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投名状(1 / 2)

系统之战争 擦炮 0 字 2021-04-10

魏国王都,洛阳城。作为历经曾经两汉与大齐的都城,即便屡次经受战火,其之雄俊与宏伟,仍令每一个初见此都城的人感到磅礴与震撼。

齐末战乱,洛阳城头王旗风云变幻,近三十年间,在战火中三次损毁近半。直至十几年前,孙晖率军入主洛阳,建立魏国,都城的主人才没有再变过。

当然,明面上洛阳的主人是孙晖派人迎回的齐国皇帝姜通的。

为了避嫌,孙晖没有居住在位处城南区的皇城之中。而是于城北造了一座新城、新宫殿及众多的官廨,用为魏王孙晖并官员们理政听事之所。

城北的宫城才是实质上的权利中心,而南城的皇城,只不过是齐国傀儡皇帝姜通的牢笼罢了。

魏王孙晖今年已经快五十岁了,虽然多年的征战让他练出了一副健壮的体格,但到底抵不过时光的侵蚀,不仅脾肉复生精力也大不如前了。

前几年他还能每日必到宫中理政的,这一两年来,总有感到容易疲惫,两三天才去一次。

而这两个月前,他又纳了两名新嫔妃,去到宫中的间隔又更长了一些。政务之类渐有荒废。

孙晖焕发第二春,纳了两名新嫔妃是尚书省右仆射张凌的建议。

魏国袭齐制,都城设三公三省九卿制,地方则是省、府、县三及制。

尚书省主官为尚书令、佐贰官为左右两仆射,下置吏部、三公、客曹、驾部、屯田、度支六曹,每曹皆有一名曹官。因尚书省权责之重,其八名官长又被时人称为“八座“。

魏灭燕赵两国之后,吴国与燕赵两国余孽勾结,吴国出粮食兵甲,由燕赵两国余孽发动叛乱。使得燕赵两地动荡不安,不仅粮食税收难以收取,反而要投入大量兵力物力平叛和维持两地稳定。极大的牵制了魏国的国力。

燕赵两地门阀士族势力强盛,因受到魏国排挤,无法沾染权力。两地的门阀士族便与吴国勾结,暗中支持叛军反抗。

而一味的打压是不行的,先不说魏国几面受敌,钱粮兵甲空虚,无力支撑更大规模的长期军事行动;再一个打压过狠,也许就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消耗魏国仅剩不多的国力。

由是,张凌就又给孙晖出了一个主意,便是“择赵燕两地各一头面阀族士族,迎娶其家一女,并立妃嫔;并徐其家族子弟,异地为官”了。

不得不说,张凌的此策确是不错。实际上也确实起了大作用,不仅阴了吴国不少费劲大力气运来的钱粮兵甲,且士族的通风报信,也让魏国在一次设伏中,剿灭大批叛军,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叛军头目。

使得魏国在燕赵两地的统治大大牢固,虽然不至于一下子能收上大量税收,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比原本少了近八成,极大的减轻了魏国的压力。

出於政治目的,孙晖纳了颜氏和李氏为王后之下,四嫔妃中之二。对于这两名新嫔妃,孙晖本打算相敬如宾,做个样子意思意思就行,不想分过多感情给她们。

但纳了李氏入门后,孙晖却发现他捡到宝了。被李家着重挑选培养出来的旁系之女李氏,不但长得漂亮,身材出众,而且尤其擅长服侍帝王之术,花样还十分繁多。

即便是年近五十的孙晖,尝到滋味之后,都感到欲罢不能,几乎每日都到李氏处留宿,莫说宫中的其它女子,便是王后居所,他都鲜少前往。

相比之下,颜家嫡女颜氏虽然诗书文采斐然,但样貌身材平平,古板守礼,毫无情趣。除了新婚之夜,孙晖便再没有踏入过她的院门。

这次入宫,孙晖议起组建明光卫之事,向张凌询问意见:“搜罗天下武艺高强着,单独组成明光卫,由其宿卫王宫、公侯之府、以及三公九卿诸达官贵人之所,以防吴国蒙政被刺之事,不止中岳意下如何”

中岳是张凌的字。

张凌说道:“王宫、公侯之府、以及诸达官贵人之所,皆为军政要地,加强防卫,极为必要。然鉴别其中可用者,不太容易,若能用武艺高强着为教头,传授武艺于忠贞之士,不仅诸人放心,且能将诸多武艺为我等所用,锻炼出更多强将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