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启禀灭夏 龍城初战(2 / 2)

时间转眼间来到了贞观二年(公元629年),春季,正月辛亥日(初三),尚书右仆射长孙无忌离职。当时有人上密表称长孙无忌权力过大,荣宠太盛,李世民将密表拿给长孙无忌看,“朕对你丝毫不怀疑,假如各有所闻而不说,则君臣的想法便不能沟通。” </p>

随后李世民又召集百官对他们说:“朕的儿子均年幼,所以视无忌如亲子一般,不是其他人所能离间的。曾经还有人上表朕,称贤王殿下权势过大,唯恐日后太子登基受到影响,其实不然,朕与贤王乃是亲兄弟一般,况且当年太上皇收其为义子,目的就是为了让贤王能够辅佐朕,且现在太子承乾身边也有贤王世子在辅佐,朕曾与贤王决定,待太子登基之日,朕与贤王均要远离朝政,安度晚年。” </p>

然而长孙无忌却自己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一再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尽力为他请求,眼见对方执意如此,李世民无奈之下只得准许离职,遂改封为开府仪同三司。 </p>

三月甲子日(十七日),适逢关内地区大旱饥荒,百姓多卖儿卖女换取食物。关内各府道游子站徐苏将消息上报至长安,收到消息的楚墨风一方面下令受灾各府道的商号先行组织赈济灾民,随即将消息上奏给李世民,与此同时受灾府道的奏折也传到了京城。 </p>

己巳日(二十二日),李世民命令拿出皇宫府库中的金银财物赎回被变卖的子女们,送还给他们的父母。 </p>

而后庚午日(二十三日),朝廷下诏令说因为上一年连绵大雨,今年又遇旱、蝗灾害,因此大赦天下。诏令大略说道:“假如让五谷丰登、天下安宁,即使将灾害移到朕身上来保全百姓也心甘情愿,毫不吝惜。”百姓得知诏令内容后无不感恩戴德,所幸不久旱区天降喜雨,百姓大为高兴。 </p>

夏季,四月,己卯(初三),朝廷下诏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造成饥荒,尸骨遍野,使人触目伤悲,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尸骨。” </p>

适逢丙申日(二十日),契丹族首领率领所辖部落投降唐朝。得知消息的颉利可汗派使臣来到大唐,请求用梁师都来换回契丹部族 </p>

朝堂之上李世民对突厥使臣说:“契丹族与你们突厥是不同的种族,现在来归顺我大唐,你们有什么理由讨还!梁师都本是中原汉人,侵占我大唐土地,欺压我大唐百姓,突厥接受他并加以庇护,大唐兴兵讨伐梁师都,你们总出兵救援,梁氏已如鱼游釜中,早晚要被我们消灭。即使一时消灭不掉,也不会用归降的契丹百姓去换他。”眼见大唐态度如此强硬,突厥使者随即甩袖而去。 </p>

听闻对方想用梁师都来交换契丹人,朝堂之上的楚墨风不免冷笑了一声,在此之前,李世民得悉突厥内部争斗政局混乱,早已不能够庇护梁师都,曾寄书信晓谕劝他归降,奈何梁师都执意不从。 </p>

按照楚墨风提出的计划,李世民派夏州都督府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设法对付他,刘旻等人多次派遣轻骑兵践踏梁氏占据区的土地禾苗,又常使反间计,离间其君臣,其国势渐衰,投降唐朝的人接踵而至。 </p>

而就在不久之前梁氏手下名将李正宝等密谋将梁氏抓起来,不料事情败露,为了保住性命李正宝等人投奔唐朝,从此梁氏内部上下更加互相猜忌。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刘旻等知道时机已到,上表请求派兵出击。 </p>

李世民遂派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兵进攻,而在长安按奈不住的楚墨风,则是向李世民提议,由自己率领五千龍城军一并出征,拗不过楚墨风的李世民无奈之下只好同意了楚墨风的请求,为了保险起见又让刘旻等据守朔方东城进逼梁氏。 </p>

收到消息的梁师都随即向颉利可汗求援,此刻适逢突厥内部争斗不断,本想着抛开梁师都不管,然而颉利可汗却不忍心失去夏州这个南侵的捷径,无奈之下只好派兵给梁师都,梁师都带突厥兵到了朔方东城下,刘兰成偃旗息鼓按兵不动。梁氏半夜逃跑,刘兰成追击大败梁氏。 </p>

为了避免梁师都陨落,突厥征调大批兵力救援梁氏,柴绍等率兵马走到离朔方数十里的地方开始扎营,静候突厥人的到来。 </p>

谁知随军而出的楚墨风早已率领五千龍城军一骑当先,向着突厥人驶来的方向飞速而去,望着楚墨风远去的背影,柴绍不免暗自腹诽,这个疯子,一听说打突厥瞬间铆足了劲,平素行军时一副懒散的模样,没想到去在这等着呢。 </p>

一番短途奔袭之后,龍城军与突厥兵相遇,望着对面黑压压的骑兵,前来救援的突厥士兵心中隐隐有些害怕,要知道在突厥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若你遇到大唐的士兵,先不要贸然攻击,看看对方铠甲的颜色,再看看对方亮出的旗号,如若只是一般的守备军,请奋勇向前;如若遇到灭字旗,那么请你有多快就逃多快。 </p>

望着对面迟迟不敢上前的突厥兵,楚墨风忍不住对张闯说到:“看见没,把咱们当成是天策军了,但是你们不是天策军,你们的名号叫龍城军,这是陛下赐的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记住本王今日的话。” </p>

随后楚墨风整个人站在马背上,手中灭世一出,指着对面的突厥人说到:“所谓龍城,其寓意是但使龍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何人是胡马?你们面前的敌人就是胡马,何人是龍城飞将?你们就是大唐的龍城飞将,所以听我命令,龍城军出击。” </p>

一番话将众人心中的热血瞬间点燃,随着楚墨风一声令下,众人在楚墨风的带领下向着对面的突厥兵冲去,眼见敌军冲了上来,却发现对方的旗号是龍城不是灭字,一众突厥兵仿佛看见了大把的军功在向着自己招手,而后也催动胯下骏马向着龍城军冲去。 </p>

双方普一接触突厥人就发现情况不对,以往与天策军交手的经历是对方在一轮箭雨的掩护下开始冲锋,以重兵器撕开战阵之后奋力拼杀,直至收割结束。 </p>

而今日的这支队伍,并没有漫天的箭雨,反而是以一种长长的刀作为开路先锋,待双方接触的瞬间,前排的人迅速竖握长刀,对着己方刺来,而其身后的人则是一手持刀一手持盾负责掩护,令人感到发指的是,对方的圆盾内似乎也藏有利刃,只见其中一名士兵,右手的刀格挡住一名突厥兵的弯刀,谁知左手的圆度突然在对方的面前一划,只见一道血线在突厥士兵的咽喉处显现。 </p>

本以为对方不会有弓箭手,谁知对方的弓箭手并不像天策军的弓箭手一般,而是四处游走不停地抽冷子击杀目标,见此情景突厥士兵也与之对射起来。 </p>

双方不断有人受伤倒地,令突厥人感到惊讶的是,对方身上的铠甲竟然与天策军的一模一样,如若不是伤到要害部位,基本上不能够击杀对方,此时一众突厥人才反应过来,人群中那个一身全身铠,挥舞着两柄铁锏的人,不正是天策军的主将楚墨风吗?想到这残余的突厥人顿时丧失了斗志,调转马头拼命地向后跑去,眼见对方逃窜,一众龍城军一面策马追赶,一面开始上演了箭术比拼,一番追逐击杀了大量敌军。 </p>

眼见梁师都的援兵被击退,楚墨风随即下令柴绍等人包围朔方城。得知楚墨风在大唐出征的序列,唯恐天策军在一旁埋伏,突厥兵竟然不敢前去救援,接连围困五日,朔方城中粮绝。壬寅日(二十六日),在楚墨风不遗余力的攻心战术之下,梁师都的堂弟梁洛仁趁乱杀死梁师都,随后打开城门献城投降,随后唐朝以该地建夏州。 </p>

这一战尽管只是一场简单的战役,龍城军并没有太出彩的表现,但是在突厥一方却产生了巨大的波澜,侥幸逃回的突厥兵上报颉利可汗,称大唐贤王又训练出一支不亚于天策军的部队,其名曰龍城。 </p>

大军班师回朝,李世民照例进行封赏,谁知楚墨风却替龍城军辞掉了封赏,这样一众将领颇为不解,只听楚墨风缓缓地说到:“五千对一万,占据了兵刃地利的优势,竟然还能有损伤,这奖励臣弟是没有脸领的,还是尽数赏给柴将军等人吧。” </p>

一听楚墨风的话一众将领纷纷在心中咒骂到,你大爷的,拐着弯骂人也没见过这样的,什么叫五千对一万还有损伤?你贤王当自己的兵是神吗?但是转念一想,对方的这个治军思路却是可取的,当即也就不再做声。望着一脸愤恨的楚墨风,李世民不禁也笑了起来...... </p>

俗话说历经涅槃方能浴火重生,且看沙场练兵已严为本,再看女儿心事苦中作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