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奇怪的和尚(1 / 2)

小镇并不大。</p>

江上停着不少渔船,看得出来,镇中居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不少人以打鱼为业。</p>

几只白色的水鸟在江上飞舞盘旋,一尾鲤鱼游到水面,咬住一块孩童扔下的馒头屑,翻动间滚出一个大大的波圈,它咬住馒头屑,正待再次下沉时,却被空中一只等待许久的水鸟盯上。水鸟展开双翅,急速飞来,在鲤鱼即将下沉之际,将它牢牢地抓在了自己的爪子之上。</p>

一击即成,水鸟便尖叫着飞走了,大抵是去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享受难得的美食。</p>

“相公,我们下船看看吧!”洛馨儿无聊地道。</p>

在江上航行了数日,除了最开始的新奇有趣,后边就是一成不变的无聊。</p>

每天看到的都是水水水,偶然间看到一个有些烟火气的小镇,洛馨儿当然跃跃欲试,想要下船去看看,顺便逛逛小镇的夜市。</p>

“父亲不许。”</p>

“相公,没事的,我能保护你的。”</p>

说完,洛馨儿亮了亮她的长剑。现在的她,已然是一个功夫了得的侠女了。</p>

“……”</p>

“相公,我也想去看看呢!我远远听见镇上好像有人在办喜事,好像还有社戏看,我们正好去凑个热闹。”</p>

花解语平时乖巧得很,今天却是不知道怎么了,也有些叛逆。</p>

她也说道:“我也能保护相公的。”</p>

说着,她也亮了亮她的长剑。</p>

这小妮子,现在和洛馨儿一样,也会一些功夫了。</p>

两女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林修然自然也没有不应允的道理,点了点头,算作是答应了。</p>

但他却与她们约法三章,要等天完全黑下来方才可以下船,不然会因此惊动了林威远。</p>

两女点头如捣蒜,爽快地答应下来。</p>

……</p>

夜色又一次悄然降临。</p>

天空黑幕深沉,与江上黑魆魆的水面练成一片,四周除了林府这艘大船灯火通明外,便只有几艘如芥的渔舟点着如豆的灯火,舟上渔灯在江风中忽明忽暗,明明灭灭,与岸上小镇的灯火通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小丫鬟桃根被留在了船上以防万一,应付那些可能会前来叨扰的人,免得被林威远的人看出破绽。</p>

林修然则带着洛馨儿和花解语,鬼鬼祟祟地溜到了船尾,放下一艘小船,划向岸边。</p>

水声淙淙,林修然划动着舟楫,小舟缓缓向岸边靠近。</p>

洛馨儿兴奋地东张西望,花解语却是无时无刻不盯着林修然看,盈盈的眉眼间,尽是笑意与钦慕。</p>

舟至岸边,林修然便将小船在岸边拴好,这才带着手握长剑的两位女侠登上了岸。</p>

这处小镇名叫清风镇,有千余户人家。</p>

今日是清风镇祭祖迎神的日子,所以镇内搭了戏棚,请了附近知名的戏班过来唱戏,邻镇邻县,也有不少人因此过来凑热闹。</p>

镇内灯火通明,各门各户前,都放了盏自制的灯笼。</p>

穷的人家,灯笼的样式便简单些,只用细竹条搭了个灯笼样式,外边用一层白纸糊上,内里点根蜡烛,便算完成。</p>

富贵的人家,灯笼的花样便太多了,有百盏合作一盏,层层叠叠,巧夺天工的;有用材精致考究、独具匠心的;更有两者并有的。</p>

林修然、洛馨儿、花解语三人穿行期间,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p>

此方民俗,别有一番情趣。</p>

洛馨儿与花解语拉着林修然看罢了街边杂耍,看罢了戏台唱戏,不知不觉间,便又拉着林修然进了镇内的一间二层酒楼。</p>

店小二一看三人穿着体面不凡,更见二女手中都各执着一把长剑,知道来人非寻常之辈,不是某位富家公子哥携美出游,便是哪派的少侠带着两个小师妹出来闯荡江湖,想都没想,便将三人迎上了二楼雅间。</p>

“来,三位客官,这边请。”</p>

三人跟着店小二上了楼,来到楼上雅间。</p>

进了雅间一看,两女却是有些失望——因为这雅间没窗户,看不到窗外的街景。</p>

林修然摇了摇头,道:“可有临街能看到屋外景色的?”</p>

“这位公子,真不巧,今日本地热闹,就剩这间了,其他雅间都已客满,实在没有办法。”店小二为难地道。</p>

“相公,算了吧,这里挺好的。”洛馨儿虽有些失望,却开口劝林修然不用太过苛求。</p>

“是啊,相公,没关系的。”花解语也说道。</p>

林修然却不想让两女失望,从钱袋里拿过一块银子,扔给店小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