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整顿中原,三军势如破竹(1 / 2)

第256章整顿中原,三军势如破竹

南面的风暴酝酿成型的时候,此时的中原鹿阳,抗议修改魏书,推行燕国文字的儒生,也在这段时日,占尽风头,一时无两。

许多官员都被他们骂的狗血淋头,却少见得有人过问,有人上书递呈夏王,被中书令压下来,只给予回复:让他们闹。

鹿阳府衙,乃至各省官员,尤其修魏书、推燕文的一干大小官吏只得忍气吞声,被骂的狗血淋头。

一时间,更加助长这些儒生文士们气焰,呼朋唤友,腰间佩剑常聚酒楼、茶厮抨击朝政,话语高亢激昂,大有一股投笔从戎,救国难的气氛。

“……燕国那位夏王真把自己当一回事,这学问岂能与莽夫打仗一般见识?竟然让我中原学子习北方蛮子的文字,也不怕被群起而攻之,几万能战之兵,确实厉害,可那又如何,我等学子议论朝政,又不是造反,说上几句,就恼羞成怒,那就自毁城墙!”

将近晌午时分,又是一场文会聚集在四方楼,喧嚣吵闹的大厅上方二楼,是一场文人之间的盛宴,说话的是有些名望的周舫儒,周围听他说话的大多一起参与对抗官府和那位夏王的儒生学子,吵吵嚷嚷的拍着桌子附和。

“听说那位夏王出生侯府,不过一个整日游手好闲之辈,就算能打仗,但在学术方面,没有任何造诣。”

“领军的莽夫罢了!”

“北地少文儒,就算有一些,在这些领军莽夫面前也不敢开口说话,哪像我等中原文气兴盛之地!”

喧嚣的气氛中,众人高谈阔论,周舫儒端杯颔首,大有一股文豪的架势,他端起酒,还没放到嘴边,水面荡起了涟漪,他晃了晃脑袋,波纹一圈圈的荡开。

这还只是第一波,随后更多的府衙公人全城四处抓捕参与集会的读书人,足足抓了六百多人,他们的身份自然也代表着一股势力,那就是整个官僚体系,可眼下没人像上次赵传廷那般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贾诩,别让我知道你对大王耍什么心思,不然我要找你讲讲理了。”

“刚刚上面下令,这些儒生里,有人他国奸细混入,聚众倡议是假,暗中准备兵器甲胄,意图造反之真。”

“那谁来牵头?”

微微摇晃的车厢当中,他品着茶水,翻看手中消息,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来。

两人对视一眼,巨汉压了压手指,发出‘咔咔’声响。

周舫儒等人伸长脖子,争红脸庞,大吼:“尔等定是污蔑,我等义士岂会做这等事!”

围拢的酒桌前,周舫儒笑呵呵的摆了摆手:“我说诸位,维护中原之学,手中魏字、书籍,当靠我辈奋勇了!”

三支兵马中,西凉军行进速度最快,也是最远。

九月初一这天,吴越两国的兵马也进入随、庆二州南部,展开攻略,不过因为后方出现动荡,粮秣无法持续供给,推进速度慢了许多,到得眼下,连一座城池都未攻下来。

“尔等当中有他国奸细混入……别想着推脱干净,今日有人匿名举报!”方天令一身总捕的服饰,压着刀首目光凶狠:“便在某些人家里收出甲胄一副,本捕要带你们所有人回去一一审讯。”

而没被抓捕的读书人大多在衙门里有些熟人,提前便知道这事后面还有动作,便听劝没有参与进去,才逃过一劫。

“呃,我没醉啊……怎么荡起涟漪……眼花?”

而是这些人闹得实在凶,加上官府这边压着,变得气焰嚣张,把许多官员都给得罪进去,这些官员背后又是一个个大族,这一闹下来,鹿阳大大小小的官员对这帮闹事的儒生,哪里还有好眼色。

不久,后堂的门扇打开,高大的身影,带着袅袅白气走出,精壮的上身,肌肉隆起,双臂粗壮,令得贡桌上武则天的灵位往前蹦了蹦,使劲往前倾,似乎要看得更加清楚。

待到二十八这天,步卒开始攻城,战事只持续一个时辰,便直接拿下一座郡县,翌日继续朝下一个城池扑过去。

说到兴奋处,众人面色潮红,高亢激昂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此盛举,我等鹿阳学子何不联合一起,创办学会,维护魏国文字为己任。”

贾诩放下茶杯,将手中那些纸条收入袖里,撩开帘子走下车辇,花白的头发如今又多了些许黑迹,腰板也比之前挺直了不少。

老人只是笑了笑,步入檐下,径直走进宗庙内,李道士朝他点头,指了指一个后堂,大抵意思是夏王在宗庙后面,让他在外面等会儿。

他神色阴沉,微微咧开嘴,声音尽是森然之意:“二楼都是那些聚众的酸儒?”

“豪气!就该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