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药名出尘 包藏祸心(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时值新年将至,李世民于年二十八的早朝上,提出了新年伊始更改年号事宜,而后由时任礼部尚书陈叔达牵头,一众文臣在朝堂上就新年号的称谓议论纷纷;而另一面李世民则是向以程咬金、秦琼、尉迟敬德为首的武将们,提出了新的军事训练和改革,一时间对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一众武将们也是众说纷纭。 </p>

贤王府旗下仁德医馆内,负责医馆事宜的侧王妃莫梓瑶,当日按照一年一度的惯例起来发放赏钱,却从主事人刘管家口中得知,近些日子长安出了一个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的神僧,号称其一副药就能让人痊愈,由于常年与医学打交道,此事不免引起了莫梓瑶的警惕,鉴于自家夫君暂时还未归来,莫梓瑶选择了按兵不动,以免打草惊蛇。 </p>

而令一众人心心念念的楚墨风,则是带着顾贞儿与柳非烟,于二十九日返回了长安,回到府邸之后楚墨风从莫梓瑶口中得知了此事,而后便进宫面圣。 </p>

在禀报了此番代天巡狩所见所闻之后,李世民听取了楚墨风的建议,准备于新年更换年号之际,烧起三把新火,而后楚墨风将妖僧一事剪短做了汇报,得到李世民首肯之后,触摸佛重新接管了金吾卫。 </p>

眼见一日半的时间就要到大年夜了,楚墨风望着殿外有些阴沉的天空,心情也瞬间沉下去许多。 </p>

离开了太极殿的御书房,楚墨风快步上马,向着平康坊麻三处奔去,沿途经过太平坊,却看见有人寒冬腊月穿着薄薄的单衣在街上散步,这不免让楚墨风有些好奇,径直来到平康坊丝竹馆内,刚一进门就听到麻三的怒骂声传来,“你们一个个真是狗胆包天,自己的小命都不想要了是吗?这种东西就不是药,你们还敢沾,去看看屋里那个死了没?死了就给老子拖走,免得在这里碍眼。” </p>

这边麻三骂的正来气,却听到大门口传来一个带着笑意的声音,“我说麻当家的,今日是谁给你鼓捣出来了这么大的邪火?要不要小酌几杯,再去堂子里找个肉墩墩的老鸨子给你泄泄火?” </p>

麻三此刻正在气头上,听到有人打趣自己,当即转过身正准备开骂,谁知映入眼帘的却是楚墨风的身影,麻三见状当即一个箭步窜到楚墨风面前,当即跪下喊到:“我的爷诶,您可是回来了,您若是在金州多逗留几日,这京城就要出大事了。” </p>

谁知麻三话音一落,楼上传来一个伙计的声音,“三爷,翠云还有一口气,您看怎么处理?” </p>

听闻还有一口气,麻三当即脸上表情如丧考妣,正待对伙计下指令,谁知楚墨风却伸手拦下说到:“究竟怎么了?本王记得临去益州前,翠云姑娘不还是好好的吗?这究竟是怎么了?” </p>

麻三一脸无奈地望着楚墨风叹了口气,原本已经起身了,却又突然跪下说到:“殿下,一切都是小人的疏忽,您责罚小人吧。” </p>

将麻三搀扶起来之后,楚墨风突然面色一冷说到:“别废话,先说说什么情况再说。” </p>

麻三闻言点了点头,缓缓地坐在一旁,向楚墨风讲述了最近长安发生的事情。 </p>

事情开始的时间大约就是在十一月前后,那时楚墨风正巧带着柳非烟和顾贞儿赶赴益州,有一日京城内突然来了一个僧人,鉴于太上皇曾经在太史监正监傅奕的极力推崇下,展开了禁佛灭佛运动,由于李渊也憎恶僧人和道士逃避赋税和徭役,不遵守本教的戒律,完全像傅奕所讲的那样。 </p>

再加上寺院、道观与市肆民居相连,与屠户酒店混杂在一起,遂于武德九年四月辛巳日(二十三日)颁诏,命令有关部门淘汰全国的僧人、尼姑和男女道士,将那些专心勤奋修行的人,迁居到较大的寺院道观中去,供给他们衣服与食品,不要使他们缺少什么。对那些庸俗猥琐、粗疏丑恶的人,勒令他们全部停止修行,强制他们返回家乡。长安城内保留寺院三所、道观两所,各州分别保留寺院道观各一所,其余的寺院道观一律罢除。 </p>

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禁佛运动就这样展开了,时至今日长安城内已然不像当初那般僧尼云集了,故而猛然看见一个僧人,一众百姓不免有些好奇。 </p>

这名僧人并没有前往京城内较大的寺院,而是寻了一个普通的寺院挂了单,这座名为悲觉寺的寺院,属于在灭佛运动中得意幸免于难的,但是由于老百姓不再向以前那般信奉佛家,故而寺庙内的香油钱也不如以往旺盛。 </p>

此时的悲觉寺内仅剩下一个老住持,一个小沙弥还有几个僧人,眼见这名僧人前来挂单,众人不免觉得惊讶,而惊讶之余却是隐隐有些排斥,毕竟自己这群人现在还饥一顿饱一顿的,再加个人进来似乎更加捉襟见肘。 </p>

谁知这名叫做了智的僧人却不以为意,声称自己会些医术,可以靠替人看病换取吃食,听闻这个叫了智的想要通过看病来换得吃食,众人更加笑话他妄自尊大了。 </p>

谁不知这长安城内,有且只有一家医馆,名叫仁德医馆,作为长安城内可以与皇室太医院比肩的医馆,仁德医馆收费低廉,医术高明,不仅时常免费义诊,而且每个月都会制作一些强身健体的汤药包免费发放,可以说整个长安城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贫苦百姓,尽数在仁德医馆问诊。 </p>

了智此举在众人眼中纯粹是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谁知了智对此却不以为然,随后众人为了打击他的兴致,故意找了几个病人送到了智这里,谁知仅仅一日的工夫,了智就治好了这些人的病,这些人拿着了智提供的药包,按照其要求或煎服或辅以水、酒冲服,服下药之后当场就有了效果。 </p>

有一日一名患有肉痿之症的病人,此人患有肉痿之症多年,时至今日也无法下地走路,被家人抬到了智这里,了智只是给了他一个药包,要求其口服之后再以上好的酒冲咽,并要求其家人在其肉痿之处做一宿的揉捏,谁知第二日此人竟然亲自走着来到悲觉寺,对了智千恩万谢不说,当场还捐赠了一大笔香油钱,这让一众僧人不免对了智刮目相看。 </p>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推荐,悲觉寺俨然成了新型的医馆,而一众僧人也甘心替了智打下手。随着了智在制作的名为出尘的药包盛行,一时间长安城内竟人人争抢,而作为皇室的成员,则是坚定不移地选择前往仁德医馆问诊,隐隐之中两地似有打擂台的迹象。 </p>

就在前些日子,麻三的丝竹馆内,翠云姑娘因为有些心悸,悄悄的前往悲觉寺买了一包出尘,然而此事在长安的暗势力范围内是被明令禁止的,也不知道是翠云姑娘害怕被麻三发现,一时心急,还是真是忘记了了智交待的服用方法,结果服用了出尘之后,翠云姑娘因为晚间有表演,就先行小憩一阵,谁知这一小憩就再也没有醒过来,直至今日楚墨风前来。 </p>

原本麻三准备放弃了,谁知楚墨风的到来让麻三看到了一丝希望,听完麻三的叙述,楚墨风点了点头,面带疑惑地问到:“最近京城里是不是时常有人穿着单衣在街上行走?” </p>

“殿下您真是慧眼如炬,不但多了许多穿着单衣在街上行走的人,还有很多人下馆子单单点冷菜不要热菜,而且很多食材都是以凉性著称的。”麻三思索了片刻,将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尽数说了出来。 </p>

随后楚墨风让麻三领路,二人径直上了二楼来到了翠云姑娘的房间,只见床榻之上的翠云依旧昏迷不醒,伸手试了试只觉得翠云周身寒冷不已,望着昏迷的翠云,楚墨风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思索了片刻说到:“准备一个大木桶,里面盛满冷水,然后找几个姑娘将翠云姑娘身上的衣服尽数去掉,丢在水桶里泡,如若觉得水温有些回暖,迅速换成新的冷水,只有这个方法或许能够让她清醒过来。” </p>

楚墨风的话对于麻三而言比皇帝的圣旨还要管用,随着楚墨风话音一落,早就有伙计前去准备,而后楚墨风对着麻三低声说到:“此事本王还要去与侧王妃商议一番,但愿她能够找到方法吧。” </p>

麻三随即点了点头对着楚墨风拱手说到:“一切就拜托殿下了,如若有什么需要,小人手下这些人尽数供您差遣。”楚墨风此时也顾不得那些虚礼,当即转身下楼离开了丝竹馆,翻身上马离开平康坊之后,心急如焚的楚墨风当即策马向着自家府邸驶去。 </p>

回到府内楚墨风径直找到了莫梓瑶,本以为莫梓瑶此刻应该会在医馆内,谁知她竟然端坐在屋内,望着桌子上的药包发呆,以至于楚墨风走进来都没有察觉,一旁随侍的昭昭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眼见当初被自己从牙行买回来的小丫头如今也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楚墨风当即玩心大起,捏着昭昭的鼻子笑着说到:“昭昭啊,你也是大姑娘了,要不要老爷我给你找个好人家啊?” </p>

谁知昭昭闻言顾不得鼻子酸疼,当即跪下面带惊恐地对着楚墨风说到:“启禀殿下,不知昭昭是哪里做的不好惹您厌烦?还请殿下告诉昭昭,以后昭昭一定改正,绝不会再犯了,还请殿下不要将昭昭赶走。” </p>

眼见原本只是打趣一番,却把小姑娘吓得梨花带雨的,楚墨风无奈地摇了摇头,“傻昭昭,本王怎么会把你撵走呢?在本王心里你们这五个丫头都是本王的妹妹啊,试问哪有哥哥将妹妹撵走的呢?起来吧,本来想着逗逗你,谁知道你反应这么大,算了,你家主子在做什么?咱俩都说了这么久的话了,她也不见有反应。莫不是中邪了?” </p>

听闻楚墨风这么一说,昭昭当即转悲为喜,幽怨地瞥了楚墨风一眼,“殿下您没事总是吓唬昭昭,人家不跟你玩了,侧王妃殿下自从今日出去回来之后,就一直这个样,奴婢也不知道怎么了。” </p>

似乎是听到了主仆二人的对话,莫梓瑶突然回过神望着楚墨风,面色焦虑地问到:“夫君,您还记得史书上记载,魏晋时期最为盛行的是什么吗?” </p>

听了莫梓瑶的话,楚墨风似乎有些不愿意相信的模样,抄起桌上的药包凑到跟前一闻,当即脸色大变说到:“见鬼了,怎么是五石散?不是说魏晋南北朝之后这个东西就已经绝迹了吗?怎么会出现在长安呢?” </p>

“夫君您别忘了,五石散乃是以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这五味主材,辅以其他一些辅材,当初由东汉末年的医圣张仲景大家所创,起初只是为了治疗伤寒病的,但是久而久之便被人拿来篡改一番,变成了魏晋时期上流阶层消遣之用。”莫梓瑶闻言笑了笑说到:“尽管医圣他老人家身故许久,但是其著作《伤寒杂病论》之中,对于这个药方可是有详细讲解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