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抵达西城 酆王元亨(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等人启程沿官道向长安城进发,路上顾贞儿回忆起楚墨风曾经念过的那首诗歌,不免对金州充满了向往。 </p>

谁知就在金州治下的西城县,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接连有三名少女失踪,尽管苦主开出了高额的赏金,官府也下大力气寻找,但是始终一无所获。 </p>

然而此事却通过金州车马行传到了楚墨风处,正在绵州治下巴西县短暂停留的楚墨风,当即决定与钦差卫队分开,自己率领柳非烟和顾贞儿赶赴金州,而钦差卫队则由薛云带领,随后押送窦轨返回长安。 </p>

将字条缓缓点燃,楚墨风望着窗外有些昏暗的天空,不由地心生感叹,看来这打天下容易,坐天下真的太不容易了,此前的易州,现今的益州、金州,这天下究竟还有多少看不见的黑暗,中原百姓是否真的是安居乐业? </p>

俗话说一叶知秋,单单拿出长安来说,作为大唐的都城,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然而这里却隐藏在更为肮脏的黑暗,且不说麻三所管辖的地下势力,只看那些深宅大院内,那些肮脏腐烂的污秽频生,只不过这些年有赖于某人的‘谆谆教导’,长安城内风气已然愈发清朗。 </p>

曾经楚墨风在一次皇室宴会上,借着酒意指着殿内一众皇亲国戚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当年跟随太上皇出生入死,太上皇感念你们的辛苦付出,才予以高官厚禄回赠,但是,这些仅限于你们自己,至于你们的子嗣,并没有得到朝廷默许可以享受什么特权,正如陛下与本王当年,尽管我们当时挂着秦王和贤王的头衔,但是我们依旧四处征战,因为陛下当年的一番话,时至今日本王依旧记忆犹新,‘身为皇亲国戚,更应该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表率,我们只能为了这个国家和天下百姓竭尽全力,而不能一味地贪图享受和安逸。’正是这番话,至今依然警醒着本王,所以在座诸位,日后诸位的子嗣如有欺压良善、为富不仁、触犯刑律之事,不消陛下下旨拿人,本王知晓后定然不会轻饶,毕竟有句古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诸位多想想前隋覆灭的原因吧。 </p>

一番话说的当时在场的皇亲国戚顿时寒蝉若禁,而位列上首的李世民却是面带笑意地点了点头。想起当日的情景,楚墨风暗下决定,在大唐准备好与突厥一战之前,小爷一定要扫除这些黑暗,以期民心所向,届时大唐与突厥之战才能一往无前。 </p>

念及于此楚墨风辞别了绵州车马行的掌柜金二娘,从街上买了一些吃食,急匆匆地返回了钦差行辕。 </p>

回到钦差行辕之后,楚墨风思索了片刻,先行将薛云唤来。长久的卧底生涯,让薛云养成了睡觉轻的习惯,此刻闲来无事,薛云正在屋内小憩,微微出鞘的横刀就放在手边,以方便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抽出兵刃对敌,此时一阵轻微的脚步从门外由远而近传来,薛云眯着眼,右手习惯性搭在了剑鞘之上。 </p>

只见房门被轻轻地推开,薛云的手紧紧地握住了剑鞘,正待起身出剑,只听那个身影轻声喊到:“薛将军,薛将军快别睡了,贤王殿下让你过去一趟。” </p>

听到这句话,薛云赶忙松开手,佯装才睡醒的模样,望着来人说到:“知道了,我这就过去的。”随即赶忙起身穿好衣服,向着楚墨风所在的房间走去。 </p>

一进门就看见楚墨风蹙着眉头不知在想些什么,见此情景薛云也不好打断楚墨风的思路,只能在原地束手而立,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楚墨风抬起头望着薛云说到:“明日卯时四刻,钦差卫队启程回京,切记看紧了窦轨,如若他反抗,可以不经奏请境地格杀,我给你的任务就是看好窦轨,将他顺利地带回京城交给陛下处置。” </p>

一听楚墨风这么说,薛云当即明白自己这位主官又要兵分两路,当即对着楚墨风行了一礼说到:“殿下请放心,末将定当不辱使命,平安将窦轨带回京城。” </p>

“嗯,回京交卸差事之后,你迅速返回龍城军大营,加紧对士兵进行训练,本王有种不祥的预感,三年之内陛下绝对要对突厥用兵,届时咱们可不能拖了后腿。”望着窗外的天空,楚墨风缓缓地说到:“此番本王自金州返回长安之后,一两年之内定然不会在京城,届时龍城军就靠你了,好好做事,不要让本王失望。” </p>

薛云闻言点了点头,随即起身告辞,而后楚墨风又差人将柳非烟和顾贞儿喊来,一番嘱咐之后,三人趁着午时一过离开了钦差行辕,向着金州治所西城县赶去。 </p>

离开绵州之后,楚墨风、柳非烟和顾贞儿三人沿官道一路北上,从隆州城西渡口换船沿汉水先向北再向东,顺流而下赶赴金州,由于是沿江顺流,故而三人于两日后顺利抵达金州治所西城县。 </p>

三人自北城门外的渡口下船,径直向着城门处走去,眼见进城队伍排了长长的一列,楚墨风不免在心中对西城县城守郎印上一个无能的标签。 </p>

早在船上顾贞儿得知即将奔赴金州,不免对拿首诗歌内的景象充满了向往,谁知此时一见城门处那狭长拥挤的队伍,当即有些失望地说到:“风哥哥,这个《诗经》里面是不是记载错了,这里怎么可能是那个丽的爱情故事的发源地呢?” </p>

谁知顾贞儿的话音一落,前面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人突然转过身,对着顾贞儿摇了摇头笑着说到:“这位姑娘此言差矣,《诗经》中记录的那篇‘南有乔木,不可休思。’的诗歌,里面所讲述的故事正是发生在西城县,只不过这几日因为城内接连丢失三名少女,所以县令大人不得不加强四门进出的盘查力度,诸位也不要埋怨县令大人,林大人的千金林媛媛姑娘也于前几日失踪了。” </p>

“楚大哥,这个偷小孩我能理解是做什么,但是这个偷女子,还是妙龄少女,且不说这个年龄的女子都有思想有意识,这人偷来做什么呢?”听了那位中年人的话,柳非烟不免心生警惕,随即转头对顾贞儿低声说到:“贞儿,以前咱们在江湖游历之时,是否有类似这样偷拐女子的人或者组织?” </p>

望着缓缓流动的人群,顾贞儿思索了片刻说到:“表姐,你还记得当年道上的朋友曾经提过,就在巴蜀一带,有个用妙龄少女炼丹的妖人吗?” </p>

“巴蜀妖道黄天德?”听顾贞儿这么一说,柳非烟不禁秀眉一蹙,“那厮不是早死了吗?听闻还是死在了青莲师太手中,这个应该不会有假。” </p>

“那个吸食妙龄女子鲜血的那个呢?”顾贞儿向前慢慢地走着,脑海中不停地搜索着以前听到的那些奇闻异事,“妖僧闻空应该还活着吧?” </p>

“活着,当年被嵩山少林寺方丈下山清理门户,一掌废了武功断了手脚筋,现在应该躲在某处苟延残喘呢。”听到顾贞儿提起妖僧闻空,柳非烟不免有些无奈,“贞儿啊,都说你平素最喜欢收集这些奇闻异事,怎么今日说了两个不是死了的就是半死不活的,快点再想想。” </p>

正巧三人走到城门处,交上路引之后正准备进城,谁知顾贞儿突然大喊一声:“我说表姐啊,这么多年过去了,谁知道现在是哪个喜欢掳掠少女的家伙在外作恶啊,或许我要是见到这个人,应该能叫出名字来。” </p>

一旁的楚墨风和柳非烟,听到顾贞儿的话还没有什么感觉,而一众守城士兵听到‘掳掠少女’四个字,当即大惊失色,随后挺着长枪将三人团团围住,只见其中一名统领模样的人对着三人大喊到:“你们三个,速速将兵器放下束手就擒。” </p>

突如其来的场面让楚墨风三人不免有些惊诧,随即又大笑不止,只见柳非烟指着顾贞儿说到:“你个臭丫头,你看看又惹事了吧?告诉你了出门在外要谨言慎行,这下可好了,让这些人把咱们当成掳掠少女的人了,你说说该怎么办吧?” </p>

顾贞儿见状不由地捂住嘴,望着四周严阵以待的士兵,当即自嘲般地摇了摇头说到:“诸位差大哥,你们误会了,我们兄妹三人是来金州游玩的,并不是什么掳掠少女之人。”说完转身望着楚墨风,一脸期盼地说到:“风哥哥,你快说说话啊。” </p>

此时楚墨风依旧双肩不住地颤抖着,望着一脸焦急的顾贞儿,楚墨风不免伸出手点了点她光洁的额头,“小丫头知道自己错了吧?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下次若是再这样,你就在京城教梦竺练武,我让若兰她们跟着我出来。” </p>

顾贞儿闻言当即拼命地摇着头,“风哥哥人家知道错了,下次再也不会了。”眼见顾贞儿承认错误,楚墨风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随即走到方才那名统领面前,将自己的腰牌取下递给了他。 </p>

那名统领一见这面腰牌,先是来回翻看了一遍,随即就要给楚墨风下跪,楚墨风见状一把将其扶起,附在其耳边低声说到:“不要在意这些虚礼,带我们去你们县令大人那里即可。” </p>

统领见状将腰牌恭恭敬敬地还给了楚墨风,随即大声喊到:“都散了吧,这三位是县令大人请来的,方才是一场误会,都散了吧。”随后示意麾下士兵驱散百姓,自己则是带着楚墨风、柳非烟和顾贞儿向着县衙方向走去。 </p>

西城县县衙内此刻空无一人,并不是县衙官差玩忽职守,而是今日又到了每半月一次的戏弄表演。 </p>

戏弄又称作戏曲,自太上皇李渊立国之后逐渐兴起,现今的戏曲以参军戏最为盛行,参军戏亦称“弄参军”,以科白为主,亦插有歌舞。以社会新闻和民间故事为题材,通常由一位名叫“参军”和一位名叫“苍鹘”的演员出场表演。表演时,一人表现机智,一人表现愚拙可笑,其诙谐幽默、妙趣横生颇有似今日的滑稽戏和相声。因此它颇受到人们的喜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