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远归途 (三)(2 / 2)

思定之后,她便小心翼翼地开始了自己在嘉毅关的日子。

第一日偷溜出门,身上没有凭信,没有银钱,唯独只剩下两颗不知该如何花的金豆子。她机谨地走在街上,四处都沸沸扬扬的,所有人都在传着他们失踪多年的凤翎殿下现身嘉毅关的消息。

她便在街上听了会儿周围人的谈话,他们说解清泽已经失踪多年,不知何缘故,竟从沙漠里回来了。

还有许多官兵吵吵嚷嚷地在街上检查风纪,告诫众人说殿下不喜素净,要各家各户用最鲜亮的装饰将城里装扮一新,又到处征收染好的红绿蚕丝和女工杂役,说要连夜赶制绒花,绑满城里的树杈。

的确,虽然大漠里连年的风沙将她的脸吹得又黑又粗糙,解清泽却实在精致异常。但他明明总是一身素白,又老在沙土地洞里打滚,哪里像是个不喜素净的人了。

不过她很快说服了自己,定是她不了解解清泽的缘故,他是洛川国的殿下,是站在这国家云顶的人,自然和她不一样。

说来让人哂笑,鬼魂婆婆和她言明身份时,她没什么实在的感受。现如今,打从那日进了城关开始,一切好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日,驿馆的人老早将她堵在门口,说正值关内重阳日刚过,可需要在她房间里摆上南边刚运来的鲜枝花卉。她连忙说不要,但驿馆几人露出为难的神色,说即便她不要,这些贵重稀罕的物件也难以处理,更会被管事责骂。于是她点点头,让他们摆在她的房间里。

今日溜出去后,街上却又有新消息,说昨日街上差役的行径让殿下大发雷霆,直接开着府衙大门打了一二十人的板子,其中包括嘉毅关几位有头有脸的大人和将领。今日殿下还让退还所有征收上来的物件,不许众人再做其他多余的闲事。

第三日,她被一群捧着各种锦缎的人逮个正着,言说她现在这身行头并不合适,要给她做新衣服。她想要婉拒,却被一行人连连恳求。后来她好不容易去了大街上,街上的人又在茶馆里疯传殿下三日未出府衙,彻查边城近年公文不说,到现在还没有阖眼。

第四日,她已逐渐能在夜里睡着了,只是白日里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躲开那些来找她的人。故今天她多了个心眼,悄声息地从后门溜了出去。街上又说宫里至今还不知道殿下回来的消息,听说要送信的邮差刚上马,便被殿下拦下来了。还有人在茶馆里窃窃私语解清泽现身城门时带的姑娘和骆驼队,说那些骆驼如今吃着上好的草料,那姑娘却不声不响,也不知道之于殿下到底是何种身份。

第五日,第一日的那位管事来回话说他们殿下下令将骆驼送回沙漠,他此次来是将从骆驼上解下的一并物事呈她。而今日她缩在房间里,迷上了洛川国编撰的识字书,所以并没有出门。

第六日,她偷溜出门,想着把一颗金豆子换成银子,再买两件粗衣。路遇好长一队官兵开道,一架由四匹高头大马拉着的马车从主干道上呼啸而过,纱帘扬起,她在被官兵阻挡的人群里匆匆瞥到解清泽绝尘而去。

他好像换了一件更精致的素色锦袍,头上戴了冠,只是衣领上仍然围着那圈洁白的翎羽。

第七日,她坐在驿馆门前的台阶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摊开手,掌心里仍然是两粒沉甸甸的金豆子,除此之外,她好像一所有。

第八日,管事送来做好的衣衫,还送了不少脂粉首饰给她,许是最近在驿馆里养得好,她本来如稻草般的头发渐渐有了光泽,皮肤也光滑了许多。

只是这些衣服挑来挑去,也挑不到一件粗布做的,她又想问那个叫芳子的姑娘借一件,对方却满脸惊慌地婉拒。

第九日,她煞有介事地拿起那些首饰拜了拜,恳求神明和所有知情人将这账算在解清泽的头上。接着溜出门去典当了一支银钗,换了正好一两银子。又在街上买了三百文钱的两套衣服和鞋子,听见人们议论着,原来那天殿下乘撵出行,是去了城外的校场阅兵。

第十日,那管事突然来访,这次没带东西,却是旁敲侧击地问她解清泽这几日可曾找她,她和解清泽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她对此早有准备,于是耐心地和他解释,她不过是殿下心善,从沙漠里捡回来的孤女。

随后她赶紧又问管事可有什么办法能让她置办路引,管事推说此事还需殿下定夺,便离开了。

下午她穿着灰扑扑的粗布衣服出门,心里踏实了许多,到街上又去四处打听路引的事,却没什么有用的信息。

第十一日,因为解清泽从未问起过她,也没差人来通知她搬去别的地方,驿馆里的人渐渐背着她窃窃私语一些事。还有些传言说常大人原本要为解清泽腾出居所,却被他驳回。这些天他吃住都在衙门里,也没有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