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太公秘传此中藏(2 / 2)

阿呆心里只觉得,自从上次黑衣刺客来袭那天至今,庞德公、司马徽、孔明兄、王师傅这些人仿佛是一同商量好的,把这许多奇幻莫测却又真真切切发生在眼前的事告诉了他,此刻听着诸葛亮所言,除了点头、还是不住地点头。

“我问水镜先生,若真如先生所言,学得《太公》一部,便可预知后事,事事皆可趋吉避凶,光复汉室岂不是指日可待。”诸葛亮说。

阿呆刚才还只会点头,听到这里双眼一睁、一拍大腿道:“对啊,等那曹操大军过来,兄长便发动一下书里的本事,那曹操派谁来、人马多少、粮草几何,走哪条道不就都知道了!”

诸葛亮一边眯眼微笑,一边却又摇了摇头道:“先生告诉我,这‘神算’不到危急存亡、凶险万分之时,绝不可运用。一旦滥用其中的秘法,后患无穷,得不偿失!”

吱呀的一声,中厅的木门被推开了,冬末初春的隆中夜晚,连个鸟叫声都没有,这一声开门显得特别明显。两人转头一看,是黄月英捧着两盏茶进来了。

“阿嫂,”阿呆连忙站起问候。诸葛亮也道了一声“夫人”。黄月英浅浅一笑,将两杯茶递给二人,嘴上说:“见你们聊得起劲,就没来打扰,这是烤过的茶饼泡的,能够安神,你们饮了再聊会,晚上也好好好安睡。”

时值乱世,物产本就贫乏,能在这山中喝到这等讲究的烤茶着实难得,阿呆饮了几口茶汤,顿觉暖意融融,心境也立时变得通顺雅静。

诸葛亮茗了一口,双眉一邹,却只一瞬又舒缓如常,对阿呆说:“既然阿丑说了,贤弟便早生休息吧。明日我们便启程前往新野,助主公早成大业。”

阿呆听诸葛亮提到了这点,拱了拱手肃然道:“兄长待我不分彼此,承蒙照顾,既有吩咐自当遵命。”自从与王师傅分别后,他一直在回想王师傅告诫他的三点,说道,“然而小弟有不情之请,还请兄长允诺。”

突然见阿呆如此严肃,诸葛亮和黄月英倒都有些意外,诸葛亮对阿呆道:“但说无妨。”

“我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介俗人,蒙得王师傅与孔明兄照拂,也算学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学问。然而我对于调兵派将、排兵布阵一窍不懂,于治国安邦、经世济民也是也没有学过,脑子中又经常会蹦出一些不知道哪里来的话语和念头。”

“总之,像我这般不着调的闲人,就不投在玄德公帐下出仕了。我就只跟得兄长出山,用手中的竹棒长剑,给您和阿嫂当个保镖便是。”阿呆说。

“保镖是什么意思”黄月英不明白阿呆的意思,不禁问道。

“嗯你们都没听过这个词语吗差不多就是带刀护卫的意思。”阿呆挠了挠头,换了种说法。

“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你不准备和我们同去呢。”黄月英拍了拍阿呆的肩膀,笑道,“你跟着阿亮,便是跟着那刘玄德,又有何区别。”

“兄长、阿嫂我年少识浅,除了儿时流浪、混迹于山野外,就一直在这襄阳城外汉水居住,这天下之大我也没有去看过,对于诸侯纷争也不太了解。受兄长耳目濡染,自然是知道兄长这次出山,就是为了辅佐玄德公拯救黎民于水火。”

“然而我脑海中始终有个声音不停地在提醒我,仿佛未来有什么事情在等着我去完成。因此只盼跟着兄长走出这山林,直面那乱世,能够渐渐找到自己在这世间的立身之本。”

诸葛亮听阿呆如此说,以为是王师傅爱护这孩子,于临别前希望他能够保护好自己,努力找寻自己的道路,免得被心术不正人误入歧途。毕竟这世上能够对阿呆产生如此大影响的人,除非他亲生父母复又寻得,也就自己和王师傅了。不由暗暗赞叹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王师傅着实是一位洞察世事的高人,竟能先于自己一步左右阿呆的想法。

他点点头说:“你对主公的为人了解不多,今日又见那张益德鲁莽,到也难怪。待到的新野,我自会与主公明说,你平时随着我便是,若要离去,自当依你。”

阿呆见诸葛亮把自己羞于直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心中非常感动,深深拜倒:“谢兄长体谅,小弟感激不尽。”说罢便退出了中厅。

诸葛亮与黄月英回到寝屋,便问黄月英:“你若是觉得我多嘴,也不必在那茶中放这么多盐来提醒我。”

黄月英一面替诸葛亮更衣,一面说:“先生于你明言,不可将传你《太公》之事说与外人,我是提醒你切勿“多盐”。尤其我看阿呆志向未定,颇有犹豫,未必将来就一定与你志同道合。你又何必将这惹祸上身的事情去告诉他,于他有弊无利。”

诸葛亮知是自己这位夫人自从黑衣刺客来袭之后,一直担心自己再遭暗算,笑道:“阿丑,先前你在门外也听见他的身世了。这奇书若真诞生于周初,彼时竹简尚不流行,更不要说布绢纸张,流传已逾千年,原本为何、是否存世、先生也不知晓,他传我便只是口述。”

“阿呆的剑术学自影子,我猜想他极可能也是《太公》传人,能传授这般神奇剑法的高人,必是有通神造化,想躲于暗处不被他发现简直易如反掌。他今日将此奇遇坦诚相告足见真心,相处多年,我又何必隐瞒于他。说不定,匡扶汉室的成败最后还要落在他的身上。”

“你怎么也和那庞德公一样神神叨叨了,那你还出什么山,哪天曹操大军过来,让阿呆一个人去便是。”黄月英把更替的衣服挂起,将灯一熄,合衾而卧。

诸葛亮已经放弃与这位嘴硬心柔的夫人再行斗嘴,轻抚了她的头,便于自己的榻上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