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中好(1 / 2)

江澄同关鸣鸾在丰乐居说私房话的时候,安澜也正同明帝在麟趾殿中亲密谈话。明帝今个儿是在紫宸殿侧殿薛恺悦处用的午膳,一用过膳,薛恺悦就催她过来,她因为惦记着安澜究竟要同她讲什么事,也不犹豫,把持盈交给乳父,她就跑到安澜这里来了。

安澜见她用了午膳才过来,一来就问他宫里究竟怎么了,有话就速讲,知道她多少有些不耐烦,心中很有些不快,但看着她眼睑处的青黑,脸颊处粗糙的皮肤,知道她近来在薛恺悦那边都没能休息好,也就不忍心拖沓她。

他先哄了四公主两句,把四公主交给乳父抱到后院去看猫儿,而后与她并肩坐在前殿的坐榻上,快言快语地把三十日休沐那天陈语易、顾琼、沈知柔、江澄四个分别是怎么说的,简单讲述了一遍。末了,自己加了个断语,“论理,文卿和怡卿他们,都不曾为陛下诞育公主,晋到卿位便是祖宗朝定下的最高位了,陛下不算委屈他们。只是眼下小恺破格晋了皇贵君,他们难免心思也灵动了。这事倒也不能说是他们太过贪心,不守本分。”

这个断语他可以不加,但若是不加,在明帝心里,或者就有他在告状的认知,那不管对他还是对陈语易和顾琼两个都不利,他不想让明帝觉得是个小心眼不能容人的,更不愿意再和顾琼起什么冲突。他之前扣了顾琼那件衣裳,导致顾琼与他有了隔阂,他已经很后悔了。他不是个自私冷漠的皇后,虽然他不能算是个很重视兄弟之情的人,但他并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在深宫之中孤立无友独享后位风光。

明帝听了之后,很有些吃惊,她的第一反应是她可能确实有做得欠妥的地方,不然几个人男儿不能一起来找安澜发牢骚,她思量了一些,赞成了安澜的看法,“朕没觉得小语和琼儿贪心,他们两个都入宫多年了,对朕忠贞不渝,对皇室各有贡献,想要晋位也是人之常情。”

明帝这话是内心实话,她知道事情诚如安澜所说,本来陈语易和顾琼几个只生了皇子,晋了卿位她就不算薄待他们了,若是君位有空缺,那么他们还有希望更进一步,君位没有空缺,他们想要晋位只能等将来她凤驾宾天,继任的新皇将他们尊奉为太君了。这个规则陈语易几个也都是了解的,之前君位已满,他们虽然对此不快,却也都无可奈何,只能接受位分矮人一头的事实。可是在她破格晋了薛恺悦之后,这潭水就被打破了。陈语易几个不自觉地就会生出一种新的希冀来,那便是她既然肯为薛恺悦打破朝廷规矩,如何不能够再为他们几个格外争取呢?

男儿家最怕的不是女子对别的男儿好,而是怕这份好只落到别人头上自己永远缺如,这个道理,她与十位后宫相处了这么多年,已经琢磨明白了。

安澜听明帝这么说,心中忖度了一下,试探着问她道:“陛下的意思是文卿和怡卿同时晋吗?可是君位便是依次递补,也只能腾出来一个。”

明帝没谈由谁来补贵君位的事,但以陈语易和顾琼的家世恩宠,两个都够不到贵君位分,因而他直接提出君位依次递补的话,这话有帮赵玉泽的嫌疑,但也是最为公平的方案,并不能算是他藏私心。

明帝对由谁来补贵君位,却想得比安澜细致,她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做了决定,此时她偏头望着安澜那殊丽绝伦的侧颜用轻柔而坚定的语气言道:“朕的意思,升两个贵君上去,把玉儿和从儿都升了。这样空出两个君位来,把小语和琼儿一起晋了。”

安澜心头一跳,但很快就觉得这个方案如果能够在朝堂上被群臣认可,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案。毕竟一个皇贵君,下面只有一个贵君,而后是四个君位,总感觉配置失衡了些。不如一个皇贵君,两个贵君,四个君位,往下是六个卿位,听上去更加合理。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表示赞同,明帝又接着说话了,“只是这么一来,就只剩柔儿和澄儿在卿位了。柔儿也就罢了,身子不好,不怎么见外面的人,又只在意朕,对于位分不放在心上的。澄儿却是天天出门在外的,朕只余了他和柔儿两个不晋,他不会说什么,可朕怕外头那些个小人,误以为朕心里看薄他,对他不够尊重,不利于朝廷的公事。”

做左相的人,她给予的恩宠太盛,会让人担心他同天子的关系过于亲密,怀疑他只手遮天霸揽朝政,但若是她给予的尊重不够,就会让下面的人心生轻视之意,后者她早几年就已经领略过了。她当初在他还没有身孕的时候就晋他为景卿,便是为着他能够在朝廷上有个不被人看扁的身份。

安澜听明帝这么说,也跟着踌躇起来,思量了一会儿小声对明帝道:“陛下为公事着想要晋景卿的话,臣侍想小琼应当会理解的,男儿家真正在意的,从来都不是虚位分,陛下多宠小琼两回,小琼就不会有意见的。”

这话明帝信,后宫中真正决定了一个男儿日子过得好与坏的,从来都不是位分,历朝历代,有身在高位毫无恩宠,日子还不如个小贵人的,也有无名无分,偏得圣宠,恩赐不断惹人眼红的。但是明帝也不打算委屈顾琼,她知道顾琼是个在意位分的人,尤其是顾家那几个姐妹与顾琼并不是一条心,顾琼很怕位分不如人被母家的人看扁了,之前她晋顾琼为怡卿的时候,就是顾琼怕被母家看不起自己找她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