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八月十五 中秋佳节(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生擒杜文干返回长安,李世民佯装遭行刺放出烟雾,杀人夜,太极殿,烛光莹莹照出魑魅魍魉,刀光剑影挥洒鲜血淋漓,这才引出八月十五楚墨风携美出游,中秋佳节李世民负荆请罪。 </p>

跟随李世民离开了太极殿,二人一路来到了后殿的御书房内,一进门只见李世民快步跑到书架前,从后面摸出两个瓷瓶丢给楚墨风一个,而后径自仰起头大灌了一口,随即止住身形不住地喘着粗气。 </p>

一旁的楚墨风见状,笑着打开瓷瓶自顾自地抿了一口,“陛下,是不是许久没有经历这种场面了?” </p>

“当年咱们在玄武门那时,朕也没有如此紧张。”李世民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有余悸地说到:“墨风你说现在这些人为何都变成这样了?朕记得当年平定叛乱的时候,大家彼此同仇敌忾,而今......” </p>

“有些人安逸的太久了,内心的想法都开始变了。”望着面额忧愁的李世民,楚墨风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到:“只要陛下依旧不忘初心就好,至于那些杀伐之事,皆由臣弟去做就好了。” </p>

李世民闻言伸手拍了拍楚墨风的肩膀,郑重其事地说到:“朕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大唐有你,朕的身边有你。” </p>

“那臣弟斗胆恳请陛下能够让臣弟休息些时日,臣弟这一年也有些乏了。”缓缓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楚墨风瞬间露出了些许疲惫。 </p>

猛然间想起面前这个家伙,自大唐立国开始,每一年都是忙忙碌碌的,甚至连迎娶窦婧妍时都是匆忙成亲之后又再度出发了,而这些年更是日夜操劳,自己继位之后,这厮自新年后就再度启程,此时望着面前疲态尽露的楚墨风,李世民心中也生出无边的愧疚之意。 </p>

“适逢中秋佳节,朕就准你一个月不用上朝,不用过问朝廷之事,这下你满意了吗?”李世民望着楚墨风略带打趣地一笑。 </p>

望着对方有些贱兮兮的笑脸,楚墨风再度抿了一口酒说到:“陛下,臣弟有句话得提醒您,估计臣弟说完了您就笑不出来了。” </p>

望着一脸神秘的楚墨风,李世民心头一跳,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事情,随即一脸警惕地望着楚墨风说到:“何事?何事还能让朕如此开朗之人笑不出来?” </p>

只见楚墨风背靠在椅子上,缓缓地说到:“启禀陛下,长孙安业的事情,您要如何告知皇后陛下?” </p>

“这......这件事情......”提及长孙竭罗,李世民顿时语塞,自隋大业十年起就跟随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陪着自己东奔西走,每当自己出征之时,总是默默无闻地替自己收拾好行囊,对于自己及家族做的事始终无怨无悔的支持着,当大唐立国之后,不求回报尽心尽力抚养子女,而当贵为皇后之时,不干政,拒绝任用家族成员,尽心打理后宫,无论是为人妻,为人母还是作为一国之母,长孙竭罗的所作所为让李世民无可挑剔。 </p>

此番自己没有事先告知长孙竭罗,就判了长孙安业流放,那一刻虽然李世民心中万分高兴,但事实此时被楚墨风提起,心中顿时生出懊悔之意,或许是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她解释。 </p>

想到这李世民求助般的眼神望向了楚墨风,“不知臣弟可有什么良策?” </p>

只见楚墨风站起身,向着御书房的门口走去,信手拉开房门时,幽幽地说到:“陛下只需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悉数告知皇后即可,以臣弟这么多年对皇后陛下的认知,她绝对是那种在大是大非面前十分清醒的人。”随后楚墨风离开了御书房,向着皇宫外走去。 </p>

一路策马飞驰回府,楚墨风先是来到了窦婧妍的屋内,在对方的耳畔低语几句,后者闻言双眸一亮,随即面色通红地说到:“这样不好吧?只有人家一个人去,那其他姐姐们怎么办?” </p>

只见楚墨风诡异地一笑,而后对着窦婧妍低声说到:“本王还巴望着你能给本王生个小郡主呢。” </p>

听了楚墨风的话,曾经英姿飒爽的窦副将,突然双手掩面做小女儿状说到:“那臣妾就依了殿下就是了。” </p>

楚墨风见状不由地哈哈大笑起来,而后也不管满脸娇羞的窦婧妍,转身离开了她的房间,向着史寒霜的房间走去,一进门就看见史寒霜有些慵懒地躺在榻上,一见楚墨风进来,赶忙起身问安,随即吩咐沐沐上茶,“殿下今日怎么得空来臣妾这里了?” </p>

“去去去,在外人面前称呼殿下,这里只有你我和沐沐三人,不要弄那些俗礼,还是喜欢听你以前对我的称呼。”坐在椅子上品尝着略带香气的茶水,楚墨风望着面前这个最早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夫人,心中不由地一暖,作为曾经的将门之女,从跟在自己身边那日开始,鞍前马后不辞辛劳,自己的官越做越大,需要她操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原本只会打打杀杀的女子,渐渐地学会了日常交际、管理账册、调配下人、调和各府之间的矛盾,而自己能够给予她的,似乎只有物质上的补偿,为了配合自己的计划,忍痛将女儿送到峨眉,继续走当年的老路。 </p>

想到这楚墨风一把将史寒霜揽到怀中,语气中略带歉意地说到:“霜儿,这些年府里有你操持着,我很放心,这些年你辛苦了。” </p>

眼见殿下和王妃准备浓情蜜意的,一旁服侍的沐沐慢慢地向着大门方向退去,本以为史寒霜会因为自己的话感动,谁知对方却是秀眉一蹙,随即警惕地望着楚墨风说到:“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说吧,又做了什么不好交代的事情了?” </p>

这边史寒霜在贤王府审问楚墨风,另一边后宫内,贵为一国皇后的长孙竭罗,此刻正在教宫女绣花,眼见皇后陛下一针一线有模有样地绣着,一旁学习的小宫女们眼中露出了羡慕和敬佩的神情,正在这时门外突然有人喊到:“陛下驾到。” </p>

听闻李世民到来,长孙竭罗缓缓地放下手中的活计,整理了一番衣衫之后,起身带着一众宫女来到了门口,只见李世民在王德的陪同下走上前来,长孙竭罗见状当即跪在地上对着李世民行了个稽首礼说到:“臣妾见过陛下,不知今日陛下怎么得空到臣妾这来了?” </p>

信步上前将长孙竭罗扶起,李世民强自镇定地笑着说到:“皇后不必行此大礼,朕今日与贤王处理完了一些事情,想起皇后就到这来看看,皇后不要觉得朕唐突就好。” </p>

望着李世民有些闪烁的眼神,心细如发的长孙竭罗顷刻间明白,李世民今日突然前来,定是要有什么话与自己说,随即长孙竭罗对着身后众人挥了挥手说到:“奉上茶水糕点之后尽数退下吧。” </p>

随后长孙竭罗拉着李世民走进屋内,待众人退去之后,长孙竭罗将面前的茶杯递给李世民,而后抄起方才的活计说到:“臣妾知道陛下定然是有话要说与臣妾,陛下但讲无妨。” </p>

“前些日子朕发现义安郡王李孝常久居京中并未返回驻地,遂责令贤王进行查探,谁知一番探查之后却发现,义安郡王勾结京中官员,欲行刺于朕。”李世民见状缓缓地说着,时不时观察着长孙竭罗的表情。 </p>

听闻有人要行刺李世民,长孙竭罗当即惊呼一声,随即面带关切地望着李世民说到:“陛下是否无恙?为何有这等作恶之人,究竟是因为何事才会做出如此行径?” </p>

只见李世民摆了摆手说到:“皇后莫要惊慌,好在有贤王在,一切事情都已经处理好了,贼人已然伏法,这些人是义安郡王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滑州都督杜文干以及右监门卫将军长孙安业。” </p>

听到‘右监门卫将军长孙安业’几个字之后,原本上下翻飞的绣针,突然间剑走偏锋扎在了长孙竭罗的手指上,顷刻间一滴血珠缓缓溢出,只见长孙竭罗怔怔地看了李世民一眼,随即起身后撤兜头下跪说到:“陛下恕罪,臣妾家竟然出了如此不忠不孝之事,还望陛下将朝中臣妾的族人尽数卸去官职,以儆效尤,至于安业兄长,无论陛下如何处置他,臣妾绝无半点怨言,臣妾家族能有今日之荣光,全是太上皇和陛下给予的,此番出了如此恶劣之事,臣妾实在是羞愧万分。”说完跪在地上不住地掩面哭泣。 </p>

李世民见状心头一酸,当即扶起长孙竭罗,将其揽入怀中轻声说到:“皇后不必如此,朕将其余人等尽数判了斩立决,唯有长孙安业,朕看在贤后的面子上,判其流放,毕竟他也是朕的家人。” </p>

听了李世民的话,长孙竭罗知道对方这是在给自己所代表的长孙家留面子,当即伏在李世民怀中放声大哭。而李世民见状只能不住地拍着她的后背,不时地出言安慰着。 </p>

贤王府邸,史寒霜冷冷地望着楚墨风说到:“又准备娶一房?看上哪家姑娘了?” </p>

听见史寒霜这么说,楚墨风无奈地苦笑一声,随后趴在桌子上对着史寒霜说到:“我说寒霜女侠,您这么些年就是这样看我的吗?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