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草庐三顾定玄黄(2 / 2)

阿呆起初数击还不适应,他以拳为剑或刺或劈,心里想着仍旧是长剑在手的样子,不免最后出击都是短了数寸,根本没碰到对方。

再斗得数招,便渐渐地使臂如意,这拳头仿佛一柄短刃,或刺或点或弹或插,迅捷灵动,与黑袍武夫的刚猛威严正好是两个风格。

绿袍武夫看到黑袍武夫竟然与一个小童打得旗鼓相当,那小童先前一怔之后拳脚路数大变,俨然有剑术大成的境界,也不由得捻须正观,暗自惊奇。

黑袍武夫心里也暗暗焦急,心想:“他奶奶的,老子纵横疆场,除了对阵吕布那厮没占着便宜,何尝有过今日这般拿不下对手的狼狈样子,何况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郎!”心里一怒,便狂吼一声:“你这小厮!休怪你阿爷动真格了!”

这一声,简直惊天动地,响彻山峦,惊得栖鸟四飞、树叶飘落。

“卧槽!他竟然也会运气!而且如此刚猛霸道!”阿呆大为惊讶,一边暗想一边赶紧运气抵挡。

两人四目相对,阿呆跃起在空中,俯身下冲击出右拳。

黑袍武夫也是蓄力,迎着阿呆的来势出拳相抵。

两拳相撞,“砰”的一声!阿呆向后空翻一个跟头、黑袍武夫连退了五步,两人分别站稳。

论站定的姿势,自然是阿呆显得轻巧自如。但看退后的距离,却是黑袍武夫退出更少。

阿呆正焦急,心想一个黑袍武夫就不好对付,要是边上戴绿帽子那位一起上场,恐怕多半抵挡不住。

两人正要再斗,只听见一人大喊一声:“益德!休得无礼!”

只这一声,黑袍武夫立刻变得不敢动弹、停手不前,像气场矮了半截,嗓门变轻了很多:“主公,我二人关心你安危,这小厮阻拦我,便与他耍了几手。”

阿呆回头一看,诸葛亮正满脸欣慰的陪着刚才中厅内的中年书生走出来,摇扇不语,目光与阿呆交汇之时微微点头,充满了赞许之意。

小厮阿吉刚才被一推,虽然阿呆一挡,却仍是昏了过去。此时醒转,见众人站着又神情各异,更是摸不着头脑。

诸葛亮指了指身边的中年书生道:“阿呆贤弟,快见过左将军领豫州牧刘玄德公。”

阿呆一听,脑中“嗡”地一声,如打了个晴天霹雳。

他那日在隆中草庐,众人讨论英主之时,本就想说还有个人,但脑子里一直想不出此人的名字。后被黑衣刺客打断便也不了了之。

数月来,偶尔脑中想起此事,还不由地想象这位“英主”到底是谁,又是何等的打扮与模样,没想到今日听到“刘玄德”三个字,真如醍醐灌顶,像是一道光射穿了脑中的迷雾,隐隐约约之间开启了未知的思绪。

他见刘备看上去只是寻常书生模样的中年文官,并未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但适才一声令喝,便能将这黑袍武夫弄得不敢再动,倒也露出了一份不怒自威的王霸之气。

再看看刚才与自己的交手的黑袍武夫与绿袍武夫,心想多半便是名垂天下的关羽和张飞。

阿呆见诸葛亮与刘备的神情,已隐隐猜到庞德公所谓的“大期”便是今日了,心中激动,深躬一揖道:“村夫阿呆,拜见明公。”

刘备适才见自己那万夫莫敌的左膀右臂竟然被一个寻常小厮打扮的小子逼得失了身份全力相斗,既惊又叹,起了爱才之心,赶忙上前将阿呆扶起,说道:“小友之勇武,当真世所罕见。适才云长、益德失礼冲撞,备向诸位赔礼。”

说罢也是摆出正礼,深深一躬,那关羽张飞见刘备行此大礼,也只能陪着一起深躬作揖。

阿呆一惊,赶紧上前相扶。倒是诸葛亮微微笑道:“三位皆是当世武勇超凡入圣的奇人,今日只可谓不打不相识。”

阿呆忍不住仔细打量关羽,他向来知道关羽的威名远胜张飞,田间戏文、茶馆谈资听得他心驰神往,曾经多次脑补这样一位当世公认的猛将是何种模样,刚才情急并未细看,现下仔细观察,见他虽然立于刘备左右如同侍从,但确实器宇轩昂实非常人可比。

尤其是头上那顶绿冠,总让阿呆好像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似的,不由地看着关羽出了神。

关羽见阿呆怔怔地看着自己,只当是仰慕自己,不由地微微得意,轻捋长须。

刘备抓起阿呆的手,又一把抓住张飞的手,阿呆被他一抓,立时觉得刘备同样身负高强武艺。

刘备将他二人的手握于一起,阿呆与张飞互相看看,忽然一同大笑。

张飞朗声说道:“这位阿呆小兄弟武艺可邪门得紧,以手为剑,平生未见,张某好生佩服!”

阿呆不免有些不好意思,回礼道:“将军成名已久,小生仰慕多时。今天后生晚辈班门弄斧,还请勿怪。”

隆中遇明主、英雄惜英雄,众人皆是一阵开怀大笑,惊得隆中山林里的栖鸟一阵纷飞。

又寒暄的几句,刘备对众人拱手,向诸葛亮道:“先生稍作整理,明日我派军士前来,护送先生及家眷前往新野相聚。”

诸葛亮拱手还礼:“谨遵主公号令。”说罢又与关羽张飞各自作揖施礼,送别了三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