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谍影重重 军制改革(2 / 2)

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视线绝对良好,一群人抬着头仔细地搜寻着,不时地还晃动一下略微酸胀的脖颈,这时突然一人喊到:“来了,来了,赶紧射下来。” </p>

随即只见几支箭矢向着天空的一个物体飞驰而去,接连几箭都没有射中,眼看此物即将远去,只见秦琼抽出一支箭矢,捻箭拉弓身体随着此物移动,只听‘咻’地一声,手中的箭矢带着一道金光向着哪个物体疾射而去。 </p>

箭矢瞬间刺入此物体中,随即就见此物体盘旋着从空中落下,堪堪落在了城头上,秦琼见状将手中长弓一丢,赶忙跑过去,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鸽子。 </p>

只见秦琼在各自的双腿处摸索了一阵,果然从腿上绑着的竹管内取出一张字条,趁其余人没有注意,秦琼迅速将字条藏了起来,转身将手中的鸽子丢给那些士兵说到:“妈的今日晦气,半天就射了一只鸽子,你们在此好好守着,看看有没有大雁经过,争取多射几只晚上加餐。” </p>

说完秦琼转身下了城墙,向着李世民的住处走去,见到李世民之后,秦琼将字条交给了他,李世民接过字条打开看了一眼,只见字条上写着:祁国公麾下至长春宫查探,恐对您不测,望多加小心,令烦请查明是否已暴露。 </p>

看了这张字条,李世民叹了口气,示意秦琼先行退下,自己则是坐在椅子上,仰起头闭上双眼嘴里不住地叨念着:“为什么,为什么?” </p>

此时一个声音传来:“当初此人为别人所用,是因为此人本就不是你的人,现在会为那人所用,可见那人给予的许诺颇为丰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已查明,不知秦王殿下要如何处置?” </p>

只见李世民睁开眼,望着面前的柳非烟,迟疑了片刻说到:“既然如此,招他前来当面对质吧。” </p>

张俭算计着时间差不多了,赶忙从茅厕里走了出来,就见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来,对着张俭说到:“张头,你怎么还在这呢?秦王殿下找你好半天了,赶紧去吧。” </p>

张俭闻言点了点头,急匆匆地向着李世民的住所跑去,见到李世民的时候,只见李世民开口说到:“张俭,朝廷方才传来消息,今日加发半月饷银,你替亲卫队签个字领了去吧。” </p>

张俭不知有诈,走上前在李世民拿出的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待领钱离开,只见李世民说到:“再写上领了几人的,最后写一句已领取概不拖欠。” </p>

张俭顺势又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写了下去,随后对着李世民说到:“秦王殿下,那小人先拿着饷银下去给兄弟们发放了。”说完四处寻找饷银所在。 </p>

此时李世民幽幽地叹了口气,略带惋惜地说到:“张俭,当初的李密和现在的太子究竟许诺了你什么好处?让你不惜一切代价潜伏在我身边?” </p>

张俭闻言突然一阵错愕,遂笑着说到:“秦王殿下您何出此言?小人怎么会跟李密还有太子殿下有交往?” </p>

见张俭还在抵赖,李世民举起手中的字条对着他说到:“今日你放出的信鸽已经被我安排人射下来了,字迹方才已经比对过了,正是你的,你还有什么话说?” </p>

张俭见状眼珠一转,强装镇定地说到:“秦王殿下不能仅凭一张字条就诬陷属下吧?” </p>

“事到如今你还万般抵赖,那我问你,你父母早亡,前些日子你向我告假究竟是去京城见了谁?你的事情祁国公早已派人打听清楚了,还要我跟你好好说说吗?”见到张俭依旧死不承认,李世民怒由心生,伸手攥拳使劲捶了一下身边的桌子,震得桌上的砚台也随之弹了起来。 </p>

至此张俭才知道自己已然是暴露了,见屋内只有自己和李世民二人,遂恶从胆边生,抽出腰间长剑对着李世民刺来,原本以为自己能够一击得手,谁知待剑尖离着李世民还有一拳距离的时候,突然整个人被一股力道推向一边,随即一股无法言喻的疼痛感顺着腰间传了上来。 </p>

张俭低头一看,只见一杆长枪顺着自己的腰间穿了进去,从另一侧穿了出来,顺势将自己钉在了一旁的柱子上,只见一个女子从旁走来,笑着说到:“本姑娘最讨厌的就是当内奸的人。” </p>

此时李世民叹了口气对着张俭说到:“本王拿你当自己人,你却如此对待本王,实在是太让我失望了。”说完夺过张俭手中的长剑,对着他的咽喉处一划,随即轻声说到:“你安心去吧,祸不及妻儿,你的家眷可以安心的生活了。” </p>

张俭只觉得咽喉处一凉,随即两眼一黑没了声息,一旁的萧若兰攥住枪柄使劲一抽,张俭便像是一只破麻袋一般倒在地上。 </p>

此时秦琼领着几个亲兵走了进来,迅速将张俭的尸体拖走,又将地面仔细打扫了一番,随后赶忙退了出去。 </p>

而后柳非烟和顾贞儿走了进来,对着李世民说到:“秦王殿下,既然内奸已除,那我们姐妹就不便久留了,就此别过!”说完三人转身出了屋,来到室外翻身上马,向着长安方向驶去。 </p>

待三人离去之后,李世民迅速召集麾下所有将领,将今日之事告知,在场众人闻言纷纷破口大骂,唯独一人脸上担忧之色一闪而过,待李世民示意众人退下之后,此人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p>

是夜,长春宫的城墙上依旧有士兵来来回回地巡逻着,此时天色昏暗,月亮也好似偷懒一般躲进了云层中,霎时间天地如墨,长春宫某个将领的住所内,随着一阵‘咕咕’的声音,一只鸽子顺势而起,向着天空激射而去,遂振翅向着西面的长安方向飞去。 </p>

而此时长安太极宫御书房内,李渊、李建成、楚墨风以及各部尚书依旧在不停地讨论着什么。 </p>

只见李建成对着李渊拱手说到:“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此举不妥,如若将部分兵士改为战时打仗,闲时耕田,那势必会既影响士兵战技训练,又影响土地收成,届时未免得不偿失。” </p>

听了李建成的话,李渊点了点头,对着楚墨风说到:“对于太子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 </p>

“启禀陛下,朝廷已经开始实行均田制,此时再颁布府兵制,不仅有利于生产,同时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既能扩大了兵源,又间接地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而这一切的目的还是为了大唐的统一。”听了李建成的话,楚墨风在心中不禁腹诽到,妈的你小子真是不学无术,什么影响战技又影响生产的,这府兵也不是谁都能当的,真不知道老子的奏章你看了没有? </p>

此时楚墨风望着李渊继续说到:“届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试问又有谁能会起兵造反呢?” </p>

这一句话瞬间说到了正题上,在场众人都是历经两朝之人,隋朝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故而任何一个政策的制定、颁布和实施都万分谨慎,听了楚墨风的话,在场一干大臣纷纷出言附和。 </p>

李渊见状笑着说到:“既然如此诸位爱卿都是同意祁国公的说法了?” </p>

话音一落,魏征站了出来对着李渊说到:“陛下,祁国公之法确实一良策,只是这实施人选......”说完把目光投向一旁的李建成。 </p>

楚墨风见状心想,妈的这事可不能让李建成那货去做,如若让他去做,最后的效果绝对与自己预想的要大打折扣,届时朝廷名声受损,恐对日后之事不利,想到这未等魏征说完,楚墨风抢先对着李渊说到:“启禀陛下,臣举荐魏征魏公连同户部、吏部两位尚书大人一同督办。” </p>

一旁的李建成正准备抢着应承下来,谁知被楚墨风捷足先登,顿时噎了一下,忿忿地望着楚墨风,而李渊闻言则是呵呵一笑说到:“理由呢?” </p>

“禀陛下,户部管人口钱粮田地,吏部管着官员任免,两位尚书大人都是尽忠职守之人,而魏征大人素来被人誉为刚正不阿之人,有这三位大人出面督办,臣绝对放心的。”楚墨风瞥了李建成一眼,一顿赞美之词对着三人甩了过去。 </p>

俗话说花花轿子人人抬,从古至今谁都喜欢听人说好话,此时被楚墨风一顿赞美,三人顿时心花怒放,心想今日一见这小子果然是个一心为民之人,没看见可以为了一个利民政策的实施,放下成见恭维起我们了吗? </p>

想到这三人赶忙站了出来对着李渊说到:“陛下,臣等一定不负陛下及祁国公的期望,决计将此政策贯彻下去。” </p>

李渊点了点头,笑着说到:“你看,一谈到国家大事,你们文武两脉都会抛开成见同心协力,朕很是欣慰,既然如此,责令魏征连同吏部、户部全力推行新的府兵制改革,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 </p>

屋内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而躬下身子的楚墨风则是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悄悄地瞥了一眼一旁气愤不已的李建成。 </p>

待李建成回到东宫之后,突然看见自己的案子上有一只鸽子,赶忙走上前将鸽子腿上的字条取出,顺手放飞了鸽子,而后拿起字条对着烛光看了起来,随后李建成将字条对着蜡烛点燃,丢进了一旁的香炉内,缓缓地向着自己的书房走去...... </p>

俗话说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某人的撼动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且看遍地狼烟天下之势愈演愈烈,再看大唐帝国锋芒尽出征战杀伐,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