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水石还月(2 / 2)

青衫无墨 细雨无商 0 字 2021-03-13

司马弥陀忙撇开长剑,后退数步,暗想“此招能将我震伤,但并未将我的宝剑震飞,也未将我震退,这样的招式往往内伤更重,这位姑娘,修为当真了得。”</p>

赵谦内劲一吐,将冯明震退,来到诸葛清岚身边,低声道“我们从西域比丘所站方位突围,正好可以试一下新练的水石还月之术。”诸葛清岚点头,二人并肩向西域比丘冲去,赵谦掌心蓄力,诸葛清岚剑气萧萧,二人真气游走四周,犹如百川汇海,融为一体。</p>

西域比丘运劲于臂,打算从正面阻拦,司马弥陀等人同时从两侧拦击,各出绝技,剑气掌风纵横,铺天盖地般向赵谦与诸葛清岚二人席卷而去。</p>

赵谦与诸葛清岚精纯真气覆盖全身,二人全身泛着淡雅的光泽,就连二人的青衫碧裙也变得流光溢彩,让人目眩神迷。</p>

司马弥陀等人的掌风剑气犹如怒海凶涛,赵谦与诸葛清岚的身形在劲气涡流中起伏,但丝毫无碍,渐渐二人身形变得模糊,赵谦变成诸葛清岚,诸葛清岚变成赵谦,二人竟然凭空换了位置。</p>

众人犹如五雷轰顶,惊恐万状,不敢相信眼前一幕。</p>

这水石还月之术是一种突破空间的道术,乃是道家扬雄、王充、张衡、杨泉经过三百年时间,以先秦两汉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基于对宇宙混沌的反复推演而创出的功法。此功法打破了三维的宇宙定论,对修炼之人的要求极高,需了解洛书与《物理论》,精通阴阳术数与天地物理之阃奥。</p>

正如《物理论》所言“所以立天地者,水也。夫水,地之本也。吐元气,发日月,经星辰,皆由水而兴。”此功法以道家心法为根基,内力需至纯至柔,绵绵若水,出招之时,真气离体,在远处汇聚,犹如百川归海,真人与真气汇集之处恰似水中石、天上月,基于水面对称,水石还月,月还水石,打破空间三维的局限,可瞬间调换所处方位,临阵对敌,妙用无穷。</p>

打破三维空间,看似天方夜谭,但并非不可能,只不过这需建立在对洛书极为精深的了解之上。洛书为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包罗万象,包含了无穷的智慧,乃是上古时期最高智慧的结晶。数学家华罗庚对洛书非常推崇,曾言“洛书可能作为我们和另一星球交流的媒介。”</p>

诸葛渊曾对赵谦与诸葛清岚详细讲解过洛书,不过他们二人对洛书的了解依旧非常薄弱,并且内力修为尚欠,无法将真气凝于体外,但二人联手,内力融为一体,可勉强施展出水石还月之术,并且二人互换位置的距离,仅限于一丈之内。</p>

即使二人联手,要想施展水石还月,难度依旧极高,需要二人的心跳与呼吸一致方可,而女子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心跳和呼吸与自己的伴侣匹配,因此能否使出水石还月的关键在于女子一方。诸葛清岚与赵谦感情甚笃,二人平日的心跳和呼吸几近一致,故而方能使出。</p>

司马弥陀等人又怎么可能理解这玄奥无匹的水石还月之术,见赵谦与诸葛清岚互换身形,个个洞心骇目,手中招式全部停下,位于二人正前方的西域比丘更是惊恐万状,不知所措。</p>

赵谦与诸葛清岚的招式不同,西域比丘原本也做了应对之策,兼之有司马弥陀等高手相助,不会受伤,但赵谦与诸葛清岚突换身形,西域比丘的守招完全无用,但想要变招,已然晚矣。赵谦一掌拍在其胸口,诸葛清岚一剑刺在其左肋,他重重的摔在地上,口吐鲜血,站立不住,显然伤的极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