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分化拉拢 打击报复(2 / 2)

随后楚墨风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李元吉走开,眼见招揽不成,李元吉随即冷哼一声,愤恨地离开了此地。这边李元吉前脚刚走,随后李世民一脸平静地走了出来。 </p>

楚墨风见状迎了上去,一脸云淡风气地问到:“是不是陛下准备将你调去洛阳了?” </p>

“嗯?你怎么知道?”听到楚墨风点出了自己与李渊谈话的重点,李世民不由地有些诧异,“难道说你早就知道了?那为什么不提前知会我?” </p>

“大哥你动动脑子好吗?上次陛下提出什么梁孝王、汉武帝的,我就觉得有些不对,随后回去查阅一番才知道这个典故,此番你中毒之后,陛下肯定会动了这个念头,这还用猜码?”拽着李世民向着皇宫外走去,楚墨风有些好笑地说到:“你就跟我说,你是想走还是不想走?” </p>

“不走还能清君侧,走了再回来可就真是篡位了,你说我是想走还是不想走?”只听李世民幽幽地叹了口气,脸上显出了些许落寞,“但是看父皇的意思,是一定让我走的,难道你还有什么好主意?” </p>

“将计就计,以退为进。”其实自从李世民出来,楚墨风就已经在脑海中盘算着该如何去破解眼前的局面,此时大概考虑成熟,随即冷冷地说到:“你稍后回去将你麾下的天策府众人召集起来,对他们这么说即可。”只见楚墨风附在李世民的耳畔一番耳语之后,李世民当即笑了起来。 </p>

随后李世民返回承乾殿,将麾下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等人尽数召至承乾殿,将楚墨风的原话一字不落地说给了众人听,随后李世民面色凝重地说到:“既然陛下让咱们返回东都,其实也是件好事,至少在那边咱们还自在些,少了很多的束缚,咱们又能做很多事情了,所以明日我准备回禀陛下应允此事,明日起你们各自回府收拾东西,待我一声令下咱们即刻启程。” </p>

是夜,李元吉和李建成以及侯君集和那位‘先生’齐聚东宫书房内,只见侯君集对着李建成和李元吉拱了拱手说到:“启禀二位殿下,请速速让您二人麾下的人于明日上书陛下,收回调遣秦王前往洛阳的旨意,今日天策府议事,秦王对于返回洛阳一事早已计划周密,只待明日回禀之后便可行动,此事万万不能让其得逞啊。” </p>

李建成和李元吉听完并没有说话,而是齐齐地望着对面那位‘先生’,只见此人冷哼一声说到:“他李世民想的也太简单了,如若真的让其回到洛阳,届时自洛阳起连带周边的所有军队土地尽数会被其收入囊中,岂不是真的遂了他的意了。” </p>

听了‘先生’的一番话,李元吉和李建成当即明白了该如何去做,果然,第二日二人中了楚墨风的圈套,指使麾下的人密奏李渊,称秦王身边多是山东人,听说要到洛阳去,个个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看他们那个样子,恐怕这一去再也不会回来了。 </p>

李渊听后又反悔了,便令李世民留在京城里。不久,由于后宫又说了李世民一大箩筐的坏话,李渊又对李世民防范猜忌起来。 </p>

随后李建成按照‘先生’的计策,再度上奏李渊,称秦府将领程咬金有统御之才,可调任康州刺史。鉴于去年李建成曾经上奏一次,谁知程咬金拒不执行,碍于楚墨风的面子李渊也只好视而不见,此番李建成再度上奏,却被李渊当庭驳回。 </p>

眼见分化不成,遂选定了尉迟敬德作为拉拢对象,李建成亲笔给敬德写了一封密信,信上说:“我盼望能够得到长者的眷顾,一道建立平民之交,能满足我的期望。”随信还送来了一车金银器物。 </p>

但是敬德把书信和礼物都回绝了。“我尉迟敬德当年只不过是一个打铁的,起初遇到贤王殿下,并未听从他的建议选一明主投效,其后又做出了许多叛逆之事。”敬德诚恳而坚决地对使者说,“幸好贤王殿下大人大量,非但不计较我的过去,还将我引荐给秦王殿下,承蒙二位殿下错爱,我尉迟敬德才有了今日的生活,当初我曾经发誓,此生定当竭尽全力报答二位殿下的恩情。如果我私下里跟太子殿下秘密往来,便是怀有了二心,一个见利忘义的家伙,对于太子殿下又有什么用处呢?” </p>

使者见状无奈地返回了东宫,将此事禀报给李建成,得知消息的李建成当即气的咬牙切齿,而李元吉听建成说敬德如此无礼,当即恼羞成怒,为了使秦府其他将领对他们产生恐惧,元吉派出剑客偷偷去刺杀敬德。 </p>

连续几夜派出的刺客见尉迟敬德府邸大门尽数敞开,唯恐有诈不敢贸然进去,终于有一日发现目标府邸大门又关上了,随即趁着夜色潜了进去,谁知堪堪走到院内,便被突如其来的一阵箭雨尽数射杀当场。 </p>

而后李元吉得知暗杀不成,又生一计,派人向李渊告发尉迟敬德,说他因为对当年皇帝下令抓捕他一事怀恨在心,口出大不敬之言。李渊闻言大怒,遂下诏将尉迟敬德抓进监狱,交刑部大堂进行审讯。 </p>

大理少卿张睿册深知此人乃是李世民和楚墨风的心腹爱将,为了避免造成冤案,便将告密者拉来与尉迟敬德对质,两人都声称自己说的才是真话。刑部据此将敬德定为斩首之罪。 </p>

而后张睿册差心腹将此事告知了李世民和楚墨风,得知消息之后,李世民正准备去找李渊理论,却被楚墨风当场阻止,而后楚墨风径直来到了御书房,见到了正在批阅奏折的李渊。 </p>

一见是楚墨风到来,李渊不免有些好奇,“今日又是什么事值得你亲自跑一趟了?” </p>

“陛下,您是听哪个夯货乱嚼舌根子污蔑敬德对您出言不逊了?”楚墨风一进门将怀中抱着的木箱子往御书房的角落一放,而后轻声说到:“今年新出来的张掖醉,头一炉小子尽数给您拿来了。” </p>

望着那一箱美酒,李渊放下手中奏折将告密者的供词递给楚墨风,“你自己看看吧,看看朕是不是冤枉了那个逆贼?” </p>

楚墨风接过供词大致浏览了一番,而后嘴角微微上扬,将供词攥在手中笑着说到:“陛下,这份供词真是漏洞百出,首先只有告发者和敬德二人,连第三个人都没有,这如何能确信告发者所言属实呢?其次您看这里,上面提到尉迟敬德出口大不敬的日子,那时臣与敬德正在外面作战,怎么会见到这个告发者呢?” </p>

听了楚墨风的话,李渊也开始有些怀疑,“但是你别忘了他可是降将,怎能相信其是真心的呢?” </p>

楚墨风见状赶忙说到:“陛下既然这么说,那臣不妨给您一份名单,上面的人尽数是降将,您下旨全给抓起来砍了算了,一个降将而已,现今是您统治下的大唐,所有的人都是您麾下的臣子,如若说是降将,那臣还是前隋重臣之子,是不是连臣一起砍了才好?” </p>

“你小子别混淆视听,你和他们能一样吗?”眼见楚墨风开始东拉西扯,李渊不免有些好气又好笑。 </p>

只见楚墨风走到李渊身后,恭敬地为其按摩起来,而后轻声说到:“当初臣认识敬德的时候,曾经劝他寻一明主追随,您看自从他归顺朝廷之后,屡立战功无怨无悔,这是为何?还不是他知道您才是那个明君,前些日子宫里可是有人送了敬德一大车金银珠宝,意图拉拢他,谁知敬德当场就拒绝了,这是为何?还不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陛下这位明君赐予的,只要忠于陛下即可,这样的人会是大逆不道之人?臣是不信,陛下您信吗?” </p>

一番说辞和不露痕迹的马屁,顿时将李渊捧上了九霄云天,思索了片刻李渊缓缓地点了点头说到:“看来是朕错怪他了,这样吧,拿着朕当初赐予你的腰牌,去大牢里把人放了吧,剩下的事情你想办法圆过去,明白了吗?” </p>

楚墨风见状点了点头,替李渊按摩一番之后,转身离开了御书房,临出门前突然对李渊说到:“陛下,那些东西您藏好,过些日子臣再来的,届时臣让霜儿她们准备几个可口的小菜。” </p>

李渊见状点了点头,随即挥手示意楚墨风退下。离开御书房之后,楚墨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大理寺,持腰牌将尉迟敬德带出了大牢,走在路上楚墨风对他说到:“此事陛下也是无奈,希望你不要埋怨他,好生辅助秦王知道了吗?” </p>

尉迟敬德点了点头,心知此番定然是楚墨风去陛下那里力保,自己才能躲过这一劫,当即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贤王大恩大德,敬德此生至死不忘。” </p>

过了些时日,秦府右二护军段志玄又向李世民报告,太子建成给他送来了很多金银财宝,声称要和他交朋友,被他拒而不纳。李世民闻言十分感动,想着身边有如此多的能人异士忠于自己,这让李世民心中的信念愈加坚定起来...... </p>

俗话说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且看太子齐王咄咄逼人,再看世民墨风绝地反击,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