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这阉贼,一肚子坏水(2 / 2)

几道小太监的声音迅速响起,一个接一个传远:“宣大同参将吴浩觐见!”

没过多久,一身血迹的吴浩走进了大同府临时改制的议事大堂。

“大同参将吴浩,叩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统皇帝瞄了他一眼,看着那一身破烂衣服,眉头一皱道:“吴爱卿,你怎么会是这一副样子?”

吴浩回道:“陛下,瓦剌前日突袭猫儿庄,臣竭力死战,麾下的八百兄弟皆都战死,臣日夜赶路,至此方到!”

不等皇帝追问,王振却是立即质问道:“别人战死,那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逃这个字眼太过敏感,战场脱逃,那可是死罪!

吴浩先是一愣,立即解释道:“陛下,翁公,你们有所不知,臣当时的确已深陷重围,也已下了为为国捐躯之心,但忽然出现了一位高人,将臣救走,所以,臣不是逃出来的!”

正统皇帝不太相信:“吴爱卿是说,你当时被瓦剌大军包围,然后有一高人,将你救走?”

“正是!”吴浩不敢有任何隐瞒。

“你来解释一下,那人如何将你从千军万马中救走?”

“那人带着臣飞……飞走。”

无论怎么解释,飞走这种事情都是让人匪夷所思。

只听王振一声冷哼:“还飞走?你怎么不遁地!逃跑就是逃跑,为了脱罪,吴将军你满口胡言,竟敢欺瞒陛下?!”

吴浩立即明白过来,这阉贼一肚子坏水,明显是公报私仇,借机打击报复他:“陛下,您可要相信臣,臣并不是逃出来的,真的是一位高人所救!那人武功高强,带着臣飞走……”

正统皇帝越听越怒:“一派胡言!明明就是你临阵脱逃,却编出如此瞎话。来人啊,拖出去斩了!”

几个锦衣卫上去,就要拖走。

站在一边的朱勇实在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道:“陛下,吴浩将军武艺超群,也可能是突围出来的,当年赵子龙七进七出,我大明勇将同样可以做到,只怕陛下不信,吴将军才会说是飞出来的。如果您杀了浴血奋战的勇将,恐怕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望陛下三思。”

正统皇帝略一沉吟,道:“先押入大牢,等朕回京之后,再审查发落!”

“谢陛下。”张勇松了一口气。

“来人呐,拉下去!”王振挥手。

吴浩瞅着王振洋洋得意的模样,气得怒骂道:“王振你这个阉贼,你蛊惑陛下,陷害忠良,你必不得好死!”

随后被几个锦衣卫五花大绑拖了下去。

朱勇道:“陛下,虽然也先带出来的精锐不足六万,但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裹杂了鞑靼的三万人马,加上一些蒙古壮丁等等,人数足够达到十万。臣觉得也先突然撤退,一定另有所谋,此事需要慎重考虑,不得不防啊!”

一个人说,正统皇帝不在意。

两个人说,怎么也要考虑考虑。

如果三个人都这样说,那么这件事情就是有问题了。

这就是三人成虎的道理。什么事情说的人多了,旁人渐渐就相信了。

正统皇帝就是如此。他立即询问道:“锦衣卫四使何在?”

“臣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应声出列。

“你们四人,掌管天下情报的收集与梳理,你们告诉朕,瓦剌撤退,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阴谋诡计?”

青龙是锦衣卫四大密使的带头大哥,自然第一个开口说话:“陛下,臣认为,郭敬分析的非常有道理。大同城高炮利,瓦剌攻城的话势必损伤惨重,便想此一计,定是设下埋伏,引诱我大军出关。”

王振听他如此说,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哦,是吗?先生,你来说,真的是这样吗?”正统皇帝立即询问王振的意见。

王振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实情,隐瞒不了多久,心神一动,便有了计较:“陛下,瓦剌攻击猫儿庄,再假意撤退,定是设下了埋伏。陛下明察秋毫,此等雕虫小技,怎能瞒过陛下?”

正统皇帝点了点头,看着密报后面签署着白虎的名号,继续问道:“白虎,你来告诉朕,前些日子,大同的战况到底如何?”

白虎是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人,听到陛下直接找他问话,哪里还敢隐瞒真情,弄不好就是欺君之罪了。

他急忙跪地道:“陛下,臣也是昨夜才得知,大同总督宋瑛、驸马都督井源、总兵官朱冕、左参将都督石亨四路将领,统率四万骑兵到阳和阻击瓦剌,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了!”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不啻于五雷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