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唐贤王 到此一游(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突遭袭击,彼岸花突至救援,熊熊烈火,遍地哀鸿,放下慈悲,再度启程。这才引出草原明珠,死神降临,大唐怒火,烈焰焚城。 </p>

一路向着达兰扎驶去,史寒霜策马缓缓地走在楚墨风身旁,时不时地看一眼楚墨风,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说,然而话到嘴边却欲言又止,似乎之前那场屠戮,带给史寒霜更多的是震撼。 </p>

历经这么多年,彼岸花众人虽然时常外出任务,但是像此前这种杀戮,却是史寒霜从未见过的,还记得萧若兰手中的长枪刺向那些手无寸铁之人时,紧握长枪的手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兴奋,手指已然发白,那一刻面具背后闪过的双眸之中,透出的却是一种莫名的冷漠,其间还夹杂着丝丝的嗜血。 </p>

念及于此史寒霜微微一扯缰绳,缓缓地停住了前进的脚步,而后待萧若兰来到身侧时,轻声问到:“若兰,今日我看你在......” </p>

“霜儿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听见史寒霜开口,萧若兰当即明白对方要问什么,随即双腿一夹马腹缓缓地向前走去,“楚大哥曾经说过,似乎这些年我们过了太多安稳的日子了,前隋大业十一年突厥大举犯边,那时你在峨眉学艺,并不知道中原大地究竟有多么凄惨,百姓每日过着风声鹤唳的日子,唯恐明日一早醒来,突厥人闯进来,当时突厥人屠了我居住的村子,男女老少皆不放过......” </p>

说到这萧若兰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而后缓缓地说到:“我还记得当时突厥人到了我们村子之后,根本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孩子,只要见到人就杀,后来村长跪在他们面前苦苦哀求,问能不能放过村里的孩子,你猜那些突厥人怎么说的?” </p>

史寒霜闻言摇了摇头,脑海中突然浮现出萧若兰所形容的那个场景,心中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只见萧若兰冷笑一声说到:“那些突厥人一刀将村长砍死之后,面目狰狞地说到,斩草除根,你们汉人就是用来被劫掠和虐杀的。” </p>

听到这句话,史寒霜突然间怒由心生,右手紧紧地攥拳,眼神中冒出了熊熊怒火,谁知一旁的萧若兰却是冷哼一声说到:“其实他们说的也对,我萧若兰当时苟活了下来,幸运地遇到了楚大哥,遇到了你们,这么多年虽然跟着楚大哥四处征战打的都是中原人,但是楚大哥曾经告诉我,有朝一日他会带着我踏平突厥王庭,而他对我的要求就是所过之处人畜不留。” </p>

听闻此言,史寒霜转过头望着另一边的柳非烟、顾贞儿和宇文琇三人,柳非烟和顾贞儿都是一脸坚定地点了点头,而宇文琇则是叹了口气说到:“霜儿,我知道你是因为有了凝晗,不忍心造杀孽影响孩子,但是你想一想,当初你父亲、我父亲、贺若弼伯伯还有高大人,不都是始终坚持抵御外族入侵吗?那时候咱们中原百姓被突厥人杀的还不够多吗?” </p>

此话一出,史寒霜瞬间想起当初自己的父亲史万岁,前隋开皇三年(583年)四月,隋军发起对突厥的全面反击。隋文帝杨坚命秦州总管窦荣定率九总管、步骑兵三万,由凉州道北攻击突厥。五月二十四日,与突厥阿波可汗所部在高越原地区相拒。史万岁凭借一人之勇武威震突厥人,随后对方不战而退。 </p>

此时宇文琇缓缓地说到:“墨风是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出生的,他可能不知道就在他出生前的一年,他的父亲命时任上柱国的赵仲卿率兵三千为前锋,进至族蠡山,与突厥相遇后连战七日大破突厥;大军随后继续追击至乞伏泊再次大败突厥,俘虏千余人杂畜万计。谁知随后大军被突厥人团团围住,死战五日死伤无数,本以为就此落败,谁知就在危急关头,是高伯伯率领大军赶到大破突厥,是役都兰可汗败逃后被其部下所杀。高伯伯率军追过白道,越过秦山七百余里然后还师。这些我都是听父亲大人说的,其实告诉你个小秘密,这么多年我始终没有说出来,当初父亲大人曾经说过,如若高大人还有儿子的话,定然要将我许配给他儿子,但是后来母亲大人不同意,而且你父亲借着墨风的满月宴给你定了亲,所以啊,便宜你了小妮子。” </p>

听了宇文琇的话,史寒霜先是老脸一红,而后悻悻地说到:“姐姐现在进门也不晚啊。”随后缓缓地摇了摇头说到:“罢了,我也想明白了,就算是完成父亲大人的遗志吧。” </p>

话音一落只听楚墨风那爽朗的声音从前方传来,“你又错了,不是为了什么微小的目的,而是为了将他们施加在中原百姓身上的那些痛苦和磨难,一样一样原封不动地还给他们,他们屠杀我们一个百姓,我们就要杀掉他们十个人,他们焚毁一座村落,我们就要烧掉他们一座城池,只有将这些突厥人打疼了打怕了,他们才能感受到中原的怒火。” </p>

然而此刻突厥王庭内,一脸愤怒的颉利可汗听了下属的汇报之后,将面前台子上的美食尽数推在地上,而后怒气冲冲地说到:“这么说我们派出去的那些勇士尽数死在了那个大唐贤王手中。” </p>

眼见可汗震怒,跪在地上的下属一脸忐忑地说到:“启禀伟大的可汗,事实确实如此,而且据随后的探马回报,临近贺兰口附近的一个叫做卡塔的部落,派出去两百人劫掠,听闻也尽数死在了大唐境内。” </p>

听到这句话颉利可汗缓缓地点了点头,思索了片刻说到:“两百人有什么用,现在是议和期间,所以本王不能派太多人,待寻个由头之后,本王定要率领大军压境。” </p>

而就在颉利可汗大发雷霆大展宏图之际,王庭一隅一处大帐内,一名身着突厥服饰的女女子缓缓地掀开帐帘,对着帐内的女子行了一个汉人的礼节,帐内之人见到这名女子,先是一愣,而后冷笑着说到:“不知可敦前来见我这亡国之人做什么?莫不是你们突厥又一次南侵成功了?” </p>

听闻此言这名女子先是一脸无奈地笑了笑,而后走到帐内之人面前说到:“嫂子,你我本就是一家人,何必如此生分?” </p>

这名被称为可敦的女子正是前隋传奇公主义成公主,提及这个义成公主也算是个传奇人物,开皇十九年,和亲突厥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卒,为发展与突厥和好关系,隋文帝以宗室女(即义成公主)嫁于启民可汗。然而义成公主自启民可汗之后,接连下嫁始毕可汗、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 </p>

而被义成公主称之为嫂子的人,正是隋炀帝杨广的正牌皇后萧皇后,当初萧氏国色天香宇内驰名。隋炀帝杨广一死,她先落到宇文化及手里,后来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接管。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义成公主便代表突厥可汗前来要人。窦建德不敢得罪兵强马壮的突厥人,就乖乖地将萧皇后及其小孙子,送给了义成公主,就这样姑嫂二人一同归了突厥可汗。 </p>

在对于灭掉隋朝的大仇人大唐的问题上,义成公主始终主张对大唐用兵,而萧皇后或许是历经了多年的颠沛流离,早就对这些看淡了,为此姑嫂二人闹得不可开交,尽管如此女人在突厥人眼中就是消耗品,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索性历代突厥可汗始终觊觎中原土地,所以这也间接遂了义成公主的心愿。 </p>

听到萧皇后如此讥讽的话语,义成公主不怒反笑地说到:“这一次嫂子应该高兴了,大汗派去的三千人,尽数死在了贺兰口外,听闻就是那个什么贤王楚墨风做的。” </p>

听到这句话萧皇后先是一愣,随后笑着说到:“这个小子现在都成大唐贤王了,看来大唐真是气运日盛啊,当年这小子可是没少给窦建德和王世充找麻烦的。” </p>

只见义成公主叹了口气说到:“嫂子,你就真的不恨大唐吗?我大隋可是毁在李渊手中的啊。” </p>

“你错了,大隋不是毁在李渊手中,而是毁在了你皇兄手中。”只见萧皇后慵懒地靠在一旁,瞥了义成公主一眼说到:“你皇兄最后那几年愈发残暴,荒淫无道,民间百姓都已经食不果腹了,朝廷库房堆积的钱币上的绳子都烂了,朝廷也不拿出一成用于赈济百姓。官员无道,民不得不反。你还能埋怨大唐吗?” </p>

一番话说的义成公主顿时语塞,一时间大帐内顿时鸦雀无声,而就在姑嫂二人纠结过去的时候,远在突厥王庭以南的达兰扎,一支像是放牧归来的队伍缓缓地向着达兰扎的城门处走来。 </p>

守城门的士兵望着远处杂乱无章地跑来的牛羊,当即眉头一皱走上前大声喊到:“停下,停下,你们赶着这一大群进达兰扎可是不行的。” </p>

楚墨风见状赶忙催马上前,从裢褡里取出两匹丝绸递给这两名守城士兵,而后笑着说到:“这不是才放牧回来吗,顺道买了些中原的特产,给行个方便吧。” </p>

眼见自己还有好处收,这两名士兵当即将大门打开,而后对着楚墨风笑着说到:“好说,好说,但是得注意啊,进城之后找个地方安置好你的牲畜。” </p>

楚墨风见状千恩万谢地赶着牲畜向着城内走去,进城之后楚墨风低声对着顾贞儿和柳非烟说到:“找个地方联系一下,把这些牛羊想办法脱了手,顺便查探一下地形,再看看哪里能够买到酒,要大量的酒。” </p>

二人闻言点了点头,随即脱离了大队,径直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沿途四处观察了一番,达兰扎的守卫力量让顾贞儿和柳非烟觉得有些诧异,路过一个挂着牲畜交易牌子的毡帐前,柳非烟和顾贞儿翻身下马走了进去,好在二人当年一直在张掖周围与突厥人接触,简单的突厥语还是会一点的,“我手里有一批牛羊你要不要?” </p>

“大约多少?有病的我可不要的。”只见那名突厥人眼珠一转,似乎不相信面前这两名女子会有大批量的牲畜。 </p>

“牲畜在我男人那里,你自己去挑就好,有病的给我们留下就是了。”柳非烟闻言一脸不耐烦地说到:“突厥汉子哪里这么多废话。” </p>

男子被人一说顿时老脸一红,赶忙起身随着柳非烟和顾贞儿走出帐篷,翻身上马向着楚墨风的位置走去,望着面前一大群牛羊,那名突厥人仔细地俯下身子挑了许久,随后站起身望着柳非烟说到:“这些我全要了,你开个价吧。” </p>

“我们也是第一次卖,你给个价吧,算是交个朋友。”听了男子的话,柳非烟顿时一怔,心想老娘哪里知道你们这里什么价,我要是说少了你再觉得有问题就不好,想到这柳非烟微微一笑说到:“正巧也想跟你打听一些事情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