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调查取证 民心所向(1 / 2)

刚踏进房间内只见花灵儿依旧双眼紧闭躺在床上,一旁的楚墨风却是趴在床边沉沉地睡去了,看样子似乎昨夜是寸步不离地守在花灵儿身旁,见此情景李渊心中不由地一暖,随即解下身上的袍子轻轻地披在了楚墨风的身上,随后悄悄地退出房间将房门合上。 </p>

李渊心想昨夜若不是这小子反应快,加上那丫头替自己挡了一刀,自己决计活不过昨夜,想到这李渊摇着头笑了笑,转身向着县衙方向走去。 </p>

来到县衙大堂时,李渊发现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正坐在大堂内,不知在议论什么。二人见到李渊前来,纷纷起身问安,李渊摆了摆手示意二人坐下,自己则是坐到了另一个座位上,一声不响地倾听着二人的讨论。 </p>

只听李建成面带笑意地说到:“二弟你有所不知,今日为兄随刘子莫等人去查验官仓,竟然发现隰城县的官仓内的存粮竟然快要满仓了,粗略估算了一下大约够吃一年的,所以说父亲大人此时开仓放粮真是恰到好处,新一茬的粮食还没有开始收,百姓家里也没有多少余粮,此时开仓放粮,不仅缓解了无粮等待秋收的问题,且无形之中也为父亲大人收获了一大批民心。现在整个隰城县提起父亲大人无不赞叹不已。” </p>

“大哥,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咱们要考虑到的,确实是将官仓的粮食发放给了穷苦百姓,但是咱们还得从晋阳将太原官仓的存粮调来补进去,如果咱们每每攻下一个郡就开仓放粮,届时咱们就需要大批量的从太原官仓调集粮食过来,殊不知太原一地的百姓不事生产的不在少数,待到太原官仓的粮食消耗殆尽,咱们用什么来维持大军运转。” </p>

二人争执的兴起,一旁的李渊不由地笑了笑,自己这两个儿子说的观点都对,但是考虑问题还是有些片面,此时楚小子不在,若是他在的话或许能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观点。 </p>

想到这李渊咳嗽了一声,对着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说到:“你们兄弟二人刚才说的话为父都听见了,也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你们二人考虑问题有些片面,等过段时间灵儿的伤势恢复了之后,你们二人向楚小子虚心请教一番。” </p>

二人闻言连忙点头称是,正在此时楚墨风从后院走了过来,李渊见状心中挂念着花灵儿的伤势,刚忙将他招到身旁问到:“灵儿那孩子怎么样了?” </p>

“让李伯父担心了,那丫头方才换了药,吃了点东西又睡过去了,我估摸着怎么还得再静养几日。”听闻李渊问起花灵儿的伤势,楚墨风赶忙将现下的情况说了出来,随后对着李渊施了一礼说到:“小侄心想如果因为灵儿的伤势耽误了大军的行程,从而贻误战机那就万万不可取了,所以小侄想跟您说,如若大军开拔,我会在此地陪着灵儿直到伤势好转之后再去追赶大军,切不可因为此事耽误了伯父您的大业。” </p>

听到这里李渊不禁笑了笑说到:“你这个傻孩子,开仓放粮至少还得三天时间,在此期间咱们聘请隰城县最好的大夫替灵儿那孩子诊治,届时大军开拔之时,这孩子的伤势也能恢复的差不多了,所以别担心,三两天的时间还能耽误的起。” </p>

听闻李渊都这么说了,楚墨风也不是矫情之人,赶忙对着李渊行了个大礼,随后又匆匆忙忙的向着后院跑去。 </p>

见楚墨风走远,一旁的李建成诧异地问到:“父亲大人,开仓放粮之事明日就能结束,您为何......” </p>

“如若不是他二人昨夜舍命相救,恐怕今日你我父子二人早已是天人两隔了,再者说了,今日城外大营来报,陆续有又西河本地人士前往大营投军,多招些兵马届时攻打霍邑之时也能多增添一份力量。”李渊打断了李建成的询问,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望着自己这个大儿子。 </p>

要说自己这个大儿子,知书达理,能文能武,确实有长子风范,奈何有时候考虑问题只注重眼前,不像二儿子李世民,战略眼光长远,对阵之时应变能力强,但是二人在分析问题这方面却不如楚墨风那般冷静,纵然是涉及到自己,这小子也能跳出来以一个旁人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这一点正是李家二子所欠缺的。 </p>

此刻李渊在心里感叹到,如果这三个小子的优点集合到一个人身上,那此人定能成就一番宏图霸业,至于李元吉,在李渊眼里就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应变能力差,文不成武不就,遇事不能沉着冷静,尤其为李渊所不喜的是此子心狠手辣,所以李渊平素只会将目光放在李建成和李世民身上。 </p>

此时李渊起身拿起案上的卷宗对着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说到:“我这里有两个卷宗,原本想今日升堂问案,奈何仔细翻阅卷宗之后发现疑点颇多,楚小子此刻在照顾灵儿抽不开身,你兄弟二人分别上街去打听一下,待回来将所收集到的信息汇总一下,明日一早为父要升堂问案。” </p>

二人上前各自取了一份卷宗细细阅读起来,只见李世民手中的那份记录了一见颇为离奇之事。 </p>

隰城县有一富商名为朱万品,此人在隰城县专营布匹生意,平素从未与人发生争执,有时候还会拿出一些钱财帮助那些穷苦之人,谁知就在前日此人却无故死在家中,死者上个月才娶了一房小妾,家人怀疑是小妾将朱万品暗害,随即告到了县衙,衙门将小妾收监之后正准备升堂问审,恰逢李渊等人莅临隰城县,县衙暂且将此事按下,原本留待过后再审,却被李渊找到了卷宗拿了出来。 </p>

见李世民已经浏览了一遍卷宗,李渊对他吩咐到:“二郎你去这个朱万品家走一趟,将事发经过仔细询问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疑点,再像周围街坊打听一下,记住任何一个你认为不正常的情况都不要放过。” </p>

李世民点了点头,向李渊告退之后匆匆离开了县衙。 </p>

而李建成手中所持的卷宗却是一桩早已定案却迟迟未结案的案件,李渊见卷宗内很多处语焉不详含含糊糊,心想必然是县令审案之时也拿捏不住,所以只好草草了事。 </p>

只见卷宗上是这样记录的,说是城西有一皮货商人,以贩运西域皮货为生,一日一生意上的伙伴前来隰城找他索要欠款,谁知待此人来到皮货商住所时,却发现皮货商早已在家中死去多时,大惊之下此人前往衙门报官。 </p>

县衙派人前往调查,发现皮货商是中毒而死,遂怀疑是遭人暗害,几番查找之下找到了之前在皮货商手下做事的一个伙计,随后将此人抓到县衙一顿大刑伺候,伙计起先不承认杀人,奈何受不住酷刑便改口承认自己暗害了皮货商,随即此人被送进大牢等待秋后问斩。 </p>

李渊拿着卷宗对李建成说到:“去牢里探望一下那个伙计,然后去皮货商家里查探一番,最后把你汇总的分析告诉为父,去吧。” </p>

李建成随即也匆忙离开了县衙,向着自己的目的地走去。 </p>

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打发走了之后,李渊坐在座位上又仔细拿起卷宗看了起来。 </p>

李世民来到了朱万品家中,发现此时朱家今日准备将朱万品的尸首下葬,李世民见状赶忙喝止了朱家众人,此时朱家人一见有人阻止下葬,纷纷围了上来怒气冲冲地望着李世民,只见一个披麻戴孝的年轻人走到李世民面前,眼中犹自挂着眼泪说到:“这位壮士,不知为何阻止在下将父亲下葬?” </p>

李世民正待说话,人群中突然有人喊到:“晨其别管他,肯定是王氏那个小贱人家里找来的人,她家人见王氏暗害你父亲的事情败露,气不过就找人来这里闹事,咱们将他撵走,好让你父亲入土为安才是。” </p>

听到这人的话,众人顿时群情激奋,大有要冲上来与李世民理论的架势,李世民见状‘嗤棱’一声抽出腰间的宝剑,对着人群大声喊到:“住口,我乃晋阳宫监、太原留守李渊李大人的二儿子李世民,此时李大人莅临西河郡,由于此案疑点重重,李大人决议明日重审此案,今日在下是前来调查的。” </p>

听到是今日在城中开仓放粮的李大人的儿子,众人渐渐没了声息,李世民见状心中不禁叫好,正待开口说话,谁知方才人群之中的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大家伙不要听他的一面之词,谁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 </p>

李世民闻言心中顿时火起,原本李渊遇袭自己没能及时援助导致花灵儿受伤,因为此事李世民心中愧疚万分,谁知今日来调查取证却接二连三的被人阻挠,想到这李世民奋力拨开人群,将人群中一个长相猥琐之人一把揪住,使劲往地上一掷,顿时将此人摔得是眼冒金星。 </p>

正待大声呼叫,门外走进来几个衙役,此人见状赶忙对着衙役喊到:“几位官差大人,此人阻挠朱家下葬之事,现在又殴打小人,几位官差大人替小人做主啊。”本以为官差会将面前之人拿下,谁知其中一个领头的对着李世民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到:“二公子,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是否需要小人帮忙?” </p>

李世民见有衙役前来,指着地下的人说到:“我今日前来替唐公调查取证,谁知此人三番五次在人群中出言阻挠,我怀疑此人与本案有莫大的关系,正巧你们来了,把这个人带回去先押在大牢内。” </p>

众衙役一听不分由说,将此人从地上拽起,像拖死狗一般拽着往县衙走去,在场众人一见连衙役都对此人如此客气,这才知道此人并未说谎。 </p>

只见刚才那个年轻人对着李世民行了个礼说到:“草民朱晨其拜见二公子,适才多有得罪,还望二公子不要见怪。” </p>

“无妨,方便的话咱们能否到屋里一叙,在下有些问题想要询问一下,不知是否方便?”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朱晨其不必介怀。 </p>

“二公子请。”朱晨其对着李世民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引着李世民向屋内走去。 </p>

来到屋内二人落座之后,李世民开口说到:“不知你父亲近些时日是否得罪过什么人?” </p>

“没有,父亲一向与人和善,从不与人争执,这一点街坊邻居都可以作证。”朱晨其思索了片刻,缓缓地摇了摇头。 </p>

“那跟我讲讲你父亲的那个小妾王氏吧,都说是她杀害了你父亲,你认为呢?”排除了仇杀,李世民顿时想到应该了解一下王氏的信息。 </p>

“其实我自始至终并未说过是王氏杀害了我父亲,她才进门也就月余,平素与父亲相敬如宾,除了照顾家里的起居,还时常帮父亲打理一下生意,怎么看都不像是要杀害父亲的样子。”听闻李世民提起王氏,朱晨其赶忙将自己的观点说了出来。 </p>

李世民疑惑地望着朱晨其说到:“但是官府的案件卷宗上可是说的是你们朱家人说是王氏杀害了你父亲的,卷宗上可是详详细细记录了的,难道卷宗有假?” </p>

朱晨其拿起手边的茶壶,替李世民倒了一杯水说到:“二公子误会了,是朱大彪对官府的人说是王氏杀害我父亲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