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往雁门关,疑兵退敌(2 / 2)

募兵小将:“姓名,籍贯?”

李世民:“李世民,并州人,唐国公次子。”

募兵小将:“原来是唐国公二公子,在下失敬了。”

李世民:“将军客气了,都是为国效力,不分贵贱。”

募兵小将立刻将李世民从军的事情告诉给了云定兴,他要不是看在李渊的面子,根本不会注意李世民这个小兵。

半个月后李世民跟随左屯卫大军来到了雁门关外,看到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突厥士兵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全部被洗劫一空。

李世民暗自发誓,将来一定要为边疆的百姓报仇雪恨。

突厥兵峰强盛,云定兴却是吓傻了,自己的士兵肯定突破不了突厥骑兵的防线,心里萌生退意,自己是来救驾,还是来送死。

云定兴又怕他日杨广脱困,秋后算账,死罪可免,但也会丢官去爵,云氏一门估计也到头了。

云定兴内心矛盾,未来有了许多不确定性,而李世民有着鲜明的对比,16岁的李世民意气风发,家国天下,为百姓生出了怜悯之心,看着眼前的画面,有了一颗由他收拾旧山河的帝王之心。

李世民看着突厥大营,若有所思,心生一计,立刻去求见了云定兴。

李世民:“云将军,突厥兵风正盛,我们可以用疑兵之计,吓退始毕可汗。”

云定兴听到李世民的话,回过头来仔细打量起李世民,英姿勃发、目光凌厉,走路龙行虎步,一举一动都带着意气风发与肆意跳脱。

云定兴突然感觉自己老了,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才是16岁青年应该有的精气神。

云定兴:“二公子何出此言?”

李世民:“我军可以不必和突厥骑兵硬碰硬,如果能吓走突厥,那么就不必打这一战。”

云定兴:“问题是我们怎么吓走始毕可汗呢?”

李世民:“朝廷大军出征高句丽,没有多少援兵来救驾,可是突厥却不知道这一点,始毕可汗敢围困雁门关,也是打起了抢完财物就跑的心思,笃定了中原大地短时间没有援兵来救驾,我们可以将大军分成几个小组,战线拉长,每隔几公里就插上军旗,要让突厥的伺候看到,到了晚上敲锣打鼓,大军来回跑动穿插,突厥大军就会以为援军赶到,说不定始毕可汗看没有便宜可占就退兵了。”

云定兴:“嗯,你这是拿陛下的安危在赌。”

李世民:“将军想救陛下,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别他法。”

云定兴犹豫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采用李世民的疑兵之计,虚张声势。

果然突厥上当了,四面楚歌,风起云涌,突厥士兵也犹豫了,大隋的援兵到了,他们可讨不到任何便宜。

始毕可汗也收到了义成公主传递过来的求救信,突厥边境动乱,可汗牙帐岌岌可危,请求大军回援。

始毕可汗不再犹豫,立刻下令撤军,会师突厥王庭。

“报!!,大将军,突厥退兵啦。”

云定兴:“天佑陛下,天佑大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