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故友相逢笑一场(2 / 2)

众人坐罢后,徐庶问道:“阿呆小友,可否将你身上这柄剑的来由与那晚山林中的打斗,与我等介绍一下”

阿呆看了看诸葛亮,见他点点头,便将两件事情说了个七八分,省去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

徐庶向阿呆讨来那柄黑衣人长剑与刘备细细查看,两人看后都若有所思。

诸葛亮吩咐士卒将那晚曹军偷袭营帐,曹军丢失的武器拿入屋内。

阿呆一看,不由也惊道:“这把剑和我所持这把,竟是一样的”

诸葛亮问徐庶:“元直可有高见”

徐庶摆摆手笑道:“孔明休要讥讽于我,高见不敢当,只是我们近日也获得了曹军一些探报。”

说着放下两柄剑,起身说道,“我之前禀报主公,已安排数队探子于新野北部各大隘口、道口探查,曹操至今并未派主力各部南下,这与我们安插在许昌城内的探子回报一致。”

“虽然曹孟德平定北方四州以后,常驻邺城,但如果南下荆州,必要经过许昌,也必会报奏天子,然后假借天子旨意南下出兵。”

“然而近来,却常有约莫十几二十人的小股兵力,昼伏夜出,只在夜间行走官道进入新野地界,白天却都没了踪影。后来主公令云长率一小队精兵守候数日,终于捉了三人回来。孔明你猜如何”

诸葛亮不假思索地说:“便是与当日隆中伏于草庐、山林夜袭我营帐,是一路人马。”

“正是!”徐庶掷地有声地说,“然而这群人武艺好生了得,云长带了七八十名精壮校刀手埋伏,最后捉得三人,却白白折了二十多人进去。若不是云长神威,怕连那三人都不一定能捉得住。”

阿呆于机关计谋虽无经验,但在武艺技击上却是少有人能出其右,心想徐庶此话确实不假。

隆中刺客、夏侯惇夜袭所带随从,武艺之高确实远非一般士卒可比。

徐庶又说:“那三人捉回之后,我等软硬兼施,始终问不出半点军情。后来还是我瞒着主公,上了酷刑,有两人咬舌自尽,死得惨烈。一人实在吃不得痛,才道出,他们是曹孟德近卫亲军,虎贲军中精锐所在。”

诸葛亮摇了摇扇、又摇了摇头,道:“怕不尽然。虎贲军原是天子近卫,乃汉室精锐中的精锐。现曹孟德挟天子令诸侯,虎贲军由那‘虎侯’许褚所辖,早已成了曹阿瞒私人的卫队。官渡一战,夜袭乌巢,相传便是虎贲军奇袭所为。但我观这些黑衣人的行军位列之法,却不似正规官军的操演习惯。若确如那俘虏所言…”

刘备一拍手,脸上既忧又喜,说道:“二位军师果然都是当世大才,竟能想到一块,英雄所见略同,备当真佩服。”诸葛亮、徐庶二人听刘备如此说,当即拱手行礼以示谦虚。

刘备接着说道:“看来孔明所想与元直一样,都认为虎贲军中,另有曹孟德所设一支专行刺杀、监视、奇袭的精锐。”

诸葛亮、徐庶一同道:“主公所言正是。”

阿呆听到此处,不禁问道:“后来那被俘的刺客如何”

徐庶叹了一口气道:“既然他说了一些军情,我便当狱卒给他去了手铐脚链,还让医官为他医治,想恩威并施,看看能否探得更多情报。然而某日狱卒不注意的时候,那俘虏用饭食之碗,敲成碎片,自刎而亡。”

刘备问道:“曹孟德建了这样一支亲兵,当真是万里挑一的精锐,且对方人数多少至今也未知,二位军师认为该当如何”

诸葛亮笑而不语,只管坐着摇扇。

徐庶说道:“新野虽小,但倚仗城墙守卫,加上有关张赵三位当世猛将在,即便是夏侯惇亲率这支精兵前来夜袭,我们自也是高枕无忧,何况这样万里挑一的精兵绝不会用在攻城蛮干上,对曹操来说得不偿失。”

“当务之急倒是一旦曹军主力大部南下,刘表若是弃守投降,我等该如何应对。”他说完看了看诸葛亮,见他仍然只顾笑着脸摇扇,笑骂道,“好你个孔明,还有心思在摆这文人风骨。”

“哈哈,徐军师这句话的意思不就是在说孔明兄装逼嘛。”阿呆心里偷偷地想。

“噗嗤,”他没忍住笑出了声,然后见到另外三人都转头看向他,顿感尴尬,可心里却还在想:“别人越是着急,我们这位孔明兄越是笑而不语,一言不发,只笑盈盈地看着你。仿佛就像在用笑容暗示你,‘笨蛋,想不出了吧,赶紧来问我啊’。”

诸葛亮也是一笑,起身说:“元直勿急,听我道来,这破敌之策,我已给主公带来了。”说着用羽扇一指阿呆。阿呆一愣,心想:“难不成我心里偷偷说话,也被他瞧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