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1 / 1)

第482章然后一边背着手,一边笑呵呵的勉励了几句,“嗯,不错!”“李秋啊,能得玄龄如此的名师,可是别人求之不得的机缘。”“你可得好好珍惜,刻苦练习才是。”时间好容易又熬到了临近下班点,可今天的李秋却是没能像昨天一样,急着早退回家。而是直接哀叹着举手投降。“诸位大人,我认输了,举手投降。”“求您们几位还是直接点,告诉我都需要做什么好吗?”“就别换着样儿的为难与我了......”看着李秋的样子,听着他的话,杜如晦、李靖、房玄龄三个相互对视了一眼。觉得时机貌似是差不多了。于是,杜如晦清了清嗓子,率先说道:“那个,李秋啊。”“其实我们这边,最近还真有一件难事。”“范兴这个名字,你应该听说过吧?”听到杜如晦的话,又用眼角余光看了看房玄龄和李靖的神情,李秋的心中此刻真的是有一万匹羊驼在纵意驰骋着:我就觉得吧,这事出反常必有妖。你们就怎么好端端的把我搞来做这个兵部侍郎呢?老子一个郡王,督管十三州的超级大都督,怎么就要被拎来做一个兵部侍郎?!不过这也真是够有面子的了,能够让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外加一个长孙无忌合起伙来算计自己......当然无论李秋的心里如何的腹诽,表面上必须是人畜无害,态度良好。自己以后可是要指着抱这几位的大腿呢。不然万一要哪次抗旨玩脱了,还得指着这几位大爷救命呢吗不是?!随后,杜如晦也就将范兴的事情,给李秋说了一下。听完之后,李秋皱起眉头来,“要是如此说来,这个范兴倒是个难得的人才了?”房玄龄很是认真的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这个范兴,在西北边陲当了一辈子的长史,率领着为数不多的守军和百姓,同突厥对抗了几十年。”“他对于突厥的兵马,作战习惯,优势弱点,简直是了如指掌。”“当初颉利兵出陇山小道,突袭长安城之时,我军将领、兵士,已经近十年都未曾与突厥交战过。”“所以,当时杜大人,长孙无忌就曾向陛下建议过要重用范兴。”“可是就因为范兴出身卑贱,并非士族子弟,就遭到了当时封德彝等好多朝臣的抗议,进谏。”“最后,无奈之下,陛下就又把范兴派到了绥州,好容易才给他升了一点官职,做到了绥州刺史。”“这一次,也多亏了范兴及时的自陷城池,不然的话,没能接到朝廷紧急军情的李世勣,以及他的八万兵马,就要葬送突厥的埋伏之中了。”“所以,无论于情,还是于理,这个范兴都不该杀啊!”这时候,李靖也是在旁补充道:“以前,我也是没接触过范兴的。”“这一次他在我军中住了有几个月时间,我也才深深的感受到,这范兴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要不是有他协助守城,查缺补漏,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这一次的泾州城也坚持不到现在。”“原本,我还是打算将范兴返回长安,等陛下宽恕他后,再将他带回泾州的。”“但世事难料,没想到这满朝的官员,以及这天下的百姓,容不得他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