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权倾朝野 双喜临门(2 / 2)

见到屈突通谢恩起身之后,李渊对着王德使了个眼色,王德见状走上前对着众人说到:“陛下有旨,李世民、楚墨风、唐俭三人上前听封。” </p>

一听念到三人名字,众人心中顿时明白,那活来了,当下打起精神竖起耳朵,生怕漏下任何信息以免无法反驳。只见三人走上前下跪说到:“臣李世民(楚墨风、唐俭)在此。” </p>

王德将手中的圣旨缓缓展开说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子世民,骁勇善战,收复失地,屡立奇功,朕深感欣慰,为表其功绩,特晋封李世民为大司徒,位列三公之首,食邑两万户,其子承乾封为恒山王;朕之贤婿,名曰墨风,自朕龙兴之日起常随左右,南征北战,出谋划策,念其功勋卓著,特准其暂代兵部尚书一职,其骠骑大将军一职予以保留,大唐兵马尽归其管辖;朕之爱卿唐俭,深陷囹圄却不忘朕之安危,念起传递消息护驾有功,特准其官复原职,并将逆臣独孤怀恩一应家产赐予唐俭,以表彰其功勋,钦此!” </p>

一通圣旨读完,武将一脉纷纷张大嘴愣在原地,这要说之前是位高权重,此刻应该用权倾朝野来形容楚墨风和李世民了,一个三公之首,一个管着天下兵马的,这陛下的圣眷也真是太尤渥了,据说秦王妃此刻在后宫居住,而祁国公的四位夫人也住在后宫之内,看来自己真是没有跟错人啊。 </p>

而文臣一脉听完圣旨纷纷炸了营一般议论起来,只见魏征出列说到:“陛下,由祁国公继任兵部尚书之事,臣不敢苟同,不知祁国公何德何能,是否能担得起如此重任?” </p>

坐在龙椅上的李渊一见文臣中有人出言反对,心中不禁暗骂到,妈的老子想给谁升个官就这么难吗?只要事涉二郎和楚小子,你们这群人总要出来叽叽歪歪的,没看那些武将从来不反对吗? </p>

想到这李渊脸上不悦之色一闪而过,随即笑着说到:“魏卿家,朕既然决意让祁国公继任兵部尚书一职,自然是思虑良久了,不然你说说,此番祁国公与秦王收复失地的功勋,让朕如何封赏?总不能封王吧?” </p>

一句话问的魏征竟然不知如何开口,而此时文臣中闪出一人,正是此前推行府兵制时与楚墨风有过交集的吏部尚书,只见此人对着李渊抱拳说到:“启禀陛下,老臣以为祁国公接任兵部尚书一职大可为之,之前老臣在推行府兵制的时候,曾经私下与一些士兵攀谈,众人对于祁国公推崇备至,这说明此人是一个一心为公的好人,加之此前秦王殿下曾经悉数过祁国公的功绩,这兵部尚书一职老臣认为祁国公当之无愧。” </p>

此话一出人群中走出几个吏部尚书麾下的官员,齐声附和到:“臣附议。”而礼部尚书则走了出来说到:“启禀陛下,据老臣所知,祁国公在京城开设学堂,将阵亡将士的子女免费送入学堂传授忠君爱国的思想,此为大忠也;开设一应作坊及门店,让阵亡将士家眷有所收入不至于流落街头,此为大义也;私人出资赡养阵亡将士父母妻儿,此为大孝也,如此忠孝义之人,老臣认为此人能够胜任兵部尚书一职。臣附议。” </p>

随后越来越多的文臣走出来齐声高呼:“臣附议。”一旁的魏征见状不禁大为惊讶,心想这小子什么时候悄无声息的拉拢了如此多的盟友,想到这不由地转头望了望太子李建成,只见李建成面色无奈地摇了摇头,似乎是示意魏征不要再纠结此事。 </p>

只见李渊见状抬手制止了众人的呼喊,笑着说到:“祁国公,朕怎么没发现你有诸位爱卿所说的如此优秀啊?既然诸位大人都如此看好你,那么你可得给朕在这个位置上做好了坐稳了,免得日后有人说闲话,你知道了吗?” </p>

楚墨风见状赶忙对着李渊抱拳说到:“臣定当尽心竭力,以报陛下的厚望和诸位大人的抬爱之心。” </p>

李渊见状冷冷地瞥了李建成一眼,朗声说到:“此事就这么定了,稍后朕会差人将今日旨意昭告天下,退朝。” </p>

众人见状赶忙跪地恭送,待李渊离开之后,一众武将纷纷围上前对李世民三人表示祝贺,而文臣之中方才为楚墨风说话的也借故凑了上来,顿时站在李建成身边的人屈指可数。 </p>

透过人群的缝隙,楚墨风冷冷地瞥了李建成一眼,心想你这家伙真是坏啊,自己不出来反驳,总是让魏征那个一根筋的出来替你说话,也不怕天长日久陛下对他生出厌恶之心,今日之事若不是事先与陛下商议过,恐怕魏征一番言之凿凿之后,陛下定会改了主意。 </p>

想到这楚墨风赶忙恭敬地向众人告退,拽着李世民离开了太极殿。 </p>

随着李渊的旨意昭告天下,二人顿时成了大唐的风云人物,一时间大唐治下竟只知秦王不知太子,这也是二人始料未及之事。 </p>

东宫书房内,只听一声物件落地的声音传来,门外的李元吉悄声地问侍从总管到:“这是第几个了?” </p>

“启禀齐王殿下,这已经是第五个了,都是陛下御赐的,再这么摔如若陛下问起,恐怕太子殿下又要受到责罚了。”侍从总管无奈地摇了摇头,语气中略带恳求地说到:“还望齐王殿下进去劝劝太子殿下,此刻太子殿下正在气头上,除了您估计谁都不见的。” </p>

李元吉闻言冷笑一声,信手推门而入,随后将房门又迅速关闭,李建成见李元吉进来,冷冷地说到:“你来做什么?看我的笑话吗?” </p>

“太子殿下何出此言,臣弟来只是想看看太子殿下准备把父皇御赐的物件损坏多少才能够消气,届时父皇怪罪下来问及数量,臣弟也好报给太子殿下啊。”李元吉阴恻恻地一笑,面带讥讽地望着李建成,心想这家伙真是一点气量都没有,稍微逊了别人一头就大发雷霆,此人真的能够做皇帝吗?倒不如我来做这皇帝为好。 </p>

此时一颗名为野心的种子瞬间在李元吉的心中落地生根,想到这李元吉笑着说到:“既然太子想赢老二一头,不如待父皇再度决定出征的时候,您向父皇申请领军出征,届时得胜而归岂不妙哉。” </p>

听完李元吉的话,李建成放下了手中的物件,怔在原地一言不发,片刻之后大笑起来:“弟弟说的是,方才是为兄有些孟浪了,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p>

说完对着门外喊到:“来人进来收拾一番,吩咐下去置办酒席,今日本太子要与齐王殿下畅谈。” </p>

随后门外便有仆人进来开始收拾,不一会儿屋内顿时焕然一新,李建成见状拉着李元吉落座,随即酒席上来之后,李建成屏退左右与李元吉再度推杯换盏起来。 </p>

随着楚墨风接任兵部尚书之后,每日除了在大堂办公,就是去巡视大营,闲暇之余就找机会进宫探望自己的夫人,时间转瞬来到了七月初。 </p>

七月初一清晨,史寒霜和莫梓瑶均感到一阵腹痛,遂差人将太医喊来,经太医检查才知二人即将临盆,一时间后宫之内一阵鸡飞狗跳,早已大腹便便的李玉湖和花灵儿此刻挺着大肚子,各带着一众宫女仆人在听雨轩和诗羽榭前守着,屋内稳婆和几个女医官正在焦急的忙碌着。 </p>

时不时传来二人的痛呼声,这让在场众人纷纷担忧不已,得知消息的楚墨风在李渊的默许下进入了后宫,一会到听雨轩前看看,一会儿有到诗羽榭前问问,而闻讯而来的太子妃和秦王妃则分别进了一个屋子,不住地在一旁辅助安慰着。 </p>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两声响亮的啼哭同时从两间屋内传出,只见稳婆走了出来,对着楚墨风说到:“恭喜国公爷,喜得两位千金,大人小孩都平安,此刻在屋内收拾,稍后国公爷就可以进去探望了。” </p>

听闻自己有了两个女儿,楚墨风激动的拉着李玉湖和花灵儿兴奋地说到:“凤儿、灵儿,我有孩子了,真是太高兴了。” </p>

二女见状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多月也即将临盆,不由地也兴奋地哭了起来。 </p>

过了一会儿仆人走出来告知可以进去探望了,楚墨风急忙跑进听雨轩,只见素面朝天的史寒霜躺在床上,身旁是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楚墨风小心翼翼地抱起孩子,对着史寒霜说到:“娘子,辛苦你了。” </p>

谁知史寒霜不知为何哽咽地说到:“夫君,人家是不是特别没用,没有给你生个儿子出来?” </p>

楚墨风走到床前坐下说到:“傻丫头,你家夫君就喜欢姑娘,你看这孩子长得真像你,长大了一定是个漂亮姑娘的,到那时没有黄金万两谁也别想把她娶走的。” </p>

听了楚墨风的话,史寒霜破涕为笑说到:“哪有你这样当爹的,这是嫁姑娘还是卖姑娘呢?”话音刚落怀中的孩子突然哇哇大哭起来,史寒霜见状笑着说到:“夫君啊,快把孩子给我吧,估计孩子是饿了,正好你赶紧去看看梓瑶妹妹的。” </p>

楚墨风闻言赶忙将孩子小心翼翼的递给史寒霜,转身向着诗羽榭走去,来到诗羽榭的时候,只见仆人刚刚收拾完毕,见到触摸佛到来赶忙道贺。 </p>

此时楚墨风顾不得这些,只想着先去看看莫梓瑶和孩子,走进内室就看见莫梓瑶正在给孩子喂奶,不忍打搅孩子的楚墨风静静地站在原地,直到莫梓瑶喂好之后才轻手轻脚地走了过去。 </p>

一见楚墨风前来,莫梓瑶笑着说到:“你说的喜欢女儿的,喏,你楚大公子的千金哟。” </p>

楚墨风探过头去,仔细地瞅了瞅襁褓中的婴儿,笑着说到:“这就奇怪了,霜儿的女儿像霜儿,梓瑶你的女儿像你,为何没有一个像我的呢?” </p>

只见莫梓瑶笑着说到:“你个傻瓜,要是像你不得丑的无法直视了,到时候姑娘怎么嫁出去啊?” </p>

随着楚墨风喜得两千金的消息传出后宫,大唐的满朝文武都得知了这一消息,一时间众人心思活络起来,想借此事来结交楚墨风,然而此时东都方向的王世充似乎是看不得别人有清闲日子,竟然开始蠢蠢欲动,大有妄动刀兵的势态...... </p>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且看皇帝李渊再度封赏,墨风世民挥师东征,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