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汉水少年起寒铓(1 / 2)

黄承彦让二人免礼,四人依次坐下,吩咐小厮阿吉备下简单茶饭。

诸葛亮打量了一下阿呆,说道:“刚才听胞弟所言,小兄弟的轻身功夫又有精进。”

阿呆微微笑道,把适才和诸葛均说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看了看诸葛亮手中的羽扇,问道:“孔明兄,你怎么也和荆襄士子一样拨弄着羽扇来了难不成这把扇子也是嫂子新创的机关”

诸葛亮和黄承彦听罢哈哈一笑。

诸葛亮说:“我最近也和你一样,可能是秋日干燥、常常莫名烦闷,我和岳丈这几日一起按约拜访水镜先生,相谈之时他赠我这羽扇,说是若觉得烦躁失神,可轻摇羽扇。”

“我自手中持得此扇,仿佛如武将手中执有兵器一般,于重要之时可将注意力集中于此物之上,反而有助于抛除杂念。除此之外,师父说这把羽扇大有来头,让我将它常伴身边终生不离。”

阿呆心想:“我在烦躁的时候王师傅让我发足疾奔,而疾奔的时候便只能思考如何躲开险峻障碍,如何跨得更远,下一步如何踩在最合适的落点,心中就没功夫去想其它的杂念,也就能够聚精会神了。孔明兄现下有了羽扇,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按照他这个岁数,也不用再耍帅了吧…”

他正不动声色地想着,黄月英问道:“阿亮,水镜先生还有其他什么说法”

诸葛亮挥一挥羽扇,放于案上,起身道:“先生说,前些天庞公与他相会,说是大期近日便至。庞公精通这阴阳占卜之术,极有可能是阴阳家的嫡系传人,我却始终无法参透他卜语爻辞中的奥妙。”

黄月英哼了一声:“这老头子疯疯癫癫,既不出仕也不远游,整日与水镜先生隔河而居,下棋钓鱼,算他那些从未兑现过的占卜之术。自从建安二年先叔遇乱过世,你兄弟二人隐居于此,整整十年过去了,曹孟德灭袁绍得北方、天下九州已得其半,接下来很快就要南下直取荆州。难不成到时候天下大定都被他曹孟德得了去,你还想他请你出山让你做他的管仲乐毅”

诸葛亮时年已二十有六。

他八岁时父母已先后亡故,与诸葛均前往荆州投靠在袁术麾下任职的家叔诸葛玄,但好景不长,没多久诸葛玄便被朝廷派来的朱皓取代,后亡于荆州城西之乱,临终前让诸葛亮兄弟二人去往襄阳投靠刘表,从此开始了隆中十年的隐居生活。

其间结识了荆州名士黄承彦,他赏识诸葛亮之才,称此子必成大业,将独女黄月英下嫁于他。然黄月英虽生得风姿绰约,却有别于寻常女子,她不喜烹饪女红,只醉心于兵法机关,因此从小被黄承彦昵称为“阿丑”,不料传出去,荆襄士族都还道黄承彦生了个丑儿女又招了个贤赘婿。

“阿丑,怎么如此说话”,黄承彦看了看女儿,又看了看女婿,见诸葛亮不以为意,接着说道,“隆中十年,躬耕读书,受用终生。此次与水镜先生草庐相聚,只有我与阿亮,庞公并未在场,乃是水镜先生转告我等。庞公说,曹孟德灭了袁本初,一统冀青并幽,不日即将南下。”

“这老疯子真有一套,”听到此处,黄月英又冷笑一声,“荆襄九郡,老弱妇孺谁不知道曹孟德将要攻取荆州,南阳郡的流民都在争相渡汉水,逃去江陵活命。哪还用得着观星占象”。

“月英,听阿翁把话说完。”一直不语的诸葛亮说道。

此时诸葛均梳洗完毕,也于屋内下首坐下,黄承彦并不停顿,“阿丑,你可知庞公为何称亮儿与庞士元为‘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阿翁,这个问题我都回答过八百回了,那个疯老头子学人家许都的月旦评,评来评去就只评阿亮和庞统,一个是好友的徒儿、一个是他自己的从侄,非亲即故,就想着如何评得一鸣惊人,搞个大名头才好。”说着斜眼瞧了瞧诸葛亮,“我看再过几年,那曹阿瞒平了天下,这句话大可改为‘伏龙凤雏,终老深山便可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