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娘子雄关 故地重游(2 / 2)

正在此时城门处传来阵阵敲锣打鼓的声音,随即从街道的各个角落涌出一大批百姓,向着楚墨风和窦婧妍的方向走来。二人见状赶忙将手中的兵刃收起,而后翻身下马牵着马匹迎了上去。 </p>

为首一人正是蒲州县令刘思铭,只见刘思铭领着一众百姓走到二人面前,对着楚墨风和窦婧妍施了一礼,身后的百姓随即齐声高喊到:“恭送贤王和侧王妃殿下。” </p>

只见刘思铭语气中略带歉意地说到:“未曾提前告知殿下和侧王妃,实在是想给予二位一个惊喜,还望二位殿下恕罪。” </p>

楚墨风见状笑着摇了摇头,赶忙示意众人起身,而后就见张老三端着一个大碗,在女儿张婉儿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到了楚墨风和窦婧妍的面前,恭恭敬敬地将碗平举,对着二人说到:“两位恩人啊,这么早赶路还没有吃过早饭吧,小老儿今日特意早起熬的豌豆粥,还请二位喝了,暖暖和和的出发。” </p>

望着面前张老三真诚的表情,楚墨风鼻子一酸,接过大碗咕嘟咕嘟地喝了大半,而后将碗递给了窦婧妍,此时窦婧妍早已眼圈泛红,接过碗来轻轻地吹了吹,随即将碗内的豌豆粥尽数喝光。 </p>

一旁的张老三见状,笑着接过了碗,而后对着窦婧妍再度施了一礼说到:“如若侧王妃殿下不嫌弃,老汉这个女儿就交给殿下您了,无论是做牛做马,还是为奴为婢,只要能够侍奉您,也算是报答您对小老儿的恩情了。” </p>

窦婧妍见状赶忙摆了摆手说到:“老伯这个可使不得,本王妃救人不是为了要什么回报的。”随即窦婧妍翻身跳上马背,对着在场的百姓大声喊到:“诸位乡亲,朝廷为诸位推行新政,谋取福利,是不求回报的,只要诸位能够生活富足安居乐业,那么这就是对朝廷最好的回报。” </p>

眼见说话的是窦婧妍,一众百姓纷纷下跪,口中大呼‘观世音菩萨’,而一旁的县令刘思铭则是眼含泪水对着身旁的人说到:“如若咱们大唐能够多一下这样的官,那何愁大唐不兴盛?民心啊,民心才是重中之重啊。” </p>

此时楚墨风伸手拍了拍刘思铭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到:“刘县令,本王知道你在任上的所作所为皆是为百姓着想,好好做事,来日本王在陛下面前保举你,这一任蒲州刺史就看你的了,只要多为百姓谋福利,本王定然会保你一路青云直上。” </p>

听了楚墨风的话,刘思铭深知,这位爷的话用一字千金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只要是他许诺的,基本没有跑,剩下的就是看自己的行为了,念及于此刘思铭当即对着楚墨风下跪说到:“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殿下重托。” </p>

眼见天色大亮,楚墨风将刘思铭扶起,而后也翻身踩在马背上,对着一众百姓喊到:“诸位乡亲,本王原本来到蒲州,只是想着带王妃走一遍曾经走过的路,此番行程较长,时间紧迫,故而本王此时只能离去,待他日天下统一,本王定然会再度来到蒲州的。” </p>

话音一落只见人群一分,一名老者在众人的拥簇下,走到了楚墨风面前,接过身后递来的一柄油纸伞,恭敬地递给楚墨风说到:“殿下不认得小老儿,可是小老儿认得殿下,当年小老人作为民夫,曾有幸在城墙上目睹了殿下的英姿,小老儿是个伞匠,平素只会制伞,这柄伞当年小老人就想着送给您,然而一直未能如愿,今日见到殿下,小老儿必须将这柄伞送给您,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吧。” </p>

话音一落,只见老者将伞撑开,伞面上并没有什么美丽的图案,而是大大小小的签名,以及一个个鲜红的指印,望着一脸惊诧的楚墨风,老者笑着说到:“这上面是蒲州城内百姓的签名和指印,没有绘制什么图案在上面,还望殿下不要嫌弃。” </p>

接过油纸伞之后,楚墨风小心地收好,当即眼圈一红,对着在场百姓施了一礼,而后翻身上马,向着北城门走去,一旁的窦婧妍见状,则是优雅地挥了挥手,随即双腿一夹马腹,紧随楚墨风的背影而去,在他们的身后,则是跪了一地送行的蒲州百姓。 </p>

二人一路策马飞奔,离开了蒲州地界之后,进入了晋州地界,此时窦婧妍追上了楚墨风,有些诧异地问到:“方才最后是怎么了?为何一言不发就离开了?弄得人家措手不及的。” </p>

“本王是真心不敢经历这样的场面。”瞥了一眼裢褡内的油纸伞,楚墨风悻悻地说到:“百姓的要求真的不高,但是现今的大唐却是,贪官污吏压榨百姓,老百姓尽管是怨声载道,但是第二日一觉醒来,又是继续耕种劳作,所以说在对阵突厥之前,我一定要将自己所见的那些不平事尽数铲平。” </p>

“成,殿下既然有此决定,那臣妾定当如影随形。”窦婧妍闻言坚定地点了点头,而后手中马鞭一挥,向着前方跑去,“谁最后一个到晋州,谁掏钱。” </p>

望着窦婧妍的背影,楚墨风笑了笑说到:“到了晋州,有个人可以去占占便宜的,那个人叫做李孝恭。” </p>

李孝恭,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封爵赵郡王,而后又晋封为河间郡王,李孝恭、李道宗以及楚墨风三个人在民间皆被称作贤王,只不过楚墨风是钦封的,这二位是百姓冠封。 </p>

时任晋州刺史的李孝恭,以及时任鸿胪卿的李道宗,皆是李世民和楚墨风的忠实战友,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几人私下关系甚密,而自李世民继位之后,便将李孝恭调至晋州担任刺史,为的是用一个信得过的人守卫龙兴之地。 </p>

然而此刻李孝恭却是眉头紧锁地坐在书房内,听着手下的汇报,就这样一言不发地听着,待手下汇报完之后,李孝恭沉吟了片刻说到:“先暂时观察着,待本王思索一番再说,莫要打草惊蛇,以免危及城内百姓。” </p>

待手下离去之后,望着窗外湛蓝的天空,李孝恭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到:“老天爷啊,能不能送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帮帮本王啊。” </p>

另一方面楚墨风和窦婧妍一路你追我赶,很快到了晋州城外,想起了娘子关就在此不远,楚墨风望着窦婧妍饶有兴趣地说到:“此番在晋州咱们会多待些时日,届时抽空去娘子关看看吧,自从你大婚之后,许久没有来了。” </p>

谁知窦婧妍先是点了点头,而后略带警惕地望着楚墨风说到:“话说你不是想去见杨琳那个小蹄子吧?当初在娘子关我就觉得她看你的眼神不对,莫不是你俩?” </p>

“滚滚滚,你想什么呢?本王跟杨将军没有什么的?倒是某些人当时可是贴上来的啊?这个人是谁啊?”楚墨风见状不由地佯装发怒,而后忿忿地说到:“我只是想起了平阳公主,所以想去娘子关转转。” </p>

发觉自己误会了对方的意图,窦婧妍当即脸色一红,对着楚墨风说到:“殿下莫要生气,是臣妾错了。” </p>

接连说了三次才看见楚墨风有反应,后者望着窦婧妍缓缓地说到:“走吧,进城去吃大户去。” </p>

“大户?城里莫不是有你的熟人?”平素不太关注朝廷人事调配的窦婧妍,并不知道李孝恭在此任刺史,只觉得是楚墨风在开玩笑。 </p>

谁知楚墨风来到负责检查的士卒面前,掏出自己的腰牌递了过去,而后笑着说到:“劳烦去告诉李孝恭那厮,就说楚墨风到了,赶紧来接我。” </p>

看了看腰牌,有听见对方报了名字,守城士卒深知此乃大事,赶忙转身去汇报给城门校尉,随后城门校尉又逐级上报,待传到李孝恭耳中的时候,已然一个时辰过去了。 </p>

得知这一消息的李孝恭先是一惊,而后又摇了摇头,这位爷如若没有事是不会来晋州的,莫不是下面的人说了假话,但是转念一想,下面的人提到对方有面金灿灿的腰牌,上面还刻着一条龙,仔细思索了片刻之后,李孝恭当即大叫一声,而后迅速冲出府邸,带着人向着城门处奔去。 </p>

远远地看见一个欠揍的身影,李孝恭当即诡异地一笑,而后缓缓地催马上前...... </p>

常言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且看楚墨风晋州城内再起风云,再看窦婧妍娘子关下再展英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