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1 / 1)

第247章看着他如此,大儒李纲,也是心中百般的难受。“殿下,就算这足疾治不好,咱们也不妨往开了想想。”“如今陛下圣明,娘娘贤德,又是那么的恩宠殿下。”“而殿下您又是这大唐的储君,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想啊,殿下如今过于的在意这足疾,并且因此而消耗掉了殿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在是太不值了。”听到了李纲的劝慰,李承乾果然安静了许多,看向李纲的目光中,也渐渐变得平静和镇定。这时候,李纲又接着说道:“殿下啊,您现在已经十五的年纪了。”“陛下呢,也已经明显的有要进一步的培养你的意思。”“就好比今日的朝堂之上,陛下曾问过殿下要怎样处理李秋吧?”“而殿下您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李承乾想了想,“我是按老师您教导的,虚心纳谏,听取了多数大臣和朝中主要重臣的意见。”“要严惩李秋。”年纪已大,身体一向不好的李纲这时候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殿下啊,在这件事上呢,你仔细想想看,是不是有两个地方你考虑的欠周啊?”李承乾恭敬的施礼,“还请老师教诲。”李纲点点头,接着说道:“这其一,殿下是一国储君,以后是要做皇帝的人。”“这满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左右逢迎,模棱两可。”“但唯独殿下你不行。”“一个君主,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要有决断。”“这其二,是殿下对于这朝堂之上的关系、派别,看得太浅显。”“这文臣和武将啊,二者的区别很大。”“武将呢,平治天下用的。”“我大唐的根基,都在于这些武将身上。”“说白了,这李唐江山,能够坐多久,坐多稳,最终都要看军队和武将的。”“但是啊,殿下可以对他们恩宠,但又必须防备、制约,必须让文臣压着他们一截,这样才不容易出问题。”“而这些文臣呢,治国治民用的,在他们的身后呢,还有着天下士族的利益和影子。”“对于这些人,也得处处制约,可不能什么都听他们的。”“不然的话,这天下就不再是李家的天下了,就成了他们士族的天下了。”“现在,殿下您可曾想明白一些了?”听了李纲的话,李承乾恍然大悟,连连的点头。......在以后的几天时间里,李秋就带着最为信得过的手下,开始了对酿酒坊的建设。不过这一次,所占用的院落,屋子,面积,都远远超过了之前老宅中的小作坊。所以关于这酒坊的建设,选人,都是层层把关,重中之重的。这芙蓉园,是有一部分紧贴长安城的城郭的。也是进入芙蓉园后,位置最深,最为隐蔽,最为安全的地方。所以李秋就将酒坊和自己的蔬菜基地,放在了这里。同时呢,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将芙蓉园分为外中内三个层次。其中外部,顾名思义,是芙蓉园的最外围。这里呢,李秋不做任何的改动,同以前一样,进来后,能够看见一部分景致。而在外层和中层之间呢,可以拦截成一个区域。至于中层和内层之间,再建立一层隔离带。自己的家人,以及最重要的秘密,都在这内层,绝对不允许外人进来。当然,这也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要是实施起来的话,绝对是一个大工程。大概用了半个月时间,李秋才将这座酒坊弄出来一个雏形。剩下的估计还得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正式成型,并开始生产。这时候,芙蓉园原本的那些费肉的猛兽,像豹子、狼等等,已经被宰杀的差不多了。这一天,李秋又带着罗可心和武珝两个来到了这里。只见到那饲养猛兽的屋子,笼子,已经空了一大半。剩下的都是一些温顺的,吃草的动物了。之前这里的鹿,早已经被吃掉了。那两头骆驼,被李秋给卖了。对于剩下的那些,要么体型太小,要么口味不好,又不值钱,李秋暂时还没太大的兴趣。当来到了最里面的一间的大房子时,李秋就找到了今天的主角,大象。一看见它,李秋就不由得注意起那一对象牙和高端食材,象拔了。这时候,罗可心有些紧张的说道:“李秋,它好像只吃草料......”武珝:“李秋哥哥,我们来过这里好几次了,这个大象虽然块头挺大,但一点都不凶。”“听人说,当年这头象运过来费了好大力气,还是经过驯养的呢?”看见她们两个不忍心宰杀这头大象的表情,李秋笑笑。然后较为小心的走到了这头象的近前,伸出手拍了拍它的身子。竟然是出乎了意料的温顺。看来还真如武珝所说,这头象挺通人性,是驯过的。“行啊,既然你们两个不舍得杀,那就继续养着好了。”“等到夏天之时,还能带它下水去玩。”“或是上街骑着,也是很拉风和不错的一个选择。”听到了他的话,罗可心和武珝两人大惊。“这东西还能骑?”李秋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当然了。”“在它的故乡,就是波斯那里,这大象还是很普遍的。”“作用呢,就如同我们这里的黄牛差不多了。”(唐朝所谓的波斯,是泛指丝绸之路上的那些国家。因为国家数目太多,唐人百姓分不清楚,也就泛指为波斯了。)在当时的大唐,就连骆驼,见过的和认识的人都少。也就长安城中多一些。而像大象这种物种,确实是比较稀奇的。李秋也是纳闷,当初他们是怎么从丝绸之路把这大象给运过来的?就在这些天内,朝堂之上,因为治民的理念问题,爆发了一场相当火爆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