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少林寺 众侠进了少室山北少林(2 / 2)

大明侠客传 玄凤翔云 1066 字 7个月前

韩冰不慌不忙从怀中摸出那锦盒,打开双手递给乌龙禅师。乌龙禅师接过一开,精神大振道:“阿弥陀佛,的确是大礼。如果能及早找到《制劲诀,不使其落入心术不正之人手中,实乃武林之福;能把黄网宝藏搜寻出来赈济贫民,百姓便没有饿毙之虞。老衲在此代苍生谢过各位施主!”丐帮众人和紫青双剑都不知道锦盒中的是什么。韩冰便把如何等阉党和五毒教鹬蚌相争之后,己方在丛中渔利而得到羊皮复件之事说出。丐帮和双剑都拍手大笑道:“这些童太监也颜回去向魏忠贤复命了吧?”

许锡毅等大家笑完后,便向乌龙禅师打听天正的身世,乌龙禅师便把天正的家世说出。天正原名戚彰宗,乃戚继光之曾孙、戚印之孙,戚护国之子。嘉靖年间,戚继光统领“戚家军”在台州平息倭患,一次,倭寇在府城东郊花街之战大败后,绕道城北大石,意欲退据仙居。戚继光命戚印为先锋,率师出西城抄近路伏兵于白水洋常风岭,明确交代:与倭寇接战,只许败,不许胜,非佯退到仙居不准反攻,违者按军法处之。

时隔不久,倭寇队伍果然沿戚继光所料的路线开过来了。戚印见自己的伏兵据险,必胜,就沉不住气,一声令下,矢石齐飞,刀枪猛舞,喊声震天,歼敌大半。回营缴令,诸路将领向戚印贺功,独戚继光面悦色,听完儿子禀报之后,勃然大怒,立命绑出营门正法。诸将苦苦求情,道:“虽犯军令,但已败倭寇,可将功抵罪。”戚继光道:“这小子未及倭寇全部钻进口袋就任性出击,放敌退逃一半。如此明知故犯,贻误军机,岂容不诛!”终于斩了儿子。当地百姓怀念戚印,就在常风岭建造一座太尉殿。

李鸾婵听后心中不忍道:“这戚少保也太不近人情了,那可是自己儿子啊,而且最后还是歼敌大胜,为何还要斩了戚印?”许锡毅道:“如果戚少保饶了戚印,日后还有执行军法么?大家都说戚少保对自己儿子徇私,对其他下属却严厉,如此戚少保如何带兵打仗?如何杀倭保民?”李鸾婵道:“小女子妇人之见,庄主莫怪。那么不知道天正大师又是如何拜到少林门下的呢?”

白龙合十道:“天启元年建虏攻打沈阳,朝廷派总兵童仲揆和戚印的堂兄弟戚金等率领川浙援兵救援沈阳,在浑河和建虏接战,战到最后,总兵朱万良、姜弼率军支援童戚军马,但却被建虏击溃,镇守辽阳的袁应泰又不敢支援,总兵童仲揆想趁乱撤离战场,戚金制止,说‘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于是童戚两位将军都壮烈殉国。童仲揆之弟,大太监童季揆却认为就是戚金害死了他哥哥,于是便怂恿魏忠贤陷害戚家。贫僧年轻时乃少林僧兵,随着俞武襄和戚武毅沿海抗倭,后来在少林成了方丈,闻知戚家有难,便收留了此子。”

许锡毅愤愤不平道:“童戚两位将军以身殉国,实乃大丈夫所为,世人敬仰。童季揆如此陷害忠良,于理不合啊!”正说间,一个小沙尼走到乌龙禅师身旁耳语了几句,乌龙禅师便对众侠道:“各位少坐,老衲去去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