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佛乱长安 旧敌亡故(1 / 2)

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楚墨风上元节前举家劳军,天策军与靠山军约战比试,长枪巨盾攻防交手,战后点评各有所长。这才引出长安城妖僧作乱,古道边裴寂身亡。 </p>

上元佳节这一日,贤王府内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断,今日楚墨风婉拒了一切邀约,关起门与家人共同庆贺上元节。 </p>

自卯末辰初时分府内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四大,哦不对是五大丫鬟各自领着几名家仆,有除尘的,有整理花园的,还有负责挂灯笼的,而譬如沐沐那种比较贪吃的丫头,则是承包了后厨的监督工作,指挥着厨房的众人开始准备午宴,随着后厨房顶的烟囱不断地冒出袅袅炊烟,一阵阵香气悄然溢出,弥漫在整个屋内。 </p>

尽管贤王府内一片祥和氛围,但是自新年伊始长安城内却悄然弥漫着一种阴郁的气氛,在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内,总有人在窃窃私语,一时间一些流言渐渐地在长安城内四散开来。 </p>

长安城某处破落的寺庙内,一名僧人此刻正盘膝而坐,而起周围则是稀稀拉拉地围拢着几名信徒模样的人,“佛说:这世间,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诸多烦恼,烦恼无以排遣故有心结,人就陷入无明状态中,从而造下种种惑业。是为此前天降蝗灾,乃是有人欲求太多的缘故。” </p>

一众信徒似乎并没有听明白这名僧人的意思,只见这名僧人眼珠一转,而后口称佛号继续说到:“阿弥陀佛,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本没任何人欠你的,你也没欠任何人,大家相安无事,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报答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些兄弟手足相残,大逆不道的,凡此种种,都是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终极目标格格不入,最终都将为自己的不洁行为付出代价,然有些人的报应来的太快,以至于牵连了其他的无辜之人,无端的水灾不正是最好的证明吗?” </p>

听到‘手足相残’这四个字,周围的信徒似乎是明白了些什么,而人群中有一名中年男子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眼神中却透出了丝丝快意。 </p>

这名正在侃侃而谈的僧人,正是当年为李渊宣讲佛经的高僧法雅,当时适逢大唐初立,而法雅作为唐朝初年的一个很有名气的和尚,虽然是出家人,但却没有专心研修佛法,反而是热衷于和皇亲国戚、权贵世家来往。 </p>

彼时大唐的统治者李渊信奉佛教,非常器重法雅和尚,常常把他招入皇宫为自己讲解佛经。而太子李建成为了迎合李渊,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对法雅和尚也是礼敬三分。 </p>

殊不知当权者的器重让法雅和尚迷失了自我,陷入了虚假繁荣之中。彼时的法雅能够随意出入皇宫,且时常会收到李渊、李建成甚至是李元吉的赏赐,故而法雅也利用为李渊宣讲佛经的机会,大肆赞叹李建成和李元吉。 </p>

那时的李世民和楚墨风二人始终在外征战,但凡每次回京,法雅似乎都在躲着二人,然而法雅在皇宫内所做的一切,却始终没有逃过楚墨风的眼线。 </p>

曾经有一次楚墨风向李世民提及此事,彼时正值东宫与秦王府剑拔弩张之时,听了楚墨风的叙述之后,李世民则是面露忧愁地说到:“此时如若贸然上奏父皇,唯恐惹父皇不悦,且此时这些事情咱们暂且按下不表,待有朝一日本王定然将这妖言惑众之人清除出长安。”念及此时大事要紧,故而楚墨风也暂且作罢。 </p>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太史令傅奕七次奏本灭佛,言词激切,李渊不顾绝大多数臣子的反对,五月下诏书:“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其它寺庙、道观拆毁,只供养精进的佛、道家弟子,其他都令还俗。当时唐朝只有三百多个州府,而全国五千多所寺庙、五十万僧尼、近百佛洞石窟,如果执行意味着九成以上的寺庙被毁,四十六万僧尼被剥夺信仰。 </p>

谁知六月就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渊退位,李建成、李元吉相继殒命,李世民顺利接过李渊的权柄,成为了大唐的最高统治者,眼见时机成熟,楚墨风遂再度提议惩处法雅。 </p>

而随着大唐政权的更迭,法雅此刻也是惶恐不安,因为他深知如今龙椅之上的那位,对于自己始终是不屑一顾,而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位,更是对自己深深地厌恶,渐渐地赏赐从减少变为无,皇宫内众人再度望向法雅的眼神中,却是充满了不屑和厌恶,本想着故技重施靠着自己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能够打动李世民等人,却没曾想到无论是李世民也好,还是楚墨风也罢,皆是实干派,对于这些前尘往事前因后果的东西,却是没有一丝兴趣。 </p>

事实上李渊五月的那份诏令并没有下发,待李世民登基之后,将这份诏令废除,如果不是这样,大唐盛世的历史恐怕要改写了。 </p>

而对于李世民的做法,时任太史监正监的傅奕却心急如焚,屡次上书恳请李世民驱逐佛门,然而李世民海纳百川,气度恢弘,迎来了各邦文明、信仰在大唐交融,在唐初就把经济、文化发展到了世界的巅峰。 </p>

为此李世民曾赐御食婉言规劝傅奕,谁知傅奕依旧当堂抨击佛法,这使得李世民也颇为无奈,随后在楚墨风的建议下,李世民下诏书取消了法雅随意出入宫阁的权利,并责令其居住在长安城内一座破落的寺庙内。 </p>

从天子贵客变成普通和尚,这种落差让法雅心中十分不服,时常和身边人吐槽李世民的所作所为,言词颇为不敬。而法雅这些异动,早就通过游子长安总站反馈到楚墨风这里。 </p>

收到消息的游子大掌柜花灵儿,望着密信上这些大逆不道的话,不免有些诧异,这么多年陛下对于大唐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这个死贼秃(顾贞儿原话)却散布这些消息,实在是让人气愤。 </p>

将这些消息汇报给楚墨风之后,楚墨风随即进攻面见李世民,御书房内,君臣二人屏退左右,望着密信上的内容,不免感慨不已,只见李世民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语气中带着丝丝恨意地说到:“既然此人如此不思悔改,那不妨给予其一些惩罚,免得让人觉得朕是可以妄加议论的。” </p>

听了李世民的话,楚墨风缓缓地点了点头,“抓人的事臣弟去做,稍后陛下需要差人进行审问,您也知道,如若按照臣弟那种审问方式,唯恐造成冤案。” </p>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随后示意楚墨风下去迅速行事,待楚墨风离去之后,李世民望着密信上一个刺眼的名字,眼神中透出了无边的杀意。 </p>

殊不知令楚墨风也没有察觉的是,此时的李世民已然亲政两载有余,从当初那个凡事都要请教楚墨风的政治小白,已然成长为真正的帝王,此番李世民肯应允惩处法雅,其实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是借由此事对那些前朝老臣下手。 </p>

而作为前朝老臣,身为当朝宰相的裴寂,与法雅和尚一样,都是曾经得到李渊和李建成重用的人,对于新帝李世民来说,这些曾经受李渊和李建成重用的前朝老臣,犹如一块鱼骨梗在喉中,恨不能除之杀之。况且裴寂当年还进谗言导致李世民和楚墨风的盟友刘文静身死,故而李世民对于裴寂的恨也不是没有来由。 </p>

贞观三年正月十六,贤王府众人送别了返回峨眉学艺的楚凝晗,将楚玄黓送进了皇宫内,随后楚墨风领着柳非烟等人径直来到了那座破落的寺庙内,此刻寺庙内除了法雅之外,竟然连一名信徒也没有,似乎是预感到今日会有人来抓捕自己,清早起床之后,法雅将寺庙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然后静静地坐在大殿内,等待着抓捕之人上门。 </p>

楚墨风等人来到寺庙前,望着大门上方被杂草遮挡的牌匾,“慈恩寺,心怀慈悲之心方能恩泽天下,寺是好寺却所托非人,罢了,非烟上去叩门,佛门之地还是不要妄动刀兵为妙。” </p>

楚墨风话音一落,身后众人并没有强行闯入,而是由柳非烟走上前轻轻地叩了叩门,随即大门被缓缓地打开,一名面色清秀的僧人对着柳非烟施了一礼说到:“阿弥陀佛,不知施主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p>

一旁的楚墨风见状,轻咳一声走上前去,对着法雅施了一礼说到:“如若本王没有猜错,大师应该就是法雅吧?” </p>

“贤王楚墨风殿下,没想到陛下竟然派您来缉拿贫僧。”听到对方提及‘本王’两个字,法雅当即了然于心,整个长安能够自称本王的只有一位,随即法雅口称佛号说到:“阿弥陀佛,既然是贤王殿下前来,那贫僧也不做无谓的抵抗了,世人皆知殿下麾下的彼岸花,乃是一等一的好手,贫僧这就随您离去。”话音一落法雅来到了大门外,而后缓缓地将大门闭合,随后楚墨风将法雅请进马车内,一路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刑部。 </p>

《武德律》中已经有了详细的规定,但凡僧众假托神佛转世的,一概抄没僧籍流配千里。而如法雅这种妄言朝政,图谋不轨的,直接可以砍杀了事。 </p>

马车在彼岸花的护送下抵达了刑部大门前,只见尚书右仆射的杜如晦此刻却恭敬地站在门口,眼见楚墨风等人到来,率先上前对着楚墨风施了一礼说到:“下官见过贤王殿下。” </p>

楚墨风见状赶忙翻身下马,还了一礼说到:“荣国公无需如此客气,你我皆是王府旧人,不要拘泥于这些礼节。” </p>

杜如晦见状先是一笑,而后四下张望一番,随即凑到楚墨风身旁低声说到:“殿下,陛下有道口谕让下官转述。” </p>

听闻对方有李世民的口谕,楚墨风当即准备下跪,谁知却被杜如晦一把拉住,而后轻声说到:“此事不要声张,陛下此番的意思是,希望殿下配合审问,以期能够从法雅口中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p>

此话一出楚墨风先是一愣,随即心中一惊,虽然说伴君如伴虎,但是自打李世民还是李二公子之时,楚墨风就在其身旁,对于李世民这些年的变化,楚墨风是看在眼里的,眼见对方从一个武将,逐渐控制皇权,进而现在已然转变成一个真正的皇帝,对于这种变化,楚墨风是既欣慰又担心。 </p>

玄武门之变的内幕,仅限几个人知道,而对于皇位的来历一直是李世民的忌讳,便是他的近臣都不敢提起此事,也就是楚墨风这种生冷不忌手握兵权之人,偶尔才敢提及此事,对此李世民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毕竟李世民深知,眼前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不仅是自己最忠实的盟友,而且当年如若没有此人,自己早就死在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奸计之下,所以对于楚墨风,李世民不仅是无条件信任,而且对于权力也是无限制地放权,只不过整个大唐尽此一人而已。 </p>

然而对于李世民的用意,楚墨风虽然仅仅猜到此事还有后手,却没曾想到李世民想借由此事惩治裴寂,对于裴寂此人,楚墨风对其也是愤恨不已,不仅仅是因为当年刘文静因为此人而冤死,还有当初他暗中给李建成支招,使得李世民和楚墨风屡屡身陷险境。 </p>

一时间没往深处想,却见杜如晦将法雅从马车内请出,随即便有人上前将其押进了刑部内,只见杜如晦对楚墨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殿下既然已经接旨了,那咱们就进去审问一番吧。” </p>

楚墨风见状对着柳非烟等人使了个眼色,随后跟着杜如晦走进了刑部大牢内,时值寒冬之际,刑部大牢内此刻却是关押着寥寥无几的犯人,眼见一名僧人被人带了进来,几名无聊的犯人当即凑到栅栏前高喊到:“牢头,这个细皮嫩肉的和尚犯了什么事?” </p>