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班师回朝 大肆封赏(2 / 2)

楚墨风闻言应了一声,随即对着李渊拱手说到:“启禀陛下,此番臣与秦王殿下率三万将士出征,自武德二年十一月渡黄河开始,至今已有六个多月,期间我大唐将士齐心协力不惧生死,先后对战数十场,斩杀敌军数万人,俘虏亦有数万人,但本部初始将士仅剩不足万人,此番臣等德胜班师回朝,共带回将士六万余人,金银财宝无数,唯一可惜的是永安王李孝基亡故。” </p>

听闻楚墨风和李世民二人出征半年人数越打越多,在场武将纷纷暗自竖起了大拇指,心想这国公爷和秦王殿下就是生猛,别人都是人越打越少,而这俩人无论是攻城拔寨还是长途奔袭,玩的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p>

而文臣一脉则不仅面面相觑,心想这样一来二人的功劳薄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这个祁国公,听闻陛下莅临蒲反之时,得知夏县吕崇茂兵发蒲反,这家伙竟然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强行冲杀对方近三万人的大军,救陛下于危难之际,这份护驾之功可是坐实了。 </p>

而秦王李世民则是一路长途奔袭三天三夜不合眼,这才促成了宋金刚溃败的局势,这些可都是大功啊,想到这众人纷纷在心中核计,明日上朝之后该如何发话。 </p>

此时李渊好似故意为之有好似不经意间开口问到:“不知祁国公麾下的天策军伤亡如何?” </p>

听到李渊的话,楚墨风不禁怔了一下,转头望了李世民一眼,只见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楚墨风大声说到:“启禀陛下,天策军此番出征连同臣在内共计四百零一人,回京四百零一人,无一人阵亡。” </p>

此话一出人群中顿时哗然一片,武将们都知道楚墨风麾下有一支近乎死忠的天策军,骁勇善战且各个冷血无情,原本以为此番近六个月的大战,天策军会有些许损伤,谁知竟然毫发无损,不禁心中有所怀疑,是不是楚墨风一直不舍得将他的宝贝疙瘩派出去征战。 </p>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渊点了点头朗声说到:“天策军众将士何在?” </p>

只见四百天策军整齐划一地牵着马上前一步,对着李渊单膝下跪,随即就见楚墨风也跪下说到:“天策军四百零一人在此,请陛下训示。” </p>

“天策军此番出征剿灭刘逆武周和宋逆金刚二人,一路披荆斩棘一马当先,且朕被围困蒲反之时,全赖祁国公率领天策军及其余将士冒死救驾,故而朕深感欣慰,自即日起,朕特赐尔等天策匾额一块,准许尔等另择驻地单独建营,并赏赐优良战马四百匹,一应所需军械用度优先调拨,以示表彰!”只见李渊望着面前这一群黑衣黑甲面无表情的士兵,想起自己在蒲反之时,听闻城外那惨烈的冲杀景象,心中不由地一暖。 </p>

天策众人闻言,齐声说到:“臣等叩谢陛下天恩。” </p>

随即李渊继续说到:“秦琼、程咬金及麾下将士何在?” </p>

只见二人听见李渊点到自己的名字,赶忙带着麾下将士出列下跪,李渊见状笑着说到:“你二人此番随军出征,一路不辞辛劳冲杀在前,且不顾生死随祁国公前往蒲反救驾,朕感念你二人忠勇可嘉,特进封你二人为上柱国,麾下将士生者加发两月饷银,逝者发放两倍抚恤,其家眷均由朝廷供养,直至子女成年。” </p>

二人其实并不在意自己被封了什么官,只要麾下的士兵能够得到封赏,对于二人而言就是最大的封赏了,听闻李渊给了如此丰厚的赏格,二人赶忙率麾下将士叩谢恩典。 </p>

随后李渊又对其余出征将士进行了一系列的封赏,甚至是前来投降的尉迟敬德和寻相等人也一一给予赏赐,这让尉迟敬德大为感动,而此次出征的两名主帅---李世民和楚墨风,二人的赏赐李渊却只字未提。 </p>

随着李渊一道道封赏颁出,人群中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好似吃了狗屎一般,脸上的表情五味杂陈,鉴于此时不能拂了李渊的兴致,二人只能站在一旁冷冷地望着李世民和楚墨风。 </p>

随后在李渊的带领下,春明门中门大开,迎接出征将士进城,城内过往的百姓纷纷驻足围观,一时间这一消息迅速传到了中原大地的各个角落。 </p>

进城之后,众将带着麾下士兵返回大营,而李世民和楚墨风则随着李渊及众位大臣进入了太极殿,来到太极殿之后,众人按照之前的位置站定,只见李渊笑着说到:“秦王李世民、祁国公楚墨风二人此番率兵出征,一路不辞辛劳,朕深感欣慰,二人能够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平定叛乱收复失地,此乃大功一件,对于你们二人的赏赐,朕需要斟酌一番之后才能做决定,还望你们二人不要心急。” </p>

只见李世民上前一步说到:“启禀父皇,儿臣是父皇的儿臣,父皇剑锋所指就是儿臣前进的方向,替父皇分忧是儿臣的本分,何敢轻言赏赐一说。只希望陛下能够善待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士们,就是对儿臣最大的赏赐了。” </p>

而楚墨风则是笑着说到:“启禀陛下,这赏赐臣以为就算了吧,臣承蒙陛下提携,此时已然位极人臣,正如秦王殿下所言,臣也是陛下的女婿,为陛下分忧也是臣的本分,这给予臣的赏赐一事不提也罢。” </p>

见这俩小子如此上道,李渊心中不免暗自想到,这赏赐该给还是给的,但是还是得与你二人商议完再说,念及于此,李渊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到:“诸位臣工看看,咱们的秦王和祁国公才可以堪称是国之栋梁啊,朕有此等贤臣,何愁天下不能一统,诸位日后可要多像他二人学习啊。” </p>

站在文臣首位的李建成闻言,心中顿时腹诽到,这俩小子这马屁拍的是真好啊,剿灭叛乱收复失地这样的大功都不要赏赐,那日后我想提携一些自己的人,岂不是得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才能开口讨赏了吗? </p>

随后李渊笑着说到:“二位出征许久,秦王也该回府去看看你的皇子了,至于祁国公稍后随朕至后宫探望一下你的妻子们吧。退朝!” </p>

众人闻言恭送李渊之后,纷纷离开了太极殿,而李世民则是对楚墨风使了个眼色,也迅速离开了。 </p>

不一会儿太监王德匆忙走了过来,对着楚墨风说到:“国公爷,陛下在后殿等着您呢,烦请您随咱家去面见陛下。” </p>

楚墨风点了点头,从怀中摸出一个小盒子递给王德说到:“有劳王公公了,此番出征在外,有幸得了个小玩意,想着王公公一定喜欢,便带回来了,还望公公不要嫌弃。” </p>

只见王德不动声色地接了过来,低声对楚墨风说到:“国公爷放心,公主以及几位夫人在宫内十分安全,咱家私下也嘱咐那些奴才们好生照料呢。” </p>

楚墨风闻言笑了笑说到:“有劳王公公费心了,待过些时日,烦请王公公莅临府上一叙。” </p>

只见王德年轻的脸庞因为日夜侍奉皇帝而镌刻的皱纹此刻已然笑开了花一般,操着公鸭嗓子说到:“国公爷客气了,咱家只不过是一个侍奉陛下的奴才,哪能用的上莅临二字啊。” </p>

二人一边走一边说很快来到了御书房,只见王德在门外喊了一声:“启禀陛下,祁国公在门外求见。” </p>

只听里面传来一个伟岸的声音说到:“让他进来吧,然后叫其他人下去,只留你一人在门口即可。” </p>

随即王德对着楚墨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转身对着一旁负责伺候的仆人挥了挥手,众人见状纷纷悄然退去。 </p>

楚墨风见状伸手推门而进,只见李渊站在书桌前,面色凝重地望着面前的一张地图,看见楚墨风进来,赶忙对他招了招手说到:“来,先陪着朕看一看这张地图。” </p>

楚墨风走上前低头一看,只见地图还是上次看见的那副地图,只不过先前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势力范围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唐的颜色,而自东都开始依旧是王世充和窦建德等人势力范围。 </p>

思索了片刻楚墨风缓缓地说到:“陛下,待大军休整一月之后,臣与秦王殿下便可再度领军东征,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将各部损失的兵员补齐,并且加以训练形成战力,否则一旦进入战场便会一触即溃。” </p>

李渊点了点头笑着说到:“大唐有你一直调兵遣将出谋划策,朕很是放心,如若不是你年纪太轻,朕真想让你去代替屈突通做那兵部尚书一职。” </p>

谁知李渊话音一落,楚墨风赶忙摇摇头说到:“别,陛下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心思,做了兵部尚书岂不是不能上阵杀敌了吗?臣可不习惯每日坐在兵部大堂内无所事事。” </p>

“你小子,都是快要当爹的人了,怎么行事还如此不计后果,但凡你有个三长两短,你让你的妻儿如何?”只见李渊伸出手指点了点楚墨风,笑着说到:“你这话要是让兵部大堂那些人听见,非得告你一个非议同僚的罪名了。” </p>

“臣才不怕呢,不过话说回来,臣等这次能够一举剿灭宋金刚,唐俭也是功不可没的,陛下可千万别忘了他啊。”楚墨风撇了撇嘴,想起当时城门封赏时,并没有说关于唐俭的封赏,随即赶忙向李渊提了出来。 </p>

只见李渊沉吟了片刻说到:“这样吧,你先持朕的腰牌去后宫探望一下你的夫人们,稍后朕会让人唤二郎前来,届时王德会去后宫喊你,今夜朕与你二人有事相商。”说完将腰间的金牌摘了下来递给楚墨风。 </p>

楚墨风见状赶忙谢恩,遂拿着腰牌离开了御书房,向着后宫方向走去...... </p>

俗话说小别胜新婚,且看楚墨风夫妻团聚喜上眉梢,再看御书房李渊道出惊天阴谋,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