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毒士毒计(2 / 2)

到了丞相府门前,苏辰口中轻唤一声,一勒缰绳,黑马昂起脑袋吐出舌头摇晃两下,府门外八个守卫的兵卒持矛半跪而下。

“拜见大王!”

“起来!”

divclass=contentadv苏辰从他们中间径直而过,大步走进前院,偏厢那边是五部文吏办公之地,员吏、差役频繁进出,三军开拔在即,许多事都在有条不紊的忙碌。

“丞相!”

进了前院,诸葛亮正坐在正厅品茶,好不悠闲的样子,听到苏辰唤他才抬起头,笑吟吟的抬起羽扇拱手。

“亮见过大王。”

“不打仗了,丞相又变得悠闲了。”苏辰笑呵呵的坐到首位另一侧的椅子,有差役赶忙过来斟茶。

“大王,还不许亮多过几天好日子?”

诸葛亮并没有坐回原来的位置,而是去了苏辰下方的那侧座位,随后吩咐刚才斟茶的差役,“去请太尉过来。”

“是。”

那差役低头领命离开。

苏辰吹了吹杯中热气,喝上一口,便说起正事:“丞相觉得吴越这次攻略两州,机会多大?”

“他占地利,却不占人和。”

诸葛亮做事向来细化来分析,以求稳妥,“随州、庆州二地,本就魏国之土,虽说魏国已灭,可城中百姓对魏仍旧是认同的,对吴越二国,终究有些排斥,反观我军,虽乃灭国之兵,但也算堂堂正正击败魏军,承其果实,合情合理。

军中又有旧魏兵将,与随、庆二州军民乃同根同源,所以吴越除了比我们近,有地利之便,再无优势。”

“丞相少说了一个!”

苏辰放下茶杯,竖起手指:“孤与他们交过手,越国善陆战,但只精于山林之间,吴国善水战,到了路上,魏国那些降兵都能将他们打得溃不成军。”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点头:“大王,已非燕地之时的大王了。”

对于苏辰的成长,诸葛亮还是能看在眼里的,举手投足间不止是气势,对于战略、战术,也有了敏锐的观察力。

所以说身边什么人,耳听目染下,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时,那差役回来复命,身边多了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不过梳理的整齐精神,长须也修剪了些许,身上换成了朴素的圆领袍子,给人一种稍不留意就会错过的感觉。

“太尉,孤前几日不是说过了吗?在这里,无须谨慎,你看诸葛丞相都已不是当年那般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了。”

诸葛亮拿扇子朝苏辰扇了一下:“呵呵,大王怎么扯到亮身上。”

那边,贾诩过来几日,其实早已熟悉不少,毕竟身居高位,又本是多谋之人,适应比寻常人要快不少,听到苏辰的话,他才笑了笑,上前见礼。

“大王莫怪,诩这是习惯了……”

苏辰哈哈大笑,豪迈的伸手请他坐下说话,贾诩微微垂脸,来到诸葛亮这边下方的座位,轻轻落座。

“太尉还是放不开啊,不过孤这次过来与丞相说吴越两国之事,顺便请太尉旁听,若有建议,可照直说出来。毕竟接连两年打仗,孤的士兵也损失不少,需要修养一段时间。”

“是。”贾诩微微垂首。

旋即,他又轻声道:“大王,可敢用贾诩之计?”

“太尉已经知晓了?”苏辰有些诧异,不过看到诸葛亮阖眼微笑,大抵是将那边的消息事无巨细给贾诩看过了,想到这里,忽然觉得诸葛亮才是人精,自个儿能做,却不想做的事,悄无声息的转交给别人。

他目光重新落到贾诩身上。

“太尉,不知你这计……伤天和,伤到何种程度?”

“呵呵!”

贾诩抚须轻笑起来,他起身走出两步,“诩这两日遍观吴越二国之史,发现了一处细微,倒可一用。听闻,越国有一地,约万人左右,原是吴国之民……”

他笑容里,微阖的眸底,有着狠毒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