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关中烽火 黑甲拜师(1 / 2)

只听李秀宁朱唇轻启,缓缓地说到:“云阳县,隶属于京兆郡,兄长此番一路前行第一站就是云阳,据小妹所知,云阳县守城官兵人数并不多,鉴于父亲大人起兵的消息蔓延的太迅速,以致于大兴周围各郡县的精兵早已抽调至大兴城内,所以如果咱们进攻大兴城,势必不会那么顺利。” </p>

“怕什么,来多少咱们杀多少,我就不信这些人不会被杀怕了,届时兵临长安城下,没准代王自己就打开城门迎接岳父大人进城了。”一旁的柴绍见到自己娘子说丧气话,猛地一拍桌子,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么一句。 </p>

楚墨风坐在一旁端着茶杯细细地品着茶水,听到柴绍的话不屑一顾地笑了笑,一旁的柴绍见楚墨风似乎有不同意见,抬头问到:“小妹夫,方才似乎你对我的话有些疑惑,不知你有何高见?不如说出来一家人参详一番如何?”说完挑着眉毛望着楚墨风,心想你一届武夫在这装的很懂得样子,看我一会儿如何驳斥你的观点。 </p>

见柴绍似有挑衅之意,楚墨风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笑着对众人说到:“柴大人方才一番话,小子确实是不屑一顾,甚至有些鄙视。” </p>

听闻楚墨风鄙视自己,柴绍猛地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指着楚墨风说到:“你......好,我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如果你说的狗屁不通,那就跪下来给我道歉。” </p>

“嗣昌,你怎么跟小妹夫说话的,都是一家人,什么跪不跪的。”听到柴绍出言不逊,李秀宁眉头一蹙,对着柴绍大声喊到,别人自己不知道,但是眼前这个小妹夫,莫说他以前在江湖上做的那些事能看出是个狠角色,单从平素与父亲大人的书信往来中,字里行间透露出父亲大人对这小子的欣赏和爱惜之意。 </p>

况且自己的夫君是个什么情况自己也清楚,出身于将门,自幼便“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对于收拢人心、时局分析总是差了别人那么一截,偏偏还不肯虚心接纳别人的建议,想到这里李秀宁就是一阵头痛。 </p>

听到自己家娘子呵斥自己,柴绍气的又坐到椅子上,忿忿地望着楚墨风等人。 </p>

见此情景楚墨风对着李秀宁微微一笑说到:“说实话,杀来杀去都是自己人杀自己人?” </p>

听到楚墨风这开头一句没头没脑的话,李秀宁面带疑惑地问到:“不知妹夫何出此言,这沿路郡县的守军可不是尽归我们所有啊,何以称为自己人。” </p>

面对李秀宁的疑问,楚墨风并没有回答,只是缓缓地说到:“其实此刻我们不妨派人向沿途各郡县传信,就说唐公大军要进入长安拥立代王殿下登基,且每每攻城之前先派人劝降,届时如果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城池,也好有足够的人手替我们守住城池。” </p>

一旁的柴绍听到楚墨风的话,不由地大笑起来,“闹了半天你这不是说了一堆废话,让城里的士兵归降之后帮咱们守城池,你也不怕咱们前脚刚走人家后脚断了咱们的退路,届时两面夹击如何应对?” </p>

李世民听到楚墨风的话也觉得有些不妥,转念一想这小子之前替自己制定的计划,每次都是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并没有任何纰漏,可见这小子肯定还有后话没有说出来,想到这李世民笑着说到:“我说楚少侠,你就别吊大家胃口了,赶紧把你的计划都说出来吧。” </p>

见李世民猜到了自己还有后话,楚墨风冲着他点了点头说到:“倾听,这就是我平时总对你说的,一定要擅于倾听别人的话语,从中找到对你有所帮助或者是你所关注的内容。” </p>

说完对着李秀宁说到:“好了,我也不卖关子了,如果沿途各郡县吸收的降兵,那么除了第一站云阳需要留下一部分咱们原有的士兵之外,其余各郡县均将前面一县或郡的降兵分出一部分留下,与当前郡县的士兵一同替咱们守城,而且每拿下一郡县,严格约束麾下将士,禁止烧杀抢掠,并且开仓放粮接济百姓,我想咱们在西河县做的这些就效果显著嘛。” </p>

听完楚墨风的话,李世民缓缓地点了点头说到:“得民心者的得天下,我记得这句话,是你一直跟我重复的,我想我明白了该怎么做了。” </p>

看到李世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楚墨风欣慰地点了点头说到:“另外还得麻烦三姐,给出一份沿途山贼以及小股起义队伍的名单,咱们需要一一招降,以便能够壮大咱们的实力。” </p>

此时李秀宁恍然大悟般的对着楚墨风点了点头说到:“一直听父亲大人说,小妹夫乃人中龙凤,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枉父亲大人一直在信中对你推崇备至,佩服,佩服。” </p>

“看见没,学着点,你这脑子上阵杀敌行,玩这些计谋你还是有所欠缺的,既然都是一家人,虚心学着点没有坏处的。”李秀宁这边夸完楚墨风,转头对着柴绍训斥起来,一旁的柴绍也不是那种不知好歹之人,对着楚墨风一抱拳说到:“小妹夫高见,嗣昌受教了。” </p>

“三姐夫客气了,说实在的当初你在太子身边做千牛备身的时候,太子曾经嘱咐过你多多熟读兵法书籍,本意是等太子登基之后外放你去做将军历练的,奈何太子早早身故,此事才不了了之,我说的没错吧?”楚墨风望着柴绍,想起了自己的姐姐,姐夫,不知怎的将这段往事说了出来。 </p>

一旁的柴绍听完楚墨风的话,惊诧地指着他说:“你......这件事早已过去多年,且此事知道的人绝对不超过三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p>

“放心,我没有恶意,但是鉴于某些原因,此时我还不方便告知,待岳父大人入住长安之后,我会如实相告的。”楚墨风摆了摆手,随即对着李秀宁说到:“还有一事,咱们的刀枪不应该对着中原人,应该是对着那些妄图入侵咱们中原大地的豺狼们,所以我说尽量能兵不血刃拿下那些城池是最好的,否则有朝一日北方的突厥人挥师南下,咱们连防守的力量都消耗殆尽了,届时中原大地又是战火四起了。” </p>

听到这李秀宁终于明白了楚墨风的意图,心想这小子眼光看得真长远,自己等人只是看到眼前必须拿下长安甚至是洛阳,而这小子竟然能够想到日后,真是个奇人。 </p>

想到这李秀宁点了点头说到:“好吧,我尽量想办法能够多多劝降沿途各方势力。” </p>

随后众人各自回到房间安顿休息,而李世民则是唤来一名亲兵,嘱咐他前往大军驻地,通知明日午时开拔。 </p>

第二日午时,泾阳县内李世民本部缓缓出城,向着云阳县走去。 </p>

此刻的云阳县早已是一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城内百姓被告知禁止严禁出门,而城墙上一应守城器械早已布置妥当,只待李世民大军前来。 </p>

申初时分,从远处的官道上缓缓地开来一众人马,只见刀枪林立旌旗飘扬,沿途带起的滚滚烟尘竟让人猜不出人数几何。云阳县城墙上的守军见状赶忙大喊到:“敌人来袭,全体戒备,准备迎战。” </p>

随着一声令下,城墙上的士兵纷纷张弓搭箭,对着城下缓缓而来的大军。 </p>

待大军行进到指定位置之后,李世民高高地举起左手用力将拳头一攥,只见方才还缓缓移动的大军瞬间停下了脚步,随后李世民在楚墨风和几个亲兵的陪同下,策马来到了城下,对着城墙上大喊到:“云阳县的将士们,我是唐公麾下前锋大将军李世民,此番前来云阳是想借道去往长安,拥立代王殿下登基,万望各位能够行个方便,打开城门。” </p>

听到李世民的话,城墙上的守军纷纷露出疑惑的神情,只听一个兵士说到:“这什么前锋大将军说的话是真是假?我怎么听说那个什么唐公是想自己做皇帝呢?” </p>

此时另一个士兵眼珠一转说到:“哪有,我家里有亲戚就住在西河,听说那个什么唐公到了西河之后,不仅开仓放粮,而且还把以往拖欠的饷银全数给发了,另外还审冤案,替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呢。” </p>

此人话音刚落就被身后的一个人一脚踹到了地上,只见一个身着统领服饰的人恶狠狠地说到:“屁话,那都是这些反贼自己给自己抹白呢,哪有开仓放粮的好事?还他妈结清拖欠的饷银?你小子知道西河总共拖了多久的饷银吗?一年共计100贯钱,他李渊要是每到一地来这么一次,你以为他很有钱吗?” </p>

说完抽出刀对着众人环视一周说到:“要是哪个再敢宣传反贼的,小心自己的脑袋,准备迎敌。”说完便目视前方紧盯着李世民大军的动向,殊不知方才被他踹到在地的那名士兵嘴角微微上扬,诡异地笑了笑。 </p>

只听这名统领对着城下喊到:“放你娘的屁,还什么借道?你在那里哄谁呢?要战便战,不战快滚,没工夫在这跟你废话。” </p>

此人话音刚落,只见一道金光从城下飞来,顺势扎在他的咽喉处,只见此人捂着脖子直挺挺地倒在地上,瞬间鲜血顺着手指缝溢了出来。 </p>

城墙上的守城士兵见状不由地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此时只听一阵急匆匆地脚步声传来,只见一个身着盔甲的将军走上城墙,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统领,一副不耐烦地口气说到:“拖下去埋了。” </p>

随即站在城垛缝隙处对着下面喊到:“李二公子,久仰大名,本将军忝为云阳县守备将军刘猛将军的副将,刘将军说云阳县不会开城门的,如果你想得到云阳,自己打下来吧。” </p>

听到那个副将的话,李世民笑了笑说到:“据我所知,你们刘将军此时人应该是在大兴吧?城里守军还够一万人吗?”说完指着身后的兵马说到:“我身后是总计十万大军,我把它分成四队同时攻击你四门,不知你能守多久?届时城一破,免不了生灵涂炭,那时候你可就是云阳县的罪人了,如果这是你想看到的结果,那么你大可摆出防守姿态。” </p>

这名副将听了李世民的话,顿时流出了冷汗,的确,李世民猜的一点也不差,刘将军早已带着城中精锐于数日前离开云阳前往大兴城了,此时城中守军不过五千人,若是一味防守恐怕一日都撑不下来的。 </p>

想到这这名副将不由地偷偷望了望四周的士兵,发现众人脸上皆露出怯战的表情。见此情景这名副将咬了咬牙说到:“李二公子,听闻贵军军纪严明,每到一地从不侵扰当地百姓,是否属实?” </p>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到:“此话不假,你大可以去泾阳、西河打听。” </p>

听了李世民的话这名副将大声说到:“鉴于此事事关重大,我需要与县丞大人商议之后才能决定,这需要些时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