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晨阳漫山顶,紫烟升山顶(2 / 2)

陆良生收起徒弟一事,笑着坦然说出关于五行重铸一事。</p>

“当初废去修为,其实做过一段时间的凡夫俗子,上山打柴、挑水烧火,闲暇时也教书育人,只是没想到一直身揣一件书册,竟有神奇,让在下脱胎换骨,重新寻回修为。”</p>

“哈哈哈,看来如此也是妙事,若非道友赤子之心,怕也难有这般机缘。”</p>

云机抚着斑白长须,颔首点了点头,随后看去悬浮半空的轩辕剑,“此物想来也是跟道友有缘呐,神器择主,也是看人心、福泽的,陆道友一路走来,想必在人世凡尘做了许多好事。”</p>

“掌教过誉了,在下看不过去、心有不忍的,总是管上一管,还被笑称烂好人。”</p>

说着,陆良生伸手抚去轩辕剑鞘,赞叹了一声,随后将它取下来,握在手中细看。</p>

“此神器倒是非便宜在下,它本是我徒弟之物,岂能占为己有,将来还是要还到他手上,用在正途。”</p>

一老一少站在崖边说着话,不时也会笑出声来,可两人相差太多,终究有些代沟,做不到谈笑风生。</p>

说起一旁布好的法阵,陆良生将心里的担忧说给了老人听。</p>

“五元上人.....老夫从未听过,可能在妖当中颇有威望,说不得也是一只大妖。”</p>

云机抚着下颔长须望着渐渐亮起的天色里,蜿蜒起伏的山脊,想了一阵,又说道:“至于那什么天地大劫,老夫也有过这样的感应,但并非全面,以为天地灵气躁动罢了,或许当中真有隐情,也罢,此处法阵暂且留下,我承云门离此不远,倒要看看,所谓天地劫数到底如何。”</p>

他能与这个修道晚辈说这么多,也是承之前援手恩情,又说了几句,便告辞离开。</p>

“掌教。”</p>

陆良生叫住他,忽然抬手施了一礼:“谢掌教,当日放我师父,陆良生谢过。”</p>

“佛家有渡人一说,我道门岂能落后。”</p>

停在众弟子前面的老人侧过脸来,花白长须砸风里抚动,拱起手还上一礼,“往后,你多规劝紫星,莫要再做恶事,老夫也会与其他宗门、散修说些好话。”</p>

“谢掌教教诲,我师父早已改过自新,不再作恶,往日犯下的错事,劫去的丹药法宝,之后会一一归还。”</p>

目送老人带着门中弟子持剑飞去东面,陆良生叹口气,坐到一旁的石头上,看着面前暗红光泽的法阵,陷入沉默。</p>

宇文拓也在为五元上人做事,这法阵当真是用来抵挡那什么天地劫难的?</p>

......或许,我该去找那五色庄,见一见对方。</p>

书生看着杵在地上的轩辕剑,之前不去五色庄寻那五元上人,也是不想将自己和师父陷入绝地,现在.....有轩辕剑可用,就算不敌,也是能全身而退,何况还有《山海无垠》的星宿之法。</p>

青冥的颜色里,渐渐有了鸟儿清脆鸣啭,东面的天云泛起了鱼肚白,破开云隙的一缕晨光沿着山峦一寸一寸的飞速延伸过来。</p>

照到山顶时,陆良生隐约听到踏踏的蹄音,悬在半空的月胧剑响起声音。</p>

“那头老驴跑的真够慢,四条腿都不够用。”</p>

蹄音渐大,一道电光唰的从断崖下面直窜上来,嘭的一声落下,溅起的尘埃里,老驴见到那边坐着的主人,晃着背上的书架,兴奋的嘶叫两声撒开蹄子跑了上去,长嘴轻拱书生袍袖。</p>

一团黑烟在地上卷起,栖幽走出来好奇的打量四下,随后被那边的血灵阵吸引,跑过去蹲下定眼细瞅。</p>

半响,却没见蛤蟆道人出来,陆良生开口问了一句。</p>

“栖幽,我师父呢?”</p>

女子回头,指去老驴身后的书架:“那不是......咦,小蛤蟆呢?”</p>

嚼着山顶嫩草的驴子眨了眨眼睛,偏过脖子朝后看,就见一根绳子从书架小隔间里伸出来,垂在地上,另一头空荡荡的,哪里有蛤蟆的身影。</p>

木栖幽一下捂住嘴,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去书生。</p>

“老妖,小蛤蟆可能掉在路上了......”</p>

“良生......”</p>

隐隐约约好像蛤蟆道人的声音在崖外传来,陆良生正想着师父掉在哪儿,听到这声急忙走到崖边,目光沿着陡峭的崖壁搜索。</p>

“良生.....为师在这里.....”</p>

终于,在崖壁最下方稍微倾斜的地方,看到一抹黑点,远远的,蛤蟆道人攀着凸起的岩石,仰起蟾脸朝上大喊,两条小短腿使劲蹬了几下满是青苔的岩块。</p>

蛙蹼踩滑,蛤蟆道人攀过岩顶的蛙蹼一僵,嘴角抽了抽。</p>

“死驴子.....”</p>

身子滑下岩石,嘭的摔在去下面,圆滚滚的身子像球般起起伏伏滚下了山坡,越滚越远。</p>

只剩下声音回荡。</p>

“.....良生,为师师....要吃驴肉......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