚的那个时代,这是非常犯忌讳的。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一心一意的为朝廷做事。以养自己的贤明。他们几个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的,相互扶持的小团体。李秋和芙蓉园,也是算在了他们几个人的利害得失之内。之前不管怎样,岑文本和魏王府都是主动示好。甚至是出手相助。李秋和芙蓉园也搭上了几个人情。人情这个东西,一旦欠了,可是有些难还的。王珪以免这人情越欠越多,以后李秋和芙蓉园为了偿还再付出过多的代价。所以这一次,也就算是顺手而为之。像这种朝堂之上,政治场中很微妙的东西。李秋向来是后知后觉,神经大条的。但是像这些真正交好,以及李秋的心腹之人,总是会替他去着想。在王珪开了这个头儿之后,身为中书舍人的高季辅,也在李世民询问政务之时。顺带着,又替李秋还了魏王府一个人情。“陛下。”“臣以为,京外官员品阶低微的,俸禄低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如今府库充实,应当酌量优厚供给,然后才可以责成他们廉正严设科禁。”“又,汉王李元昌等皆陛下之弟。”“比见帝子拜诸叔,叔皆答拜,紊乱昭穆,宜训之以礼。”高季辅前面所说,主要是高薪养廉之策,颇有见地。而后面,也是顺带着说了说汉王李元昌和东宫关系走的过近。都快赶上了东宫的一个心腹家臣。可他毕竟是李世民的弟弟,李承乾的叔叔。很多时候,难免会有不合礼数之事。对于高季辅的对答,尤其是他提出的高薪养廉之策,李世民是颇为赞许的。至于汉王李元昌之事,他也只是随后略微提醒了一下孔颖达、杜正伦等人。让东宫这边留意。在这两件事发生后,自然是将东宫众人和李承乾气的不得了。连连大骂,这个王珪和高季辅着实可恶。还有这芙蓉园众人,什么时候和魏王府沆瀣一气,牵扯上了?在提出这个疑问之时,他们也不想想。要是没有东宫这边的外力促使,自然也不会有今天的这种现象产生。另一边,在魏王府,魏王李泰自然是大喜过望。颇为兴奋的对刘洎等心腹大笑着说道:“本王真的是没想到。”“这王珪和高季辅竟然主动的帮我们的忙。”“这一次,我那大哥,怕是要被气个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