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颗粒归仓 中饱私囊(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审问凌霜未果,无奈之下将其送至长安;于三水城外逃生不成,一番恶斗却又身陷险境,快马加鞭楚墨风抵达青州,生死瞬间彼岸花神兵天降,这才引出云门山上于三水道出始末,洛阳城内楚墨风再祭屠刀。 </p>

眼见于三水下跪,楚墨风当即伸手扶起他,而后笑着说到:“于掌柜有伤在身不必行此大礼。”说完对着一旁的柳非烟点了点头,后者随即从裢褡里摸出些裹伤用的物品,走到于三水面前为其包扎一番。 </p>

顾贞儿、宇文琇和萧若兰三人此刻也没有闲着,将地上的尸体尽数拖到旁边的草丛内,而后挨个在尸身上摸索一番,以期能够找到能证明其身份的物件,谁知一番查找之余却是一无所获,正在一筹莫展之际,细心的顾贞儿偶然瞥见,其中一具尸体的右手腕处好似有纹身一样的痕迹,当即走上前将其右臂的衣袖尽数撕开,只见一个形似毒蛇的纹身赫然印在手腕处。 </p>

随即顾贞儿走到楚墨风身边低声耳语了一番,后者闻言点了点头,笑着对于三水说到:“虽然本王不知道于掌柜为何被这些人追杀,但是既然相遇便是有缘,不知于掌柜作为本地人能否陪本王一同上山,领略一下青州境内的大好风光?” </p>

楚墨风话音一落,只见顾贞儿等人有意识地向着自己的方向走了几步,见此情景于三水心想,毕竟自己的性命是人家救的,有道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自己此时势单力薄,何不趁此机会将那件事和盘托出。 </p>

下定决心之后于三水对着楚墨风拱了拱手说到:“如若殿下不嫌弃,小人就陪着殿下进山游览一番。”听闻此言楚墨风点了点头,随即对着于三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p>

众人来到山脚下,随即拾级而上,一路上谁也没有说话,直至走到半山腰处,望着山下略显繁华的青州城,楚墨风不由地长叹一声,“于掌柜,你说这百姓究竟需要什么?或者说百姓心中所期望的是什么?” </p>

“小人斗胆一猜,大抵应该是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吧。”于三水并不知道楚墨风此言何意,但是又不能答,思来想去只好说了一个最俗气的答案。 </p>

原本以为楚墨风会一笑而过,谁知却听到对方重重地叹了口气说到:“是啊,衣食无忧、安居乐业,这是本王与陛下如今一直在努力实现的,百姓生活富足了,怎么还会有造反的?每个人都用心去做好自己的事,那届时朝廷肯定会信心百倍地去对付突厥人,但是......”说到这楚墨风转过身望着于三水,眼神中夹杂着一丝怒火和愤恨,望着楚墨风的眼神,于三水不由地向后退了一步,只听对方冷冷地说到:“总有些人会躲在阴暗的角落,干那些肮脏的勾当,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蝼蚁般的人物,不知于掌柜可否知晓一二?” </p>

于三水闻言沉吟了片刻,望着楚墨风一脸愤怒的表情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本以为对方会继续追问,谁知楚墨风却是微微一笑说到:“走吧,随本王再往上走一段吧。”话音一落只见楚墨风径直转身,准备向前走去,于三水见状正待紧随其后,却见对方随行人员中的一名女子匆忙上前,在楚墨风耳畔低语了几句,只见楚墨风点了点头冷冷地说到:“尽数杀了,一个不留,你们四人注意安全,如若不敌速速退上山来,我自有办法。” </p>

那名女子点了点头,随即招呼着剩下三名女子,手持兵器向着山下走去。于三水见状赶忙开口问到:“殿下,敢问出了何事?” </p>

“没什么,一群魑魅魍魉光天化日出来晃荡,继续走吧。”楚墨风闻言摆了摆手,而后向着前方走去。于三水见状只好跟在楚墨风身后,亦步亦趋地走着。 </p>

沿途经过一颗参天古树,楚墨风指着树上的枝桠说到:“你看,这大树历经多年依旧屹立不倒,枝叶如此茂盛,并不是因为时间长的缘故,而是每年都会有人定期来为其修剪,将那些腐烂的、败坏的剪除,剩下那些才能够安心生长,这就像一个国家,如若不将那些坏的剔除,它就会如同蚂蟥一般,吸附在国家庞大的躯体之上,肆无忌惮地吸食着血液,久而久之这个国家就会溃烂,溃烂就意味着灭亡,前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p>

听了楚墨风这番话,于三水心中顿时泛起滔天巨浪,然而自己依旧不知该如何开口,只能紧随楚墨风向前走去,二人一路来到了云门山南侧,适逢南侧的“云窟”开闸放云,漫天白云腾空而出,经云门洞冉冉升天,霎时间天地一片苍茫,云雾在身侧缭绕,恍如置身仙境一般。 </p>

楚墨风抬起手,指尖轻轻地触碰着云端,整个人的身心瞬间趋于平静,这边楚墨风享受着天人合一,而那边的于三水却是云里雾里的不知所措。二人停留了片刻,随着一股凉风吹来,周身的云彩尽数向着天空飘去,而空气中除了淡淡的水气,还夹杂着些许的血腥味。 </p>

只见先前那四名女子不知何时返回了云窟处,眼见四人衣服和面具上星星点点地沾染着血渍,而其中那名肩抗大刀的女子,原本雪亮的刀面已然被鲜血染红,此人走到楚墨风面前毫不避讳地说到:“尽数杀了,与之前那些堆在一起了。” </p>

楚墨风闻言点了点头,示意四人在此留守,自己则是转过头对着于三水说到:“于掌柜,再随本王去山顶的东岳大帝宫和泰山娘娘庙转转吧。”后者似乎是早就猜到楚墨风会有此一说,待楚墨风话音一落,早已走到楚墨风身后,等待着楚墨风抬脚前进。 </p>

二人顺着山中石阶一路向上,不消半个时辰便来到了山顶,站在山顶俯瞰大地,楚墨风心中不免豪气万丈,当即诗兴大发说到:“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p>

一旁的于三水听得却是一头雾水,心中猜测楚墨风究竟是何用意,只听楚墨风叹了口气说到:“方才这首诗并不是本王所作,乃是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谢道韫的《泰山吟》,南北朝时期时局犹如变幻莫测的气象一般,令谢道韫萌生归隐之念,民不聊生,战火连连,一个朝代迅速被另一个朝代取缔,而今我大唐一统天下,那些贪官污吏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寻常官员,在陛下的授意下尽数被清除,实不相瞒,本王此番就是来调查赈灾粮食一案的,如若查不出个结果,本王也不介意再起修罗屠刀。” </p>

至此于三水再也忍不住了,当即对着楚墨风下跪说到:“启禀贤王殿下,小人有要事交待。” </p>

眼见于三水松了口,楚墨风不由地心中一喜,随即抬手示意其起身回话。于三水站起身对着楚墨风拱了拱手,而后将青州一事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 </p>

此前京城一位大官,具体此人是谁于三水并不知道,只是此人通过洛阳一位姓杨的公子联系了自己,声称有笔大买卖要谈,在江湖上摸爬滚打这么些年,于三水养成了一种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的习惯,此人声称有办法搞到官粮,希望于三水能够多联系几家米行一同吃下,但是当于三水问及数量之时,此人却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p>

随即于三水将此人撵出了自己的米行,过了些时日,眼见天气一天比一天燥热,而老天爷今年似乎是忘记了给河南道一带降水,街上时不时地有人因为天气酷热而中暑,土地因为干旱龟裂成一块一块的,往常奔腾汹涌的河流,多数已然因为缺水露出了河床,粮食趋于颗粒无收的状态,城内的米价一涨再涨,城内的穷苦百姓买不起粮食,富商们却不肯掏出一丝一毫来赈济灾民,整个河南道此时还未上报大旱一事,故而青州刺史府将守备士兵的存粮取出大半发放到灾民手中,无奈这些仅是杯水车薪。 </p>

由于于三水店内的粮食早就售罄,此时那位姓杨的公子再度前来,执意商谈之前没有谈成的那件事,正逢此时有消息称朝廷调拨赈灾粮食送往灾区,随即于三水联系了身在洛阳的赵四宝,要求指定由赵四宝处装船运送,而后又联系了几个相熟的米行掌柜,随即经由洛阳发出的粮食,在青州城外的水道上,迅速拆分转送至各个州府,待众人将粮食入库之后,那位姓杨的公子才说出实情,原来这些粮食均是朝廷下发的赈灾粮食,只不过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众人皆要反悔,却被那位杨姓公子告知,侵吞赈灾粮食已然是重罪,而且双方俱有买卖合同,如若这些人执意告发,届时也免不了斩首示众。 </p>

后面的事楚墨风也都知晓,随即摆了摆手示意其止住了话头,“于掌柜,非是本王不信任你,单凭你一人之言确实很难让本王相信,不知你有何证据可以证明呢?” </p>

只见于三水点了点头,面色坚定地说到:“有,小人将一应往来信件、文书以及账册尽数藏匿到米行内的一只米仓中,如若殿下需要,小人可以前去取来。” </p>

谁知楚墨风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到:“不必了,此番如若你进入青州城,估计能够活着出来的可能性不大,此事由我们去办,本王给你指一条生路,你且在这山上等候,本王进入青州城之后,便会有马车来接你,你乘坐马车一路前往京城,到了目的地之后什么也不要说,届时本王会保你一条性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