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年号贞观 三位真火(2 / 2)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起身说到:“陛下以神武之才平定天下,岂是文德所堪比拟。” </p>

坐在李世民下首的楚墨风则是有些不以为意地望着封德彝,心想你这个政治投机者,当初就在秦王和太子只见摇摆不定,如若不是后来这边整了那么一出,估计你现在据应该大放厥词地评论我们这些人了,想到这楚墨风不由地抱起酒坛灌了一口,而后冷哼一声。 </p>

李世民见状深知楚墨风对封德彝有意见,随即开口说到:“平乱建国凭借武力,治理国家保持已取得的成就却仰赖文才,文武的妙用,各随时势的变化而有不同。你说文不如武,此言差矣!”话音一落封德彝这才想起,上首还坐着一个军功赫赫的主,这才赶忙低头认错。 </p>

谁知楚墨风将酒坛往案子上重重地一顿,而后朗声说到:“自古无论哪朝哪代,文武之争乃是必然,但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自古开疆辟土,平定战乱皆是靠武将,但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却是要仰仗文臣,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所谓的文武之争其实争夺的还是在朝廷的话语权,此事断然不可为之。” </p>

众人听了楚墨风的话,不由地点头称是。殊不知楚墨风的这一番话,引起了李世民的警惕。 </p>

随即己亥日(十五日),朝廷下制文:“从今以后,中书省、门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员入朝堂议事,都应让谏官随行,有失误立即进谏。” </p>

而后李世民则是命令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人与学士、法官重新议定律令,宽减绞刑五十条,改为断右趾。 </p>

此事奏报给李世民之后,正逢李世民与楚墨风在御书房议事,听完奏报之后,李世民仍嫌其苛刻,“肉刑废除已经很长时间,应当用其他刑罚代替。” </p>

蜀王府法曹参军裴弘献请求改断趾为加服劳役的流放,流放到三千里外,刑期三年。李世民遂同意并下诏书颁布。 </p>

此刻李世民与楚墨风在御书房内商议的乃是历朝历代都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贪渎,对于贪渎楚墨风是深有体会,毕竟自己经历了隋、唐两朝,对于隋朝的贪渎是深恶痛绝,一想到如若唐朝的官员也有贪渎的,届时受苦受难的依旧会是天下百姓,随即向李世民进言,决心严惩贪渎之罪。 </p>

若要严查贪渎,那就得找一个狠人来出任大理寺少卿,君臣二人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兵部郎中戴胄,此人忠诚清正耿直,随即李世民下旨晋升其为大理寺少卿,然而令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未来这些年,自己竟然会后悔当初这个决定。 </p>

当时许多候选官员都假冒资历和门荫,李世民得知之后令他们自首,否则即处死。没过几天,有假冒被发觉的,李世民决意要杀掉此人。谁知大理寺少卿戴胄上奏道:“根据法律应当流放。”握着戴胄的奏折,李世民当即龙颜大怒说到:“你想遵守法律而让朕失信于天下吗?” </p>

不料戴胄却回答道:“敕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人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气愤于候选官员的假冒,所以想要杀他们,但是现在已知道这样做不合适,再按照法律来裁断,这就是忍住一时的小愤而保全大的信用啊!” </p>

听了戴胄的话,李世民当即心生感叹地说到:“你如此执法,朕还有何忧虑!” </p>

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而执行法律,奏答时滔滔不绝,太宗都听从他的意见,加之还有楚墨风常年四处代天巡狩,一时间大唐治下竟然无一冤案。 </p>

这边李世民在大刀阔斧地政治改革,那边楚墨风却开始了贞观元年的第一次考核,龍城军自成立大约半年多的时间,楚墨风一直将教授任务交给了薛云,自己从未过问,此番收到泾洲方向汇报,称泾州天节将军、燕郡王李艺似有异动,原本还想对龍城军考核一番的楚墨风,当即决定将龍城军尽数拉到泾州,以实战进行考核。 </p>

果不其然辛丑日(十七日),天节将军、燕郡王李艺占据泾洲反叛朝廷,此消息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原本以为自李世民登基之后,天下已然处于一个统一的局面,按理说不应该有起兵反叛之人,谁知新年改元伊始,就出了李艺这么一出,这让李世民也大为火光。 </p>

李艺,本名罗艺(588627年),本名子延,字彦超,武德三年归顺大唐,被李渊赐予国姓,此子当初进入朝廷时居功自傲,秦王李世民身边的人到他的营地,遭到李艺无缘无故地殴打。 </p>

李渊得知后当即大怒,将李艺关进牢里,不久又释放他。而后李艺又刻意结交隐太子李建成,待李世民即位后,李艺终日内心不安。 </p>

此前,济阴有位李氏女子名曰李五戒,自称能通鬼道,能治疗疾病,四方之人受其迷惑。李氏曾来到罗艺家里,对罗艺的妻子孟氏说:“您有贵相,必定成为天下之母。”孟氏让她为罗艺看相,又说:“您的富贵是因燕王而来,燕王的贵色将要显扬。” </p>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正月十七日,李艺假称奉皇帝密诏带兵前来朝廷。李艺带领兵马到豳州城下,豳州治中赵慈皓出城迎接,李艺入城占据了豳州。 </p>

消息传回长安之后,李世民当庭龙颜震怒,下令褫夺李艺国姓,恢复其本姓,而后命吏部尚书长孙无忌等人为行军总管率兵讨伐。楚墨风原本想借此机会,将龍城军带出去历练一番,却被李世民拒绝,无奈之下楚墨风只好重新研究考核方案。 </p>

幽州治中赵慈皓听说官兵即将到来,便秘密与统军杨岌商议谋取李艺,事情败露之后李艺囚禁了赵慈皓。 </p>

杨笈在城外觉察到变化,便率兵攻城,李艺手下兵将溃逃,李艺抛下妻子儿女,准备投奔突厥,到了乌氏城,身边的人将他杀掉,送首级回长安。时任利州都督的李寿乃是李艺胞弟,也因此受牵连被处斩。 </p>

至此一场近乎闹剧的叛乱就这样结束了,而此时的楚墨风却面带微笑地,站在了龍城军训练的校场之上,正在训练的一众龍城军,看见楚墨风到来不免心中暗自警惕,只听楚墨风大喊一声:“今日训练结束之后,众将士早早休息,明日开始全军考核,不合格者当场淘汰。” </p>

一听要开始考核,一众人顿时呆立当场,而后带着殷切的目光望着点将台上的薛云,被一群大男人如此幽怨地望着,薛云当即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而后楚墨风将薛云唤到一旁,嘀嘀咕咕地商议起考核事宜。 </p>

长安城的大街上,一个手持短剑的小女孩,此刻一边跑一边嘴里高呼着:“前面那个小偷你给本小姐站住,再不站住刀剑伺候了。” </p>

那名死命奔跑的偷盗者一听,脚下更加不敢有丝毫的停滞,二人你追我赶不知怎么的,转眼间竟然来到了昭国坊,经过悲觉寺的时候,那名偷盗者还撇头望了一眼,而后又拼命地向前跑去。 </p>

殊不知悲觉寺的大殿内,小沙弥在一众僧人的拥簇下,此刻正端坐在殿内饮茶,只见小沙弥双脚盘起,端着茶杯冷笑着说到:“那个了智,实在是个笨蛋,当初告诉他不要与医馆正面接触,能够迂回着将事情办好岂不是更加妥善。” </p>

下首一个头上有一道刀疤的僧人,抄起桌子上的酒壶大口地灌了几口,而后将酒瓶往桌上一顿说到:“这个废物,竟然这么早暴露了,害的咱们还得等下一个使者到来,师弟你说怎么办?” </p>

“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小沙弥缓缓地站起身,两眼深邃地望着门外的景象...... </p>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殊不知楚墨风在庙堂久远,早已不知江湖之事,且看新门派横行中原大地,再看老江湖只身上门讨教,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