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年关将至 顺利营救(1 / 2)

书接上文,话说李世民以点带面的推进方式一步步蚕食着东都洛阳周围的土地,眼看东都洛阳即将成为一座孤城,这让身处城内的郑国皇帝王世充感到万分惊恐,遂派出使者前往窦建德的都城洺州求助。 </p>

朝堂之上经过下属一番利弊分析之后,窦建德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先行派人前往长安试图调解,另一方面则暗中开始筹备出征事宜。 </p>

就在窦建德派出使者的同时,从洺州城内也匆忙驶出两骥向着大唐都城长安飞奔而去,由于二人昼夜赶路换马不换人,故而比窦建德的使者早一步抵达了长安,经过一系列审查之后,二人顺利地在太极宫的一处偏殿内见到了李渊,呈上随身携带的书信之后,二人便匆匆地离开了长安。 </p>

是夜御书房内,李渊将信笺缓缓地展开,大致浏览了一番之后,顿时气愤不已,信中将王世充派遣使者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在朝堂上的决定以及大军发兵时间叙述的详详细细,信的末尾还有这样一句话:“望陛下明鉴,臣虽然身在洺州,但是心永远是属于大唐的,恳请陛下即刻兵发洺州以震慑山东一带,从而能够保证秦王殿下一举剿灭王世充,臣张道源呈上。” </p>

望着这个无比熟悉的名字,李渊顿时陷入了沉思,武德二年,淮安王李神通命慰抚使张道源镇守赵州。 </p>

八月庚寅日(二十五日),窦建德率兵突袭赵州,连番进攻下赵州沦陷,城内守军无一幸免,唯赵州总管张志昂、慰抚使张道源以及邢州刺史陈君宾被擒。 </p>

彼时窦建德与李渊还未达成协议,窦建德因为三人没有尽早投降而打算杀了他们用以立威,谁知被窦建德麾下国子祭酒凌敬得知,赶忙上书规谏说:“人臣各自为他们的主人效力,他们坚守城池不投降,是忠臣。现在大王杀了他们,用什么来勉励部下呢?” </p>

一想起为了攻克赵州己方损失惨重,窦建德顿时气愤不已地说:“我到了城下他们还不投降,力尽被擒之余怎么能放过他们?” </p>

只见凌敬笑着说到:“现在大王派大将高士兴在易水抵御罗艺,罗艺才到高士兴就投降,大王认为怎么样?”于是窦建德才醒悟,立即下令释放了他们。 </p>

随后张志昂、张道源以及陈君宾三人投靠了窦建德麾下,窦建德对三人赐予高官厚禄,然而令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并不是真心投靠窦建德,而是暂时屈身于此伺机为大唐打探消息,此人便是抚慰使张道源。 </p>

此事要从前朝说起,张道源,并州人氏,以孝行闻名乡里,早年丧父,长大后友人一同外出游玩。半夜时,友人突然病死客店。为了不惊扰主人,强忍悲痛,不敢大哭,睡在尸体旁边,直到天亮后才放声嗷哭,之后又徒步将友人尸体护送回家,得到舆论称赞。 </p>

张道源为人勤奋好学且知恩图报,后经举荐入朝为官,直至隋朝末年官拜监察御史,因感叹朝政混乱百姓民不聊生,故辞官回乡,待李渊起兵反隋时,召为大将军府户曹参军。 </p>

攻克京城后,受派前往山东抚慰,由于尽心得法,燕赵之地竞相来归。李渊得知以后下诏予以褒奖,累封范阳郡公,并出资为其重修祖坟。 </p>

感念李渊对自己的恩情,张道源在就任抚慰使期间尽心尽力,淮安王李神通平定山东之后,上奏朝廷恳请调张道源前往赵州,临行前夜李渊在御书房秘密会见了张道源。 </p>

望着面前这个精练的男子,李渊笑着说到:“爱卿不必拘束,且坐下听朕一言。” </p>

见张道源坐下之后,李渊缓缓地讲出了他心中的那个计划,原来由于与窦建德距离甚远,从而不能够第一时间得知其动向,这让李渊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唯恐因消息不及时而错失良机,所以李渊在与李世民及楚墨风商议之后,决定派一名官员以归降的名义投靠窦建德,鉴于此事风险极高且稍有差池便会丢失性命,故而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p>

此番接到淮安王李神通的奏报之后,原本那个搁置的计划再度启动了,李渊为此下密旨给李世民和楚墨风询问此事,彼时二人一个正在镇守长春宫,另一个则在长安训练士兵。 </p>

经二人一致首肯,这才有了今夜李渊与张道源的这番谈话,听完李渊的叙述之后,张道源起身对着李渊跪下说到:“陛下,臣自从跟随陛下至今,一切荣华富贵皆是陛下赏赐,每次臣回乡探亲之时,全乡夹道欢迎,但是臣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陛下的仁义举措才能让臣有此殊荣,此事臣答应了,但是臣有一个请求,还望陛下应允。” </p>

听闻张道源答应此事,李渊赶忙起身将他扶起说到:“道源不必如此,起来说话,你有任何要求朕都能答应你。” </p>

“臣希望如若臣此番前去遭遇不测,陛下能够看在往日恩情的份上,替臣照顾一下家中的妻儿母亲。”张道源见状赶忙起身哽咽地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p>

“此事朕这就能应允你,待你前往赵州之时,朕就命人将你的家眷接到京城内好生供养,一应吃穿用度均由朝廷负责,你的孩子日后也可以进入任何一家书院进行读书,你看可好?”听到张道源只是提了如此微小的一个请求,李渊顿时感动的热泪盈眶。 </p>

见李渊应允,张道源对着李渊恭敬地行了个礼说到:“陛下,臣生是大唐的臣,死是大唐的鬼。”说完转身离开了御书房。而后窦建德攻克赵州,张道源死里逃生进入了窦建德的阵营,时间一长随着张道源在抚慰一事上的才华展现,渐渐地进入了窦建德集团的内部核心,这也为其能够打探消息提供了便利条件。 </p>

将手中的信笺凑到蜡烛前烧掉,李渊对着门外喊到:“王德,传旨速招刘世让进宫。” </p>

只听门外应了一声之后,过了大约一个时辰就听见门外传来王德的声音:“启禀陛下,刘世让在门外求见。” </p>

“进来吧。”听闻刘世让到来,李渊赶忙让王德将其带进来,只见刘世让推门而入,对着李渊下跪说到:“草民刘世让参见陛下。” </p>

李渊见状起身将其扶起说到:“家中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了吗?” </p>

“回陛下,家中一切事宜皆以处理完毕,草民的妻儿也已经随草民抵达京城了。”刘世让点了点头,隐约猜到或许李渊又需要自己出征,赶忙开口回答。 </p>

只见李渊笑着说到:“也不要再草民草民的了,即日起朕命你为重新为朝廷效力,回去准备准备,过些日子率大军前往洺州攻打窦建德。” </p>

刘世让闻言赶忙对着李渊下跪说到:“臣刘世让谨遵陛下旨意。”而李渊则是点了点头说到:“朕若是再不恢复你的官职,估计你们大帅又该埋怨朕了。” </p>

一提到大帅楚墨风,刘世让心中激动万分,随后李渊示意刘世让退下,自己则缓缓地靠在椅子上,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p>

丙午日(十八日),李渊下诏任命刘世让为行军总管,亲率一万大军从长安出发,杀气腾腾地向着窦建德的都城洺州奔去。而刘世让起复的消息则是第一时间从宫内传到了李世民和楚墨风处。 </p>

望着宫内传来的消息,李世民不禁欣喜万分,而楚墨风则是将目光望向了洛阳方向,心中想着也不知道非烟她们怎么样了。 </p>

年关将至,尽管城外大军压境,王世充还是下令全城举行庆典,而此时城内的守军则是严阵以待,以防止城外大唐士兵趁此机会全力攻城。 </p>

收到柳非烟的来信之后,楚墨风率兵屡次佯装攻城,这番举动顿时将城内防守力量牵制住了,根本无暇顾及城内之事,而城内衙役捕快则是被派到街上维持治安,这也就给柳非烟等人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p>

经过连日打听,柳非烟等人终于锁定了屈突通和秦琼家眷所在的位置,遂开始制定救人计划。 </p>

武德三年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日洛阳城内人来人往,辛苦一年的人们纷纷走上街头,采买着过年所需的物品,由于大街上来往人数陡然增加,这也给负责维持治安的县衙增加了不少压力。 </p>

洛阳城延庆坊一座宅邸外,两名身穿黑衣的男子始终一动不动地站在大门两侧,虎视眈眈地望着过往的人群,所有人都以为王世充肯定会将屈突通和秦琼的家眷带到皇宫羁押,殊不知阴险狡诈的王世充则是在延庆坊内选了一处宅邸,将一干人等关在里面,而门里门外皆有人把守,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以此要挟二人。 </p>

俗话说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王世充做的再隐秘,也没能逃过专职负责查探的柳非烟等人,在确认了营救目标的位置之后,柳非烟分别给顾贞儿、陈箐箐、萧若兰和宇文琇布置了任务。 </p>

直至小年前日也就是腊月二十二这一天,四人才陆续返回客栈想柳非烟汇报。 </p>

腊月二十三日清晨,柳非烟与顾贞儿二人恢复了女儿装扮,聘聘婷婷地向着延庆坊走去,而萧若兰等人则早已潜入了延庆坊内一处废弃的宅邸。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