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代王登基 改元义宁(2 / 2)

自己原本并没有想登基的意愿,只想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生就好,奈何李渊在晋阳誓师起兵之后,打出的旗号让人不禁遐想连篇,随着消息传入大兴城,自己身边的人再望向自己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p>

是啊,毕竟自己以前只是一个代王,但是随着李渊大军势如破竹般地推进,自己的身份或许真的会把那个代字去掉,变成真正的王,想到这杨侑清了清嗓子说到:“李大人此番豪言壮语,本王深感欣慰,不知道李大人所言是否属实?” </p>

听闻杨侑如此发问,李渊心想,就怕你小子不动心,既然动心了那接下来的事情都好办了,随即开口说到:“代王殿下明鉴,李某拥立之心可昭日月,如若有半句虚言人神共愤。” </p>

杨侑点了点头说到:“李大人,说说你的计划吧,本王听听有那些需要调整的。”说完饶有兴趣地望着李渊等人。 </p>

只见李渊走上前一步说到:“启禀代王殿下,臣下认为应在本月十六日为殿下举行登基大典,并遥尊您曾祖为太上皇,且以大兴为正统,为了与太上皇区别,建议更改年号,具体年号为何还得烦请殿下定夺。” </p>

杨侑点了点头说到:“本王尚未成年,一些事情并无经验,一切全仰仗李大人全权操持了。” </p>

李渊闻言心中大喜,赶忙对着杨侑跪下说到:“臣谨遵殿下,哦不对,是臣谨遵陛下旨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p>

一听李渊改了口,杨侑不免也心情大好,对着李渊说到:“既然如此李爱卿想要朕封你何官何职啊?” </p>

“启禀陛下,臣不敢妄自尊大,当初高举义旗时曾经对着众人承诺,待有朝一日拥立陛下登基之后,臣依旧想做唐公。”听闻杨侑要封赏自己,李渊心中突然一咯噔,赶忙对着杨侑接连摆手。 </p>

见李渊一副不知所措的表情,杨侑笑着说到:“李爱卿太过谦虚了,从龙之功乃是最高功劳,许以唐公未免显得朕的格局太过狭隘,不如封你为唐王,兼任大丞相,一切事宜全由爱卿督办,另外爱卿麾下诸将皆有封赏,稍后爱卿拟个折子呈上来,朕定会批准,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p>

李渊听闻杨侑如此一说,赶忙再度拜了下去说到:“臣叩谢陛下天恩。” </p>

“罢了,平身吧,朕也有些乏了,尔等暂且退下吧。”杨侑摆了摆手,瘦弱的身躯尽显疲惫之意,李渊见状赶忙起身说到:“老臣恭送陛下。” </p>

直到杨侑的身影消失在大殿之上,李渊这才直起身子领着李建成等人转身出了太极宫,来到殿外望着天空中和煦的阳光,李渊笑着对身后的三人说到:“小子们,从今日起,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了,既然是家,咱们就要尽心尽力地守护好它。” </p>

三人赶忙点了点头,只听李世民说到:“父亲大人,咱们还是去城里看看三妹她们是否找到了宅邸了,先安顿下来再说吧。” </p>

李渊闻言点了点头,遂带领三子向着大兴城内走去。 </p>

然而此时,驻守潼关都尉南城的刘文静望着城外屈突通的大军,不由地眉头紧锁,似乎在考虑退敌良策。 </p>

原来自屈突通退守都尉北城之后,双方又经历了数次交锋,且各有损伤,奈何屈突通所携兵力无法补充,而刘文静一方却能源源不断地从大兴方向补充新的兵力,这让屈突通不禁有些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p>

谁知大兴城沦陷的消息一出,都尉北城的屈突通像是吃了药一般,接连数日不断地对着都尉南城发起攻击,大有想一竟全功消灭刘文静的架势。 </p>

随着屈突通的不断猛攻,刘文静本部的战损比例骤然增大,奈何这些日子大兴方向一直迟迟没有兵力补充,这让刘文静也不禁有些捉襟见肘。 </p>

是夜,屈突通派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军营。桑显和率军攻破二栅,惟刘文静一栅久攻不下。桑显和率军再战,李渊军死数千人,并箭射刘文静,使其士气大减,已露败相。此时桑显和却因军士疲惫,停止进攻,就地开饭。刘文静抓住战机,派兵重起营栅。时有游军数百骑自南山击隋军背,三栅之兵也呐喊而出,前后夹击,桑显和本部全军覆没,鉴于刘文静想替李渊多多招揽些人才,故而在战场上将桑显和放走。 </p>

此战后,屈突通的处境愈加窘迫。有人劝屈突通投降,屈突通哭道:“我蒙受国家厚恩,侍奉二主,陛下对我的恩宠照顾非常优厚,拿着人家的俸禄而在困难时背叛,怎能逃避国难?只能以死报国!”还摸着自己的脖子说:“应当为国家挨一刀!”屈突通慰劳勉励将士时,没有不痛哭流涕的,大家对此也很感动。 </p>

然而李渊在攻陷大兴之后,一边筹划着杨侑的登基事宜,一面将屈突通的家人约束在其府中,并责令其家僮前往都尉北城劝降屈突通,奈何屈突通并不买账,将家僮杀死尸首丢出了都尉北城,以此表明自己誓死奋战的决心。 </p>

从家僮口中得知大兴沦陷之后自己的家人被李渊约束在屈府,屈突通便筹划着率兵前往洛阳投奔越王杨侗,以期与杨侗合兵一处再度挥师西进,消灭李渊本部。 </p>

计划定下之后屈突通命令桑显和镇守潼关替自己阻挡刘文静的攻势,随即率主力向着洛阳方向奔去,殊不知屈突通前脚刚离开都尉北城,桑显和念及刘文静对自己放生之恩,后脚就开城投降。 </p>

得知屈突通率主力向东逃窜,刘文静赶忙命令麾下的副将窦琮、段志玄等率精骑与桑显和去追击屈突通。屈突通在黄河南岸的稠桑被大军追上,遂结阵自守。 </p>

窦琮见状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说他,谁知屈突通并不念及父子之情开口骂道:“往昔与你是父子,此时就是仇敌了。”说完便命令身边的人用弓箭射击屈突寿。 </p>

此时桑显和对屈突通的部众说:“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闻听此言,想到自己的家人全在李渊手中,全都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见大势已去,下马向东南方向再三跪拜,并号哭道:“臣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神祇,实所鉴察。”遂被迫归降,刘文静得知屈突通被俘,赶忙差人送往长安交由李渊发落。 </p>

此时正逢十一月十五日,距离杨侑登基仅剩一天时间,大兴城内李渊的新府邸,见麾下士兵将屈突通捆绑送来,李渊面色一沉走上前去,亲自为屈突通松绑之后大声呵斥到:“你们这群不知好歹的东西,怎么如此对待屈将军,还不速速退下去城西大营自领十鞭子。” </p>

前来送人的士兵闻言心中不免有些骇然,心想这是刘大人的安排,我们却要领十鞭子,无奈之下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正厅,走到大门处发现楚墨风正巧要进门,赶忙将楚墨风拦下说明了情况。 </p>

听完这些士兵的诉说,楚墨风从怀中摸出几吊钱丢到他们手中,笑着说到:“你们啊,真是实在人,大丞相说让你们去领鞭子你们还真准备去啊?那是说给屈突通听的,行了,赶紧返回潼关吧,这些钱算是大丞相赏给你们的。” </p>

众人闻言赶忙千恩万谢地离开了,此时李府正厅内,李渊将屈突通扶到椅子上倒了一杯茶问到:“为何相见得这么晚呢?” </p>

屈突通哭道:“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实在是愧对代王。” </p>

李渊对他的行为赞赏不已:“这是隋朝的忠臣啊。”遂下令授与屈突通兵部尚书一职,册封为蒋国公,安排至秦王李世民麾下任行军元帅长史。 </p>

十一月十六日,李渊率麾下众将在太极宫恭迎代王杨侑登基,改定年号为‘义宁’,今年被称为义宁元年,史称杨侑为隋恭帝。 </p>

隋恭帝随即在朝堂上宣布进封李渊为唐王、大丞相、尚书令,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而其麾下一众部将均有封赏,至于楚墨风则是被封为禁军总教头,负责大兴城内所有士兵的训练工作,对此楚墨风是嗤之以鼻的,奈何进封之前李渊早已提前告知了自己,碍于李渊的情面,楚墨风只好应承下来。 </p>

至此,李渊历时五个多月,终于控制了关中,并借着拥立杨侑之功,把持朝政大权,开始了向外扩张的道路,李渊此番举动也奠定了下一次改朝换代的基础...... </p>

李渊在大兴的一番举动,着实震惊了所有的割据军阀,距离关中一带近一些的纷纷遣人去往大兴,以期能与李渊结盟,而远离关中的则是暗自向着关中方向做好防范,防止李渊大军突然来袭,一时间整个大隋境内开始蠢蠢欲动...... </p>

俗话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乃是权臣的至高境界,随着李渊逐渐把持朝政,李氏王朝的雏形渐渐有了影子,且看李世民连番征战杀出威名,楚墨风训练黑甲赐名天策,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