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兵入神坛【求票】“经陛下应允,即日便会列请历代兵家进入兵府配享,受万民所敬,百世流芳。”董仲舒徐徐道来:“众位当知道,兵家修行在达到天人五境以后,有可能铸成兵府。也就是以修行打开个人兵府,如一方小天地,可用来藏兵,演化兵家阵图,推演战场等等。有的兵家自身陨灭,其开辟的兵府,却能和天地交融而不灭,得以存世。”“一座兵府,便代表着该名兵家毕生的心血、修行,和他对兵理的认知。能开兵府者,皆为历代兵家大贤。”众人皆微微颔首。霍去病也听舅父说过,兵家修行到天人境更高深的层次,可以开兵府。当然,并不是所有兵家都要如此,只是修行的其中一个方向。其他各家也有类似修行。儒家的书中天地,农家的小桃源,道家的洞天福地,阴阳家的五行生万物,都是类似神通。只不过想达到以上层次,不论哪家哪派都有大不易。那是逼近天人境后期的阶段,历朝历代,能达到这一层次的修行者屈指可数。“我所作兵府简的核心,便是融入了兵家先贤的一座兵府做载体,又通过我儒家独有的神通,阅读抄录兵卷,剥离出孙武,吕祖等兵家传世著作中的兵理,共同融入。”董仲舒道:“这兵府简之所以也有兵府二字,便是因为摘取了兵家圣贤遗留的兵府。”他说这些,是为了证明兵府简,具有权威性,并不是他一个儒家,信口就能评定兵家地位。而是融入了兵圣孙武,吕尚,且有兵家先贤传世的兵府中蕴含的兵家至理。依此来界定后世兵家,才相对合理。而这兵府简请历代兵家入内供奉,从另一个层面看,实是非同小可的事情。就相当于兵家的封神榜,入兵府无异于登上神坛。董仲舒极力推动此事,若能成功,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主持了封神榜的吕尚当年,将为他汇聚赚取多少气运气数?“去病,关于兵府之事,你可有意见?”霍去病是当代兵家代表,董仲舒话落,刘彻便问他的意见。霍去病道:“历代兵家以谋胜为目的,行不同手段。臣也为兵家入兵府排位之事,做了些准备,将兵家细分成不同的派别。”霍去病顺势接过话茬,董仲舒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太对。将兵家细分为不同派别?董仲舒接下来想说的,也是此事。他也将兵家细分为不同派别,用来引入兵府时,进行具体区分和位序的排列。上次他推行兵府简的事,就被霍去病把他要说的内容先抢了,摘了现成的果子。我董仲舒岂会在同一件事上吃两次亏。这位老夫子微微躬身,执礼道:“陛下……臣有话要说。”他准备打断霍去病,先将自己要说的说完。“夫子先等等,关于兵家的事,朕要听听去病的意见。”皇帝道。霍去病并不是非要和董仲舒为难。但其想给兵家定位,这事情换成任何一个兵家,也肯定要出手干预。换一个角度想,若兵家给儒家定位,给历代大儒排序,董仲舒能乐意?霍去病气定神闲道:“臣将历代兵家,细分为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四派。而四派又都离不开兵员部众的支持,所以兵家以‘兵’为根基。”兵家的不同派别,是自春秋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认知,是不同兵家军事思想的一种体现。兵家是最讲究实际功效的一门学问。为了胜利的目标,产生的权谋、创新,手段,自然而然的将兵家分成不同派别,即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不过在当下,还没形成统一且广泛的认知。兵权谋,概括起来就是平常熟知的战略、战术应用,从多方面阐述战胜之法。这一派系的兵家代表,如孙武,吴起,韩信都是。兵形势,指的是后发而先至,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主要指战术运用,包括阵法。汉以前这一派系的代表人物,如尉缭子,项羽。兵阴阳者,即顺时而发,推行德,假鬼神而为助力。也就是“天时”“地利”等战场
条件的把握。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孙膑,张良。后世的诸葛亮,每逢打仗前,起卦定天时,借风,借雾,宛如妖术,便是其中最显著的手段。兵技巧者,即器械,机关,以利攻守之致胜。包括士兵的训练,武器装备的创新发明,军法,军纪的严明等等,皆是此一范畴。墨家也是兵家这一脉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军械的研究制造相关。战国时的齐人田单,也是这一派的代表。兵家四派,以兵权谋家最广泛,一定意义上涵盖了其他三家。不过四家其实不分高下,用好了,不分伯仲。果然和我要说的差不多……董仲舒感觉又要凉。听霍去病将以上内容,做了简单描述,刘彻兴致盎然道:“兵家四派,总结的好。”霍去病略感汗颜。这可不是他总结的,而是后世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最先提出,又经过历朝历代的调整修缮,形成的最终定论。他搬过来用一用。别人穿越抄诗,他抄兵家理念,异曲同工。关于兵府简,董仲舒心思下的颇多,耗费良久。但其一人之力,总归比不得霍去病拿后世经验,结合自身对兵家的认知这么省劲,也不如后世不断总结这么完善。此时,连董仲舒听了霍去病之言,都愣了三次呼吸的时间。其他人默默品味,亦是越品越有味道,不得不承认霍去病对兵家四派的界定,精辟独到,恰到好处。董仲舒蹙了蹙眉,他弄这个兵府简,耗费无数。但实际拿出来以后,好像没他多少事。“朕已传诏告知天下,广邀各方,本月底在长安以北十里,为兵府筑基之时,行祭天大礼,请历代兵家英魂入兵府。到时天下各地,皆有人共聚长安观礼。”早在打匈奴以前,在长安以北建兵府的事就定了下来,由皇帝传诏,告知天下,以振军中士气,并邀请各地的名门大族,来长安观礼。这将是大汉的一次盛事。眼下距帝诏发出已过了近月时间,九月底眼看就要到了。“再有数日,即可以兵府为兵家宗祠,请历代兵家入其内配享,千古流芳。”刘彻说。众臣听罢,知道正事说完了,皆躬身告退而去。其他人走后,霍去病坐在原处没动,皇帝留下他还有话要说。“朕请阴阳家姜堰推演吉日,得知下月初适合婚配。你和屏娴到时行婚配大礼,正好借兵府之事,天下人齐聚长安,给你二人完婚。”刘彻说完前缀,从面前的龙案上又取出一个小盒,递给霍去病:“此物伱好生看看。”霍去病接过后,打开。盒子里安安静静的躺着一枚碧绿色的玉简。这是一枚和秦青玉给他的古玉一样的迅简,也就是说内部封存法阵,有讯息烙印其中。霍去病将意识探入迅简,查看里边的内容。一看下,顿时目瞪口呆。那迅简内留存的都是精美逼真的宫廷|画本。第一幅画,是一男一女在草木茵茵的野外,一边荡秋千,一边……玩。第二幅画卷就很经典……是一个老汉他在推车耕地。画面连续变化,一共七十余幅画卷,没有一幅是重复的。以神念观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是皇帝珍藏的枕|边书?“此物自秦时,便代代流传。据朕所知,秦皇之父庄襄王将其传给了秦皇。自秦人始,宫内就有此物流传的习俗。”刘彻一本正经:“非亲信子侄,朕不会传他此物。宗室子嗣繁衍,非同小事。有道家,阴阳家,代代研究,个中皆为此道精粹。此术分阴阳两卷,你少不更事,朕怕你闹出笑话,所以将其与你。你这是阳卷,为男方所阅。屏娴也有,乃女卷,以之行气,利于闺房,且对蕴育子嗣有帮助。”还得是皇帝会玩……这种事,还有人专门研究出来给皇帝使用?霍去病心忖,真当我少不更事……他把玉简收好,起身告退。————“师尊,兵府简之事如何了?”傍晚,离开未央宫的董仲舒回到住处,弟
子白羽和司马迁过来询问。董仲舒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冠军侯主动进言,和为师要说的内容差不多。真是咄咄怪事,他好像知道为师要从哪方面推动这兵府简,也把兵家细分为不同派别,做了准备。”白羽道:“兵家入兵府,流芳百世,师尊也是为他兵家谋事,他却处处阻挠。实则当代兵家,目前还无法界定其一生功绩,战场胜负,难以做结。谁人知道其后续战场争锋,情况会如何?过上几日,请兵家入兵府,告祭天地,届时真要连同冠军侯一起请入兵府配享?”司马迁也附和了一句:“若冠军侯以后征战,吃了败仗,甚或败绩增多,此时将其请入兵府,岂不成了笑话?到时连兵府之事,也会被天下人耻笑。”董仲舒摇摇头:“兵符简虽是为师所作,却蕴含兵家兵理在其中,自行运转,想阻他入兵府,是不可能的。他的名字本已在简上。其两破匈奴,陛下也允了让他入兵府,此事不可能更改。”董仲舒沉吟少顷:“不过登上兵府简的兵家,会被分为前后不同的排序。目前兵府上,只有孙武,吕尚二圣,排在最高处,其他都未排序。在兵府排位上倒是可以让霍去病,卫青,两位当代兵家靠后一些。”司马迁道:“如此,师尊觉得冠军侯,卫大将军,排在什么位置合适?”董仲舒抚须道:“兵府简乃我制作,到时也将由我来推动。当代兵家,没法总结一生的战绩,排位总归不可能太高。”数日转眼即过。时间来到九月二十六日,正是皇帝传诏,告天下在长安以北祭天地,请兵家入兵府的日子。此时的长安,各方汇聚,受邀来观礼者络绎,空前热闹。为兵家建兵府配享,千古传其名。在整个大汉,这样的事也不会有几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