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连番征战 陇右终定(1 / 2)

李世民大军一路向着陇右方向前行,所经之处皆不入城,只是差遣粮草督运进城补给,就在大军行进的过程中,九月甲寅日(十二日),大唐秦州总管窦轨率麾下大军进攻薛仁杲失败。 </p>

窦轨恐于薛仁杲转攻泾州,遂命骠骑将军刘感镇守泾州。刘感,岐州凤泉县(今陕西省眉县汤峪镇)人,匈奴族。唐朝时期将领,后魏司徒高昌王刘丰生之孙。为人刚直不阿,其父刘龙为隋文帝时期的将作大能,因曾与高熲共事,故楚墨风对刘感也略知一二。 </p>

义宁元年李渊率兵进驻长安之时,楚墨风曾私下与刘感见过一面,楚墨风亮明身份之后,刘感不禁唏嘘不已,回想起往事感叹世事无常。 </p>

此番楚墨风随军出征,心中仍挂念着这位旧友,心中念着能与其再见一面。 </p>

待刘感收到消息后不久,薛仁杲便率兵包围了泾州。刘感见状赶忙将泾州城四门关闭据守不出。同时趁夜色派出小队人马前往求援。 </p>

接连数日薛仁杲连番强攻,城池几次濒临陷落,此时泾州城中粮食吃光了,刘感把自己骑的马杀了分给将士们,自己没有吃一点肉,只用煮马骨的汤拌了木屑吃。 </p>

心急如焚的刘感每每站在城头眺望,期盼援兵能够迅速到来,以解泾州危机。 </p>

恰好长平王李叔良收到求援率领大军抵达泾州,薛仁杲见唐军势大,于是扬言粮食告罄带兵向南而去。 </p>

乙卯日(十三日),攻击泾州失利的薛仁杲心生一计,又派高墌人假装以城池降唐。镇守泾州的李叔良收到消息派遣刘感率部下赴高墌。 </p>

己未日(十七日),刘感率大军来到高墌城下,数次叩门未果,心中便已生出警惕之心,此时高墌城里的人说:“贼已经走了,可以翻城墙进城。”刘感见状疑惑不已,遂下令火烧高墌城门,城上士兵见状赶忙倒水浇下来,刘感此时更加确信高墌城里人是诈降,随即下令让步兵先回师,自己带领精兵走在最后。 </p>

正在此时城上点燃三座烽火,薛仁杲的军队从南原大批涌下来,与刘感军在百里细川交战,由于刘感此番是前来接收降城,所带兵马并不是很多,加之仓促迎战故而唐军大败,刘感也被薛仁杲抓获。 </p>

抓到刘感之后,薛仁杲返身包围了泾州,命令刘感向城中喊话说:“援军已经被打败了,不如尽快投降。” </p>

此时刘感已然怀着赴死之心,索性答应了薛仁杲的要求,西秦士兵将刘感押到城下,叱令他按照薛仁杲的要求喊话,谁知刘感却大声喊道:“反贼没粮食挨饿,很快就要灭亡了,秦王率领几十万军队从四面赶来,城里的人不要担心,努力守城!” </p>

泾州城内的李叔良站在城头望着城下的刘感,几欲派兵出去营救刘感,都被刘感出言阻止,望着自己的好友在城下被敌军侮辱,李叔良气的目眦欲裂,双手攥拳不停地捶打着城墙,溅起点点血花。 </p>

而此时薛仁杲大为恼火,命人捉住刘感在城旁活埋到膝盖,骑马跑着用箭射刘感;随着一支支箭矢射到刘感身上,刘感咒骂的声音愈来愈高,态度愈来愈愤怒,直至身死之前,刘感对着泾州城的李叔良喊出了最后一句话:“坚守下去不要出城应战。” </p>

城墙上的李叔良闻言坚定地点了点头,随后眼中含泪对着身后的亲兵说到:“趁夜想办法出城找到秦王殿下,将泾州城的一切如实上报。”亲兵领命迅速退下。 </p>

是夜,泾州城头上滑落一根绳索,随即一个人影借着漆黑的夜色从城墙上落下,确认四下无人之后,迅速跑到城门处牵出一匹快马,向着高墌方向跑去。 </p>

第二日薛仁杲见久攻泾州无果,且大军早已断粮数日,深知李叔良决然不会派兵出城应战,随率大军返回都城折墌城修整,并准备策划进攻陇州。 </p>

见到薛仁杲大军撤退,城内的李叔良长舒了一口气,遂命人出城收敛刘感遗体,据出城士兵回报,刘感身中箭矢三十一支,其中致命一箭在咽喉部位,尽管如此刘感至死没有倒地。 </p>

李叔良得知消息之后迅速招来泾州城内仵作和大夫,小心翼翼地整理刘感的遗体,随后安排下葬,泾州城内的百姓得知刘感是为了泾州城牺牲的,纷纷前来送葬,一时间全程缟素,十里恸哭。 </p>

庚申日(十八日),薛仁杲率兵进犯陇州,大唐陇州刺史常达果断出兵在宜禄川狙击薛仁杲,一场大战下来双方互有损伤,常达本部击杀薛仁杲大军一千多人,薛仁杲见状慌忙领兵后撤,而常达恐对方后撤有诈,遂率兵返回陇州坚守。 </p>

果然如常达所料,薛仁杲见常达退守,迅速带领部下回身进攻,此时常达已经撤退进了陇州城,遂命四门紧闭据城而守,薛仁杲见大军屡次进攻常达都未能取胜,于是故技重施,派他的将领仵士政带几百人诈降,常达得知薛仁杲大营有人来降很是高兴,亲自接待了仵士政,并予以重任厚待。 </p>

乙丑日(二十三日),仵士政伺机带他的部下劫持了常达,带着城里的二千人投降了薛仁杲。 </p>

薛仁杲大营内,仵士政将常达押到了薛仁杲面前,薛仁杲敬佩常达是一员悍将,几次出言意欲招抚,奈何常达言辞表情毫不屈服。 </p>

薛仁杲见状心中惜才之心大起,决定放常达回去。此时奴仆出身的贼帅张贵对常达说:“你认识我吗?” </p>

常达望着张贵冷笑着说到:“你不就是该死而逃跑的奴贼吗?”张贵听了常达的话顿时恼羞成怒,拔出腰间宝剑要杀了常达,一时间营帐内一片混乱,其间不知谁喊了一句:“张贵你要违抗陛下的旨意吗?” </p>

听到这句话张贵才悻悻作罢,至此常达才免于一死回到了陇州。 </p>

而此时由于李渊在李世民出征前已然联络了盘踞凉州一带的李轨,致使李世民大军一路前行畅通无阻,而泾州的消息也得以传到李世民处。得知刘感惨死的消息,李世民迅速差人将消息传回长安,而楚墨风得知消息之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 </p>

是夜大军原地驻扎,楚墨风独自一人抱着一坛酒站在大营外,取出一个碗满满地斟了一大碗,对着无边的夜色说到:“刘大哥,我朋友不多,你算一个,庚立算一个,结果你们二人都惨死在薛仁杲那个畜生手中,放心吧,小弟此番纵然拼着性命不要,也回给你们二人报仇的。” </p>

说完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随即将坛子里的酒缓缓地倒在身前的土地上,待酒坛一空顺势将手中的酒坛向着地上使劲一掷,酒坛碎裂的清脆声在寂静的夜空显得格外突兀,此时大营一栅哨兵听到声音匆忙跑来,对着楚墨风大喊到:“什么人?这么晚了为何还在营外逗留?” </p>

楚墨风转过身冷冷地说到:“都退下,是我。” </p>

哨兵一见是楚墨风,赶忙收起兵器双手抱拳说到:“小的不知道是楚将军,刚才多有得罪,还请楚将军恕罪。” </p>

楚墨风摆了摆手示意哨兵退下,自己则是缓缓地向着大营内走去。回到大营内,楚墨风取出一张小纸条,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写了几行字,随后从帐内的鸽子笼里取出一只鸽子,将纸条放好之后,抱着鸽子走出大帐,将手中的鸽子向着空中使劲一拋。 </p>

只见灰色的鸽子迅速窜到空中,飞快地扇了几下翅膀调整好身形之后,借着无边的夜色迅速向着秦州方向飞去。 </p>

第二日清晨大军迅速开拔,向着高墌方向驶去,与此同时秦州人家客栈内,早早起床的史寒霜拿着些早点走在街上,由于薛举死后薛仁杲将都城搬到了折墌城,而大唐趁势攻下了秦州。 </p>

才走进客栈就见柳非烟匆忙从二楼走下来,对着史寒霜低声说到:“霜儿,收到信息了。” </p>

史寒霜闻言面色一紧,赶忙随着柳非烟回到了客房内,一进门只见其余四人都端坐在客房内,正中央的桌子上一只鸽子精神抖擞地蹦来蹦去,顾贞儿见史寒霜进来,赶忙将鸽子携带的纸条递给她说:“霜儿,这是风哥哥最新的指示,你赶紧看一下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说完将史寒霜手中的吃食接了过来。 </p>

将手中的吃食递给顾贞儿,史寒霜顺势接过纸条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迅速前往折墌城,想办法将薛仁杲的粮草毁掉,事成之后迅速返回长安。 </p>

史寒霜看完之后从怀里取出一个火折子将纸条凑了上去,瞬间纸条变成了一堆灰烬,随后史寒霜吩咐肖若兰取来纸笔,匆忙写了几句话之后,吩咐肖若兰将信鸽放飞。 </p>

待肖若兰返回来之后,史寒霜面色凝重地对着众人说到:“各自回去收拾一番,午时一过咱们启程前往折墌城,墨风的意思是咱们需要烧毁薛仁杲的粮草,届时到了折墌城安顿下来再做详细安排。” </p>

众人闻言齐齐地点了点头,随后赶忙用过早饭回房开始收拾,午末未出时分史寒霜等人结了账离开客栈,翻身上马向着薛仁杲的都城折墌城驶去。 </p>

而此时长安城方面,朝廷任命安阳令吕珉为相州刺史,改任相州刺史王德仁为岩州刺史。王德仁因为此事愤恨不平,八月甲申日(十二日)王德仁设计,引诱山东大使宇文明达进林虑山,将宇文明达杀害之后叛唐归附了王世充,唐高祖李渊得知消息后迅速将王德仁的家眷押解至长安关押。 </p>

而弑君篡位的宇文化及也离开了江都,意欲征战天下,宇文化及从江都出发时,下令任命杜伏威为历阳太守,然而杜伏威没有接受他的任命,仍然向隋上表称臣,皇泰主拜杜伏威为东道大总管,封楚王。同月吴兴郡守沈法兴也向皇泰主上表,自称大司马、录尚书事、天门公,承圣旨设置百官,以陈杲仁为司徒,孙士汉为司空,蒋元超为左仆射,殷芊为左丞,徐令言为右丞,刘子翼为选部侍郎,李百药为府掾。 </p>

待宇文化及离开江都之后,江都太守陈棱寻找到隋炀帝的灵柩,用宇文化及留下的车驾鼓吹,大体备齐了天子所用的仪仗,将炀帝改葬在江都宫西面的吴公台下,同时将当时遇难的王公以下大臣,都依次埋葬在炀帝坟茔的两侧。 </p>

长安方面此时迎来了立国以来第一个投降的割据势力---李密,由于李密接连与宇文化及、王世充大战,原先声势浩大的瓦岗军早已死伤惨重,麾下众人纷纷劝李密不要盲目迎战,此时的李密骄傲自满不再体恤将士,原本府库中已没有什么积蓄,甚至打了胜仗李密都不把战利品分给将士们,使得瓦岗军将领离心离德。 </p>

贾闰甫、徐世勣等人数度相劝,遭到李密的疏远;李密反而对贪财的邴元真言听计从。王世充听闻乘势袭击瓦岗军,接连击败瓦岗军数员骁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