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惊人的票房(1 / 2)

“七千万一百三十八万,这数据有点夸张,是不是掺假了?”

周票房七千多万,放在十几年后的如果拿到此票房,小制作还好能赚一点,大制作绝对属于扑街扑到姥姥家的烂片。

但是在世纪初,这数字能亮瞎无数人眼睛,金三爷就是其中之一。

看到票房一览表那惊人的数字,金三爷第一反应是自己看错了,年龄大了眼睛不好使,花眼了。

揉揉眼,再仔细看一下,发现还是这个数字,没看错。

第二反应就是雷卫东造假了,为了自己面子上好看,故意捏造了这一数字。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东方特有的文化让大家对面子很是看重,有时候比生命还重要,就好像几十年前,加上报喜不报忧就是现在也属于潜规则。

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可能。

吹牛需要上税的。

电影票房不是浮夸风,想报多少就报多少,吹破了天也关系。

电影票房可是需要真金白银,拿出来缴税的。

首周七千万多万票房,以上映两个月时间计算,电影最终票房很有可能超过两个亿。

即使电影票房的税点低,只有几个点,交的税也要超过千万。

这么大的金额,即使雷卫东是亿万富豪也会心疼的,不会为了一点点面子,就上千万的资金扔到水里。

所以这个数字是准确的,最多因为技术原因有一些小偏差,为此金三爷想再确定一下。

“百分百准确不可能,毕竟上面的数据是汇总魔都、首都以及嘉禾院线三处的票房得来的。

嘉禾院线还好,有售票系统可以保证准确,首都和魔都的剧院就不行了,还是老式的撕票。”小王道。

“售票系统,是不是老美那边使用的,雷卫东竟然也用上了?”

电影院金三爷不知道去了多少次,从几十年前到现在售票模式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都是上映什么电影就印刷什么电影的票据。

有多少座位就印刷多少票,最后到下班的时候统一报账,得出当天电影票房是多少。

这样的模式中间可超控环节太多,以至于票房统计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是的,领导。”小王秘书点点头,稍稍呼吸一下说道,“嘉禾院线旗下每一家电影院售票处,都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以及专门设计的售票系统。

所有的电影票都是及时打印,保证没有造假不说,通过联网把电脑中德数据,及时传送到嘉禾院线总部的服务器,让总部可是随时了解各电影院售票情况。

要不是有这样先进的系统,这网站的数据怎么也不可能做到2小时更新一次,如果还采用以前的模式,一部电影的票房没有几天时间的统计是出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