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各方来降 良莠不齐(2 / 2)

此时另一个护卫见状抽出腰间的长剑,对着楚墨风刺了过来,一见对方刀剑相向,楚墨风不禁狞笑一声,右脚使劲对着地面一蹬,整个人如同一支箭矢一般冲了过去,待欺身到此人面前之时,双手使劲向上一托,顶住对方的下颌处向上一窜,只见此人还未出剑便被楚墨风顶了出去,整个人在空中翻了一圈,大字朝下摔落在地上。 </p>

门口的打斗声将屋内的人引了出来,只见一个中年男子对着楚墨风的背影说到:“不知尊驾有何贵干?为何要伤我商号护卫?难道说这天子脚下已经没有王法了吗?” </p>

听着此人的声音有些熟悉,楚墨风赶忙转过身,只见宋鑫站在文成商号的门口,一脸愤怒地望着楚墨风,待看清来人的模样,宋鑫忍不住惊呼一声:“怎么是你啊,多年未见你都在忙些什么啊?” </p>

趴在地上的两个护卫一听掌柜的认识此人,心想完了,这顿打白挨了不说,估计过后掌柜的肯定要责罚自己了,想到这二人强忍着身上的疼痛,从地上爬起来来到楚墨风面前,恭敬地说到:“这位客官,是小的们瞎了狗眼,方才不知您是掌柜的熟人,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p>

原本以为道个歉这事就能翻篇了,谁知宋鑫厉声喝到:“什么客官,这是大掌柜,还不快快向大掌柜赔罪。” </p>

一听‘大掌柜’三个字,二人瞬间瘫坐在地,心想得罪谁不好,得罪了大掌柜连掌柜的都没办法求情了,遂赶忙跪下接连磕头,嘴里不停地说到:“大掌柜的,您就高抬贵手饶恕小的吧,小的给您赔罪了。” </p>

“自从璇玑掌柜不问世事,而我又长年在外,怎么现在文成商号成了这般模样?”只见楚墨风面色一沉,冷冷地说到:“是疏于管理,还是习惯了如此嚣张做事?” </p>

听到楚墨风真是动了怒,宋鑫赶忙走上前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大掌柜您别生气,自从杨广迁到江都之后,洛阳和长安两家商号都不太景气,尤其是长安商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今日之事是在下疏于管理,还望您能够给在下一个机会尽力弥补。” </p>

一想到当初自己还不是大掌柜的时候,宋鑫就对自己照顾有加,楚墨风也不忍责罚他,但是嘴上还是冷冷地说到:“既然如此我就卖你一个面子,如有下次定不饶恕。走吧,随我进去,有事要说。” </p>

宋鑫闻言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狠狠地瞪了跪在地上的二人一眼,赶忙引着楚墨风向商号内走去。 </p>

进入内室之后,楚墨风缓缓地说到:“这里有三件事交待速速去办,第一,选个好日子把商号重新开起来,届时我会把场面做大;第二,洛阳、江都、马邑,只要不是大唐属地,所有物资价格尽量提高,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一定要让这些地方民怨沸腾;第三,去查一查一个叫朱粲的人,如果有可能想办法做掉他,实在不行将消息反馈给我,我来想办法。” </p>

宋鑫一边听着楚墨风安排,一边将这些话一字不落地记在脑海中,随后点了点头说到:“不知大掌柜现在的身份是?” </p>

楚墨风闻言笑着说到:“大唐骠骑大将军,皇帝的双肩挑驸马。” </p>

“属下知道了,这些事属下一定亲自督办,还望大掌柜放心。”听了楚墨风的话,宋鑫知道属于自己的春天终于来到了,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办事,那么楚墨风一定不会亏待自己的。 </p>

见到宋鑫一脸兴奋的表情,楚墨风也不点破他的小心思,低声说到:“没什么事我先走了,不用送。”说完转身出了文成商号,翻身上马向着义宁坊走去。 </p>

望着楚墨风的身影消失在东市,宋鑫这才回过神,大声对着外边喊到:“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给我滚进来。”门外二人听到掌柜的传唤自己,不由地面色一苦对视了一眼,忐忑地向着屋内走去...... </p>

随着一件事情的上奏,楚墨风名声再一次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p>

原来戊午日(十八日),淮安王李神通在魏县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抗不住,向东逃往聊城。李神通攻克魏县,杀死、俘虏两千多人,带兵追击宇文化及到聊城,并包围聊城。 </p>

待宇文化及固守聊城时,淮安王李神通赶忙命人围困聊城,妄图通过强攻拿下聊城,接连几日进攻,双方各有损伤,奈何聊城本就不是大城,城内存粮完全撑不起大军的消耗,渐渐地宇文化及大军闹起了粮荒,此时宇文化及请求投降,不知为何李神通竟然不准。 </p>

安抚副使崔世劝李神通准许宇文化及投降,谁知李神通却说:“军队、士卒风餐露宿这么长时间,敌人粮尽计穷,马上就能取胜,我要攻下聊城以宣扬国威,并且分了他的财宝慰劳将士,如果接受他投降,那么用什么来作赏赐军队的费用呢?” </p>

听了李神通的话,崔世不免有些担忧地说到:“现在窦建德就要抵达,如果还没有平定宇文化及,里外受敌,我军必然失败。不打就降服了敌人,作为功劳来得太容易了,怎么还能贪图他的财宝而不接受投降呢?” </p>

李神通闻言甚是恼火,心中顿时恶念骤起,心想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你崔世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p>

由于现在所有的兵马都归楚墨风管辖,碍于这个杀神的威名,李神通不敢杀死崔世,只能将崔世囚禁在军中。 </p>

不久,宇文士及从济北运粮接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兵力逐渐恢复,于是又重新抵抗。 </p>

李神通督率军队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先攀着城堞登上城墙,李神通心中嫉妒他的功劳,叱令鸣金收兵不战,此时早已身心疲惫血染征袍的赵君德气的大骂下了城,遂聊城未能攻克。 </p>

第二日探马回报窦建德的军队即将抵达,得到消息的李神通无奈赶忙带兵撤退。 </p>

赵君德回营之后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而是偷偷将崔世救出,二人联名写了一份报告快马加鞭呈交到楚墨风手中。 </p>

楚墨风收到这份报告已是二月初,望着报告中赵君德和崔世那满含怨愤的话语,楚墨风气的在兵部大堂破口大骂,一时间大堂内办公的众人纷纷侧目而视,心想这是哪个不开眼的惹到这位了。 </p>

随即楚墨风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内容大致意思就是我不管你李神通是陛下的堂弟还是陛下的亲儿子,只要你作战不力,查明原因一定要责罚你,况且这一次是因为你的私心导致大军无功而返,此事务必要给所有人一个交代。这一封信措辞用的那叫一个血淋淋,不知道的的还以为二人有什么深仇大恨一般。 </p>

李神通收到信之后,仗着自己是李渊的堂弟,不屑地将信撇在了一旁,随后亲自回到长安面见李渊,妄图恶人先告状坑楚墨风一下,谁知李渊听闻此事当场怒斥他一番,意思是如果不想干可以从族谱中除名离开长安。 </p>

此时李神通才知道自己踢到了一块铁板之上,无奈之下李神通只好返回驻地,亲自上请罪书呈于李渊面前,遂李渊下诏书对李神通进行了处罚。 </p>

满朝文武得知此事,纷纷在心中叨念,惹到谁也别惹到陛下和楚墨风,惹到陛下或许还有一丝回環的余地,但是惹到楚墨风,再由楚墨风上奏给李渊,那就是连回環的余地都没有了。但是这都是文臣一脉的想法。 </p>

至于武将一脉得知事情的原委,纷纷对楚墨风叫好,毕竟开疆辟土之事始终还是武将去做,而李神通此事确实做得有些不地道。 </p>

闰二月,长安迎来了新的一批归降之人,李渊得知消息派楚墨风代替自己召见这些人,只见为首一人眼如铜铃,身材魁梧,双眼略微有些发红,此人便是朱粲。 </p>

原来朱粲身边之人受不了他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事方式,纷纷弃他而去,无奈之下朱粲只好率领残部投降大唐。 </p>

楚墨风望着面前的朱粲,冷冷地说到:“这位朱粲将军,陛下有旨立你为楚王,可自行招募下属官员。”说完又对着原伊州刺史张善相、原魏州元宝藏等人宣读了陛下的封赏,待众人即将离去的时候,楚墨风冷冷地对着朱粲说到:“这个什么楚王啊,在下有一句话希望您记住,之前你的所做作为,在下早已如雷贯耳,但是这里是大唐,如若你在行那逆天之事,休怪在下不讲情面了。” </p>

说完楚墨风转身离开了大殿,向着门外走去,而怔在原地的朱粲则是心中一阵没来由的恐慌,自己在准备归降之前早已打听过,此人是陛下的女婿,但是此人一旦做了什么决定,连陛下都得让他三分,想到这朱粲抹了一把额头的冷汗,独自一人出了宫,马不停蹄的向着分封的驻地菊潭走去...... </p>

而此时,为了试探西凉李轨的态度,李渊下令派遣张俟德前往西凉面见李轨,谁知此番前去,竟然引出一场借刀杀人的战役...... </p>

且看楚墨风调兵围攻李轨,窦建德剿灭宇文,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