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烽火连天 关中大定(1 / 2)

书接上文,话说李渊、李世民和楚墨风三人席地而坐,以玉碗置酒,待李世民将美酒斟满之后,正准备先端起碗敬李渊,谁知李渊却先他一步将碗端起,语重心长地说到:“二郎,为父知道去年初将你发配至长春宫镇守,是为父行事有些唐突了,知道你心里委屈,希望你不要生为父的气才好。” </p>

“父亲大人何出此言,您剑锋所指始终是儿子前进的方向,儿子存在的意义就是替父亲您开疆辟土完成统一。”李世民见状端着碗,面带笑容地说到:“做儿子的又怎么会生自己父亲的气呢?” </p>

一旁的楚墨风见状,不禁偷笑起来,这父子二人还真是有趣,平素朝堂之上一个不苟言笑,一个黑口黑面,非得喝点酒才能真情流露,想想也是有趣,念及于此楚墨风不禁低声笑了起来。 </p>

谁知一旁的李渊突然转头对着楚墨风说到:“你小子很是不错,不枉当年老夫如此看重你,虽然你现在贵为劳什子国公是老夫亲封的,但是也是你一刀一枪自己打出来的,二郎有你这个好兄弟在身边,老夫深感欣慰。” </p>

只见楚墨风撇了撇嘴,忿忿地说到:“我说老爷子,您就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当年若不是世民老兄诚心邀请我出山,估计现在我也早就返回张掖去过小日子了。”说到这楚墨风突然面色一正说到:“不过说实话,您和世民大哥确实是真心实意的为天下百姓着想,如若不是这样,我也不会尽心尽力辅佐你们。” </p>

只见李渊听完楚墨风的话,将碗中美酒一饮而尽,大喊一声:“好,好一句为天下百姓着想,老夫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一统天下,为天下百姓打造出一个太平盛世。” </p>

言罢李世民赶忙又给李渊斟满酒,三人就这么坐在地上边唱边笑一直持续到深夜才算作罢。 </p>

癸巳日(二十九日),李渊结束了蒲反之行,启程返回长安,临行前李渊拉着李世民和楚墨风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告诫二人务必于今年平定关中之乱,以确保能够有更多的兵力和精力去对付王世充以及窦建德。 </p>

待李渊离开蒲反之后,心系绛州情形的李世民和楚墨风二人,随即也率大军启程离开蒲反,向着柏壁方向行去。 </p>

五日之后大军抵达柏壁城,此时负责留守的殷开山等人见是李世民和楚墨风,这才将紧闭许久的大门打开,放众人进城,一进城内殷开山就向二人禀报了这段时间的情况,得知围困绛州的宋金刚部已于几日前连夜撤退,二人久悬的心这才落了下来。 </p>

第二日李世民击鼓聚将进行封赏,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整个柏壁大营所有的将士均得到了封赏,这让负责守城的众人纷纷惊诧不已,遂有耐不住性子的将领前去询问楚墨风,被告知说是因为守城有功才给的封赏,这才让众人放下心来。 </p>

而楚墨风在休息了几日之后,则是再度派出大批探马刺探消息,而自己则每日泡在大营内,对所有的士兵加强训练,就这样时间转眼到了二月。 </p>

庚子日(初六),李渊再度出宫临幸华阴,并在华阴做短暂的停留,而得知消息的刘武周则是蠢蠢欲动,遂派兵大举进犯潞州,转瞬攻陷长子、壶关二县。 </p>

潞州刺史郭子武却无法抵御刘武周军的攻势,李渊闻言大怒,遂派麾下将领,河东人王行敏援助郭子武。 </p>

然而王行敏与郭子武不和,临行前李渊的疑心病又犯了,私下召见王行敏面授机要,并赐予密旨说一旦发现潞州方面有通敌之人,可先斩后奏。 </p>

王行敏率大军抵达潞州之后,并没有急于调查,而是飞鸽传书至柏壁请示,柏壁方面收到飞鸽传书之后,迅速回复王行敏,只见字条上赫然印着几个字说到:“若有风吹草动,速斩之。” </p>

得到柏壁方向默许之后,王行敏这才开始着手调查,谁知调查还未开始,就有人举报说郭子武要叛唐,得到消息的王行敏迅速将郭子武羁押并斩首示众。随后王行敏将此事上报给柏壁方面之后,才上书给李渊禀报此事。 </p>

然而凑巧的是,乙巳日(十一日),刘武周贼心不死再度派兵侵犯潞州,却被王行敏巧设妙计迅速击溃,是役共斩杀敌军八百余人,俘虏过千。此消息一经传回朝廷,间接地坐实了郭子武叛唐一事。 </p>

李渊收到消息之后,在朝堂上大发雷霆,怒斥郭子武大逆不道行径,而后又对王行敏的行为大为肯定,同时下旨对王行敏进行赏赐,在场的文臣一脉原本还想着上去进言几句搅一搅局,谁知被魏征一瞪,顿时无人敢出列发言。 </p>

就在李渊在朝堂上大发雷霆之时,楚墨风拿着一张字条坐在李世民的书房内笑出了声,“有什么好笑的,你拿着张破字条看了一个上午了,真不知道你笑什么?”见触摸佛不住地发笑,李世民不禁有些诧异,取过一个茶杯给楚墨风添了些茶水,转身又坐到了书桌旁。 </p>

“有件事或许你还不知道吧,郭子武一直是你大哥的人,这一次咱们让王行敏斩了你大哥的一条手臂,估计他在京城得气的吐血了吧?”只见楚墨风停住了笑声,一脸凝重地说到。 </p>

谁知李世民听了楚墨风的话,并未表现出什么喜悦之情,而是忿忿地说到:“我知道你在做什么准备,但是你也不能就因为这个,随随便便斩杀一员大将吧?” </p>

谁知楚墨风从怀中摸出一个册子丢到李世民面前,冷冷地说到:“妈的若不是小爷现在是国公爷,而且世人都知道彼岸花是我的人,我自己都想亲自去潞州砍了这厮的人头了,你自己看看吧,看看这厮都干了什么好事。” </p>

一见楚墨风突然发飙,李世民这才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赶忙捡起册子仔细浏览起来,原来郭子武自从到了潞州之后,表面上假装驻军抵抗,而背地里却时常通过自己的妻弟与刘武周方眉来眼去,潞州下辖郡县常遭劫掠,有一多半是此人的‘功劳’。 </p>

原本楚墨风的暗探将此事打探清楚之后,第一时间上报给楚墨风,而楚墨风本想着派柳非烟她们前往潞州锄奸,但是碍于朝廷始终没有派出合适的将领接替潞州守备工作,故而此事一拖再拖。 </p>

正巧二月初得知朝廷有意派王行敏前往潞州,恰巧天策军的赵信与此人是表亲,而此前在长安时,王行敏也通过赵信的门路前来拜会过楚墨风,遂楚墨风手书一封责令赵信快马加鞭返回长安,将书信交予王行敏。 </p>

收到书信之后,王行敏并未着急拆阅,而是小心翼翼地询问赵信关于楚墨风的意图,赵信只是简单的告诉他一切便宜行事,心神领会的王行敏便有了后来的举动。 </p>

待收到王行敏击溃刘武周进攻的奏报之后,楚墨风遂以兵部名义上书李渊,恳请任命王行敏为潞州守备一职,负责潞州防务事宜,而李渊收到楚墨风的奏报之后,二话没说欣然应允,至此王行敏更加坚定了投靠李世民的决心。 </p>

鉴于之前夏县的吕崇茂给予大唐的些许‘惊喜’,一向不吃亏的大唐遂于甲寅(二十日),派遣大将桑显和等人在夏县攻打吕崇茂,得知大唐派兵前来,还未恢复元气的吕崇茂不免对刘武周恨得咬牙切齿,心想自己当初为何要为了那些许财宝进攻蒲州,没曾想还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损兵折将不说,还惹得大唐前来报复。 </p>

念及于此吕崇茂硬着头皮出城迎战,却被桑显和等人杀了个三进三出,好悬连夏县也丢失了,最后还是远在浍州的宋金刚看不下去,派尉迟敬德又抄小路引兵前去增援吕崇茂,与唐军在夏县城郊形成了对峙。 </p>

而此时在河东一线坐镇的李渊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他派人秘密潜入夏县城中,宣布赦免吕崇茂的罪行,任命他为夏州刺史,令他对尉迟敬德发起突然袭击。 </p>

不料事情正在谋划间,却被尉迟敬德发觉,他抢先动手把吕崇茂抓起来杀掉,并完全控制了夏县城。 </p>

桑显和见攻城无望,只好引兵退走。不久尉迟敬德也率军撤退,而吕崇茂的余党又起兵占据了夏县,继续抗拒唐军。 </p>

而此时中原大地突然窜起一股新的势力,让各方割据为之一震,此人正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齐王杨暕的遗腹子杨政道。 </p>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弑杀隋炀帝,当时杨政道的父亲齐王杨暕和两个哥哥同遭杀害。 </p>

武德二年(619年),窦建德打败了宇文化及,杨政道与祖母、隋炀帝皇后萧氏(萧皇后)落入窦建德手中。同年四月,窦建德封杨政道为郧公。 </p>

然而二月上旬,鉴于刘武周、宋金刚和梁师都这些扶持势力依旧碌碌无为,而突厥意图侵占中原大地之心不死,突厥的处罗可汗派遣使者前往窦建德处,将萧皇后和杨政道迎接到突厥,拥立杨政道为隋王,并把留在突厥境内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给杨政道管治,复立“大隋”政权,史称后隋。 </p>

杨政道设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制度,居住在隋朝时的定襄郡,拥有部众一万多人。 </p>

得知此消息的楚墨风并没有像李世民那样义愤填膺,而是不屑地摇了摇头,转而将精力投入到平定关中之乱的事情上。 </p>

三月乙丑日(初二),浩州方面传来消息,刘武周派遣手下将领张万岁率兵进发浩州,原本想着攻下浩州给大唐来个下马威,却没曾想被李仲文击退来敌,杀伤俘虏数千人。 </p>

待到甲申日(二十一日),唐行军副总管张纶在浩州打败刘武周,俘虏、斩首一千多人。有感于始终都在被动守城,这大大的助长了刘武周的嚣张气焰,遂西河公张纶、真乡公李仲文带兵逼近石州,刘季真胆怯假称投降。 </p>

乙酉日(二十二日),唐任命刘季真为石州总管,赐姓李,封为彭山郡王,而楚墨风得知消息之后,以书信形式告知李仲文,对此时的李季真多加提防。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