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真相白(2 / 2)

而她自己也在府城租了房子陪读。

几年下来,儿子成绩竟然不升反降,考了几次举人都没考过。

寡妇花完了银子,又和女儿索取了一笔巨款,和儿子携手回县里过日子。

儿子在县里游手好闲,逐渐和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搅和在一起,经常出没花街柳巷,得了些“风流才子”之类的名号。

没想到一年之后,经常眠花宿柳的他竟然一举夺魁,再次成为最年轻的举人老爷。

儿子似乎逐渐意识到什么,他不再追求去更好的学堂读书,只在家中破烂的草屋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温书,没钱了自然有个花魁姐姐不限量供应。

三年之后,他接连考过春闱和殿试,被圣上钦封为状元郎,一时之间风头两。

当朝吏部尚书把嫡长女嫁给了他,他过得纵情恣意好不风光。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他把寡妇母亲接到身边侍奉,世人夸他至纯至孝。

可是人知道,他是趴在自己亲生姐姐身上吸干了血的蚂蝗,飞黄腾达之后,他已经忘了自己还在泥塘里苦苦挣扎的姐姐,只记得自己的苦尽甘来。

他有什么苦呢?

他请了一位道行高深的道长,将草屋的秘密封锁起来,又请圣上赐地,建起一座高高的状元府,把草屋纳入自己的羽翼下保护起来,不让任何人发现草屋的不同寻常。

他一路顺风顺水官运亨通,有岳家的保驾护航,有圣上数十年如一日的赏识,成为至高上的宰相,又荣归故里享受晚年生活,这世界上,没有其他人比他更幸运了。

而被他遗忘在角落里的姐姐,被恩客的夫人划伤了脸,染上了破伤风,整个人奄奄一息,被丢进乱葬岗自生自灭。

状元郎并不知道此事,又或者说,就算是他知道了,也不会在意的。

有一个卖肉的姐姐,是他一生的败笔,是他辉煌灿烂人生的误点,他巴不得世界上从来没有这个人出现。

状元郎的成功刺激了莲乡县里所有的人家。

他们纷纷效仿寡妇的做法,将儿子送去读书,如果家里没余钱的,就把女儿卖进青楼,换回银子给儿子读书。

莲乡县的女孩,早在好几十年前就已经被大规模地溺死在莲乡河里了,即便如今少了,女孩的地位依然很低。

她们自小被教育着要柔顺服侍男人,以男人为天,要赚钱补贴家用,要辅助家里的男丁,嫁了出去也要想办法补贴娘家……诸如此类种种。

有了状元郎成功的“前车之鉴”,莲乡县的人成功把儿子送进学堂。

以牺牲女孩终身幸福的方式。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莲乡县读书的孩子,十有八九都能考上秀才,甚至举人,更有甚者考中进士、同进士。

但再没有人能考中状元了。

但一个县,文风如此兴盛,依然是闻所未闻。

圣上亲笔为莲乡批语:锦绣文乡。

多讽刺啊。

文名出彩了,前来求学的人也多了,莲乡县的人口规模也不断壮大。

商人逐利,鼻子更是比狗还灵,在莲乡修建了书肆等供读书用品的店,看同时他们看到的,还是莲乡青楼产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