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村批好了麻之后,起来,有大用。
不说可以捆绳,可以串捻儿,连家中办丧事也要在孝子们腰上系一圈。
不过麻在农村最重要的用途,还是搓成麻绳。
所以一到天气好的时候,在院门口的葡萄树下和堰边,坐满了搓麻绳的女人。因为堰边比较高,麻绳可以轻松地飘在中,一点也不脏,所以村里人也都喜欢坐在高处搓绳。毕竟平地上搓,绳子都拖地上了。
于是一群手脚利索的女人,坐在堰边的大条石上,揙起一条裤腿,在身边撕下一丝细麻,搭在麻绳上一搓,手一甩,麻绳又长了许多,中的绳子转几圈也不结,一会儿功夫就是一条。绳子以拖到堰下边长短为准,天可以搓好多条。
一群女人嘻嘻哈哈搓麻绳,搓好的绳手心手背一绕一扎,就是一个成。
扎成一个绳环,然后就麻糖一样套个圈,一圈一套就成一个大辫子。所以我想,麻糖麻糖,也是两个面环儿套出来,像麻绳套一样所以起这字的吧!
不过坐堰边的我三姑四姑我妈妈奶奶,从来和一个院住的另外几个女人不说话的,所以我金兴大爷的两女儿和大娘,从来们不面对面搓绳。
哪怕堰边的好地方,也是天抢着去占,后来的只能干瞪眼离开另找地。
我也试着学们搓绳,可腿上有少许毛,一搓就把毛给搓带着薅下来,生疼生疼,就弃了。
爷爷也会搓绳,但都是下地来时割点草,割几条荆条子用手拧成绳,不用腿搓,手拧的草绳原理一个样儿,捆绑着草来喂牲口。
所以看的多了,我父亲也学会了,下地不带绳子,拧个绳子捆草来。
到了天,父亲去地里拨点青菜割点韮菜,也是随手荆条子拧个绳子就可捆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