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居中调度 临危受命(2 / 2)

而闲来无事的楚墨风一方面关注着前方的战事,另一方面时不时地前往天策府,为李世民重组天策军,而李世民也趁此机会上书李渊,将原先留守在长春宫的旧部尽数调回,一时间天策府内人头攒动,这也让楚墨风深深地陷入忧虑之中。 </p>

尽管如此,前方的战事并不会因为天策府的开立而停止,相反却是越演越烈。 </p>

庚寅日(初六),刘黑闼率大军攻陷瀛州,杀死大唐瀛州刺史卢士睿,将瀛洲城屠戮一空,随即杀气腾腾的奔着观州方向而去,而与瀛洲相距不远的观州城内,观州老百姓恐刘黑闼破城之后再行屠戮之事,遂商议之后捉住刺史雷德备,举城投降刘黑闼。 </p>

丁酉日(十三日),毛州百姓董灯明等人因不堪忍受刺史赵元恺残暴统治,遂杀死赵元恺宣布起兵响应刘黑闼。 </p>

十一月壬寅日(十九日),刘黑闼大军继续向前推进,随即攻陷定州,生擒定州总管李玄通。刘黑闼爱惜他的才能,想任命他为大将,奈何李玄通抵死不从,而李玄通的大部分手下均投靠了刘黑闼。 </p>

身处监牢之内,原来的部下送给他酒肉,李玄通笑着说:“各位可怜我身受囚禁之辱,幸以酒肉来开导安慰我,我要为各位一醉方休。” </p>

殊不知此时李玄通已知脱困无望,早已报以死志,待众人酒喝得正在兴头上,李玄通对看守说:“我能舞剑,希望能把刀借我用一下。” </p>

看守不疑有诈遂把刀给了他,李玄通舞完后叹息道:“我作为大丈夫受国家厚恩,镇守一方,不能保全所守领地,还有什么脸面苟活于世呢!” </p>

此时一众旧部才听出话中含义,纷纷上前准备抢夺刀具,奈何李神通酒足饭饱力气恢复了,遂举刀剖腹而死。消息传回大唐之后,李渊当堂大哭,命楚墨风在英灵殿为李神通设置衣冠冢,为了安抚其家人,下旨晋封李神通的儿子李伏护为大将。 </p>

庚戌日(二十七),杞州人周文举设计杀死大唐杞州刺史王文矩,以城响应徐圆朗。 </p>

然而此时幽州发生大饥荒,李艺写信给高开道请求救济饥民,高开道遂回复应允,得知消息之后,李艺让城内的老人小孩到高开道处去求食,高开道都给予厚待。 </p>

见此情景李艺大喜,于是让三千百姓,带几百辆车,一千多匹驴马到高开道外领粮,谁知人到了之后,全部被高开道扣留了下来,随即高开道与李艺断绝关系,对外号称燕王。 </p>

高开道北面联络突厥,南面和刘黑闼勾结,带兵攻打易州,奈何麾下兵员不足没有攻克,遂大肆掠夺而去。 </p>

一计不成,高开道又心生一计,派遣将领谢棱向李艺诈降,请求李艺出兵援救,李艺出兵接应谢棱,快到怀戎时,谢棱袭击并打败了李艺。 </p>

随后高开道几次与突厥联兵入侵,恒、定,幽、易几州都受他的危害,得知消息的楚墨风亲自手书一封差人送至高开道处,称如若仅仅是内忧,还可饶恕高开道一命,奈何高开道竟然勾结外敌,此时彼岸花的必杀名单上已经把其名字写上了。 </p>

十二月乙卯日(初三),刘黑闼再度攻陷冀州,杀大唐冀州刺史麹棱。期间刘黑闼亲自致函赵、魏两地,窦建德的旧部纷纷起兵杀死唐朝官吏响应刘黑闼。 </p>

庚申日(初八),大唐派遣右屯卫大将军义安王李孝常带兵讨伐刘黑闼。却不料刘黑闼带几万兵马进逼宗城,唐黎州总管李世勣驻扎在宗城,眼见贼军势大难以抵抗,遂决定放弃宗城逃走退守保州。 </p>

甲子日(十二日),刘黑闼追击李世勣等人,仓皇而逃的唐军根本无心抵抗,被斩杀了五千名士兵,唯有李世勣只身逃脱。 </p>

丙寅日(十四日),洺州当地豪强在城中反叛响应刘黑闼。刘黑闼在洺州城东南祭告上天及窦建德,随即进入洺州城。 </p>

此后十日时间内,刘黑闼趁势四处出击,先是带兵攻下相州,捉住大唐相州刺史房晃,而右武卫将军张士贵突围逃走。紧接着刘黑闼向南攻取了黎、卫两州。 </p>

自刘黑闼起兵反叛至今,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然恢复了全部窦建德旧地。随后刘黑闼又派遣使节北面联合突厥,颉利可汗派俟斤宋邪那率领突厥骑兵随刘黑闼征战。 </p>

而见势不对。右武卫将军秦武通、洺州刺史陈君宾、永宁县令程名振纷纷从河北逃回长安。 </p>

一时间刘黑闼风头正盛,而消息传回长安之后,李渊先是在朝堂上大发雷霆,斥责楚墨风用人不当,谁知楚墨风不知为何当堂发飙,咆哮李渊当初听信小人谗言驳回最初的计划。 </p>

李渊原本想趁机敲打他一番,谁知楚墨风掏出自己的腰牌,并顺手摘了帽冠褪去朝服,径直离开了太极殿,霎时间整个太极殿一片愕然。 </p>

望着楚墨风离去的身影,李渊气的跌坐在龙椅上,第二日早朝,李渊收到楚墨风请辞的折子,望着面前这份言辞凿凿的折子,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李建成与一众文臣与楚墨风有什么深仇大恨一般。 </p>

兵部尚书撂了挑子,而前方战事又刻不容缓,李渊只好将希望寄托在李世民的身上,只听李世民义正言辞地说到:“启禀父皇,非是儿臣不率军出征,皆因此前的一系列计划都是又祁国公制订的,而且他始终关注着战场的动向,如若没有他的辅助,儿臣恐不能迅速结束战事。” </p>

耳畔听了李世民的话,李渊也知道之前这些事都不能怪罪到楚墨风的身上,进而有愤恨地望了李建成一眼,随即缓缓地说到:“此事是朕的疏忽,之前听信小人谗言,应该早就派你兄弟二人出征平乱,奈何...哎!” </p>

听到李渊这一声叹气,李建成顿时犹如坠入冰窖,哆哆嗦嗦地强撑着站在大殿内,而身后的魏征(李渊气消了之后给放出来了)则信步上前对着李渊说到:“启禀陛下,臣认为既然秦王殿下不愿意出征,不如派太子殿下前往如何?” </p>

魏征的这番话,李渊顿时有些心动,刚要说话之际,只见齐王李元吉走了出来,对着李渊说到:“启禀父皇,儿臣认为魏大人所言不妥,自大唐立国以来,基本每场大仗都是秦王与祁国公配合完成的,儿臣有幸亲身参与了一回,二人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此时如若让太子殿下前往,儿臣唯恐二人会因为无法配合从而贻误战机。” </p>

一见自己的四儿子也出来为楚墨风说话,李渊心想这孩子这是与他二哥和好了吗?当下心中大喜,遂开口说到:“既然元吉也说了此事必须世民与墨风合作,那么传朕口谕,祁国公请辞一事朕不应允,责令其速速回朝商议与秦王殿下出征事宜,另待朕与诸位臣工商议之后,再行决定进封其三女一子何种爵位,退朝。” </p>

当日李渊就派遣王德前往祁国公府传旨,谁知王德走进国公府邸时,却看见阖府正在收拾金银细软,好似要出远门一般。 </p>

王德见状赶忙拽过一个仆人询问,从仆人口中得知,昨日祁国公上朝回来之后,遂命令家中仆人开始整理一应物件,说是已开去一应官职准备返回张掖隐居。 </p>

听了这个消息之后,王德赶忙领着四个小黄门往内院跑去,待来到正厅前,发现楚墨风正在院子内抱着一壶茶品着,见王德到来楚墨风赶忙走上前笑着说到:“今日是什么风将王公公吹来了?” </p>

“叫国公爷见笑了,咱家是前来传旨的。”王德闻言扯着公鸭嗓子笑了笑说到:“国公爷赶紧接旨吧。” </p>

谁知楚墨风对着王德摆了摆手说到:“麻烦王公公回去禀告陛下,就说草民决定辅佐秦王殿下平定刘黑闼,待叛乱平定之后,草民定当携阖府隐居塞外,终生不回长安。” </p>

王德见状正待上前劝阻,谁知楚墨风唤过史寒霜,将一个小包袱塞到其中一个小黄门手中,随后伸手往门口一指说到:“东西给你们王公公拿好,大门在那请恕草民不送。”说完转身向着屋内走去。 </p>

而后也不知是想让王德听见还是自言自语地说到:“他若真有心,怎么不把那个蠢货太子废了让秦王上位?” </p>

眼见楚墨风离开,王德叹了口气带着四个小黄门离开了国公府,走在路上王德冷冷地说到:“今日最后一句你们谁也当没有听到,如若传到外面,小心你们的脑袋。” </p>

四个小黄门深知皇宫内有些该听有些不该听,赶忙点头称是,随即王德将事情回禀给李渊,而李渊闻言只是笑了笑没有做声。 </p>

丁卯(十五日),唐高祖下旨命令秦王李世民、祁国公楚墨风、齐王李元吉率兵讨伐刘黑闼,一应大事由秦王李世民决断...... </p>

俗话说用对的人做对的事,且看李世民迅速平定叛乱,再看楚墨风暗中落子布局,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